<p class="ql-block"> 调工资了,找朱科;转正定级了,找朱科;办理丧葬抚恤金了,找朱科;办理遗属补助,找朱科……在句容市教师管理服务中心,有一位教职工们心中的“定海神针”——朱维明同志,他肩负着全市教职工调资、岗位增资、转正定级、乡镇补贴、职工抚恤、遗属补助报批等一系列繁杂且关键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些工作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每一项都不允有失。多年来,朱维明同志在岗位上默默坚守,经他手的各种审批表数以万计。无论是调资表上那一串串关乎教职工收入的数字,还是转正定级审批表中教职工的个人信息,他都全神贯注,事无巨细地一一核对。面对如山的资料,他从不厌烦,为了确保每一份审批表准确无误,他常常连续核查多遍。他知道,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可能就会影响教职工的工资待遇;一处信息的遗漏,或许就会延误职工抚恤的办理。凭借着这份严谨细致与高度负责的态度,他在工作中从无差错,用实际行动为全市教职工的权益保驾护航,成为句容市教育系统里令人钦佩的幕后英雄,教职工们对他的工作也满是认可与赞誉。</p><p class="ql-block"> 朱维明最初踏上工作岗位时,是一名怀揣教育梦想的教师。那时候,他站在三尺讲台上,眼中闪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期待。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他会花费大量时间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他深知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闪光点,因此总是耐心地引导、鼓励,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在他的努力下,一届届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们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然而,教育工作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各种变化和需求。随着教育系统内部管理的不断完善,对财务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朱维明同志认真细心,对工作一丝不苟,当时他所在的乡镇教育办公室缺少一名出纳,教办领导找到朱维明老师,希望他能转行当会计,朱维明服从学校分工,从一名优秀教师转行成日后的一名优秀会计。</p><p class="ql-block"> 从熟悉的教学领域迈向陌生的会计领域,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朱维明同志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白天,他向经验丰富的老会计请教,认真记录每一个财务流程和要点;夜晚,他独自坐在书桌前,研读一本本厚厚的会计专业书籍,从基础的财务理论到复杂的财务实操,他一点点摸索、一步步积累,遇到难以理解的财务知识,他就上网搜索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终于顺利通过了相关的会计资格考试,成功转型为一名合格的会计。</p><p class="ql-block"> 成为会计主管后,朱维明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有增无减。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细心。每一笔账目,他都要反复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每一张票据,他都要仔细审查,保证合规合法。他深知财务工作是教育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在处理单位的财务报销时,他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报销申请,他会耐心地向同事解释原因,并指导他们如何完善手续。有些同事一开始不理解他的严格要求,觉得他过于死板,但他总是微笑着说:“这是对大家负责,也是对单位的财务安全负责。只有把好每一道关,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加规范、有序。”渐渐地,同事们都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也更加配合他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朱维明凭借出色的表现,被调到教育局,负责全市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等工作。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全市教职工人数众多,结构复杂,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涉及到工资福利待遇等多个方面,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确把握,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准核算。任何一个小的差错都可能影响到老师们的切身利益。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朱维明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要做好这份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于是,他每天认真研究国家和地方的工资政策,熟悉每一项标准和规定,时刻关注着上级部门的工作动态。为了确保工资核算的准确性,他建立了一套详细的工资核算流程和审核机制,每次核算工资前,他都会提前收集和整理好相关的数据,一项项核对信息的真实性,确保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p><p class="ql-block"> 在工资核算过程中,他更是一丝不苟,对每一位教职工的工资明细都进行仔细核对。他会反复检查各项数据的计算是否准确,津贴补贴的发放是否符合政策规定。遇到有争议或者不确定的问题,他会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每到工资核算的关键时期,他总是主动加班加点,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只为了能够按时、准确地完成工资发放工作。</p><p class="ql-block"> 除了严谨的工作态度,朱维明还非常注重与教职工的沟通和交流。老师们来电来访,他总是认真记录下来,耐心细致地解答老师们的疑问。对于一些年龄较大、不太熟悉工资政策的老师,他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直到老师们完全明白为止。有时候,遇到一些复杂的上访问题,他会连续几日到其他部门查询资料,交流信息,弄清缘由,寻找答案。他的耐心与细致,让老师们感受到了他的友好和尊重,赢得了老师们的信任和赞誉。</p><p class="ql-block"> 在朱维明的努力下,全市教职工调资等工作一直保持着零差错的记录,他用自己的专业和敬业,为全市教职工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老师们能够安心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人社局、社保中心、财政局、税务局等部门同志看到朱维明审核过的表格,都说“朱科审核过的,没有问题,我们放心!”</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些赞誉,朱维明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这些成绩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各个单位会计的配合。”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在办公室一坐一天,日复一日处理堆放在办公桌上的各种审批表。在他看来,荣誉只是对过去工作的一种肯定,而未来还有更多的责任和使命等待着他去担当。</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事业的广阔天地里,有台前激情授课的教师,也有幕后默默耕耘的工作者。朱维明便是后者,他从教师转型为会计,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了全市领导和老师的一致赞誉,成为教育系统里坚实的后勤保障力量。几十年来,朱维明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他虽然没有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但他的工作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他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地扎根在教育后勤保障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敬业精神,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和坚守,这种精神也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教育系统中大家尊敬和学习的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