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广东游之二

莉莉

<p class="ql-block">  游历完南澳岛,再次回到汕头,前往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曾经是汕头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如今还保留着大片的骑楼建筑,来到这里仿佛就穿越到了民国时期,同时又能感受到欧式风情,我们一直逛到华灯初上。来到汕头,哪能不吃小海鲜?果然好吃,果然名不虚传,我们把点的六个菜一扫而光,邻座当地人和我们热情攀谈,指导我们点菜,热情的送我们两个韭菜粿,好感人 ,特别充实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广东游第九天</p><p class="ql-block">一早,吃完汕头特色早餐 ,前往汕头博物馆参观,这是了解一个城市历史发展的最好方式,收获满满,又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出来以后,直接进入中山公园,建于1924年,当时的名称是“汕头公园”,后来改名为“中山公园”,以纪念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公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古木参天,特别适合放松发呆。</p> <p class="ql-block">广东行第九天下午</p><p class="ql-block">离开中山公园,前往龙湖古寨,它始创于宋,围寨于明,繁盛于清,见证了潮汕地区从农耕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历史变迁。走进古寨,追随着弯曲的老街仿佛沿着时光往回走,这里至今保留着大量清代中期至民国年间的民宅建筑,屋宇连栋,古朴典雅,错落有致。下午5点多,到达潮州,去网红打卡地枫来白粥吃晚餐,大家都是慕名而来,所以人满为患,吃的非常满意,就去逛潮汕古城,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保存了大量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载体。美食街各种美食令人垂涎欲滴。不知不觉,来到了广济桥,它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每天晚上8点,这里有灯光秀,在灯光的辉映下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广东游第十天</p><p class="ql-block">‍一早,打车前往广济桥拍照,阴天,效果不好。广济桥与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福建的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神奇的是,它每天都会上演“过河拆桥”,白天桥上正常通行,晚上会被断成两截,这样开开合合已经八百多年。十八艘浮船白天闭合使路人通行,晚上拖走使大船能够在韩江上自由通行,古人的大智慧不得不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在潮州有两句流传已久的民谣:“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我们是早晚去的广济桥,所以看不到闭合,有一点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早,去潮州广济桥拍照,然后步行到网红打卡地韩上楼吃早茶。在潮州 有一种奢华,叫做韩上楼的高贵“临百里韩江之滨,占凤凰洲园林胜”,韩上楼内部环境优雅,匠心制作精美早茶,色香味俱佳,最巧的是,在韩上楼,居然和才分手两天的北京的朋友们偶遇了,就是第五张照片,朋友请我们合影赶紧拍照留念。吃饱喝足,我们向广州进发,下午到达从化荔枝红温泉度假村,度假屋温馨舒适,视野开阔,今晚可以好好睡一觉了。傍晚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休息片刻,听着轻松的音乐,泡着温泉,太惬意了,一天结束。</p> <p class="ql-block">广东行第11天</p><p class="ql-block">上午,泡完温泉,前往黄埔军校旧址参观。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东郊的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p> <p class="ql-block">广东行第12日</p><p class="ql-block">一早,到广州当地人吃早茶的地方,体验当地人生活,一眼望去,几乎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肆无忌惮的大声聊天、喝茶,有些不适应。出来这么多天,早茶有些吃腻了。吃完早茶,去了三元里,这个我讲了一辈子抗英的地方,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后去了中山纪念堂,重温了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三元里出来去了越秀公园,是广东省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时间紧迫,只能连跑带颠,匆匆忙忙去了几个重要景点:明代古城墙、五羊石像、镇海楼,也因其楼高五层而称其为“五层楼”。此楼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1956年改为广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从越秀公园出来,去了十三行博物馆,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系统地展示十三行从辉煌到终结的这段雄霸中国对欧美“唯一通商”贸易口岸近百年的历史,同时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商人群体、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等历史事件,展示了粤商敢为人先、包容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岭南人海纳百川的海洋文明的开放理念。讲了一辈子十三行,这次参观,让我身临其境,弥补了许多知识的漏洞,感慨颇深。从十三行博物馆出来,急匆匆赶往沙面岛,它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是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夜幕降临,赶紧马不停蹄赶往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欣赏珠江夜景,忙碌、充实、马不停蹄的一天结束,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历时12天的广东行圆满结束,感恩闺蜜的陪伴、照顾、包容、体谅,一路上收获满满,期待下次继续远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