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红心 家国大爱——胡丹老师《红岩》阅读分享会纪实

枫叶如丹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文字如同星辰照亮黑暗的夜空,有些故事如同号角激励一代又一代人。2025年3月1日上午,三亚市第140期“凤凰引领·阅读分享会”在三亚新华书店四楼如期举行。本期小读者们在三亚市第二中学初中语文教师胡丹老师的带领下,携手走进那个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红岩》。</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书名“红岩”的涵义:"红",是最鲜艳的颜色;"岩",是最坚硬的物质。"红"代表着革命;"岩"代表着钢铁般的韧劲。</p> <p class="ql-block">  胡丹老师带领小读者们,以《红岩》为舟,以作家作品、故事梗概、人物形象、精神启示、提问抢答等环节,穿越时空长河,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精神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带着小读者们回顾了诸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小萝卜头还是一个孩子就参加了共产党;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给大家播放了《红岩》改拍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片段、歌歌剧《江姐》、歌曲《红梅颂》、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介绍等视频。胡老师说,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会学到很多关于历史的知识。通过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同学们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这些知识不仅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大家畅所欲言,踊跃分享: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战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红岩》中一个又一个壮观场面再现眼前。</p><p class="ql-block">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成岗;英勇斗敌、沉着冷静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身出豪门却投身革命的刘思扬……同学们被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  这位同学说: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江竹筠江姐,她的伟大形象深深地刻在我心中。 </p> <p class="ql-block">  渣滓洞中无论是鞭挞棒打,还是竹刺针扎等各种严刑拷打,江姐都咬紧牙关,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 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位同学分享了《红岩》中最令她感动的情节是:在许云峰和成岗被抓时,徐鹏飞威逼利诱成岗写投降的自白书。成岗决不背叛党,坚守着胜利的信念,他写了一首非常具有战斗性的著名诗篇:“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让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p> <p class="ql-block">  小读者由衷的感慨道:成岗和他的这首“我的自白书”,使我看到共产党员高大的形象。这种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非常令我敬佩和感动。</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寄语同学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没有革命前辈与敌人的斗争,哪里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没有他们的牺牲,哪里有我们现在的欢声笑语。烈士们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们点燃暗夜中的星火,成为世人的光却素未谋面。“爱国、团结、奋斗、奉献”,这就是红岩精神,延续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源于历史,跨越时空,永不褪色。吾辈青年正逐渐成为时代的接班人,年轻的我们应当从书中汲取动力,自觉学习、传承红岩精神,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p> <p class="ql-block">书香能致远,共读促成长,我们下期再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