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5.11.13 中山团一行人浩浩荡荡从广州出发</p> <p class="ql-block">傍晚抵达柬埔寨的第二大城市暹粒省会暹粒市。入住吴哥金冠酒店。</p><p class="ql-block">追溯暹粒的历史,如同翻开一部厚重的史书。自建城伊始,它便与吴哥古迹的命运紧紧相连。暹粒的历史,是一部由兴衰交替写就的传奇。曾经,她是吴哥王朝的陪都,见证了帝国的荣光;而后,随着朝代更迭,暹粒逐渐沉寂,直到近代,当尘封的记忆被重新唤醒,她才再度焕发青春。如今,暹粒不仅是吴哥古迹的门户,更是一颗在国际舞台上璀璨夺目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酒店墙上挂着我们从小就熟悉的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莫尼列、现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王西哈莫尼</span>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100元人民币约可兑换55万柬埔寨瑞尔,身家百万的小伙伴们激动的在数钱。</p> <p class="ql-block">吴哥古迹位于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内,<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暹粒的灵魂所在,</span>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东方四大奇迹之一。现存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吴哥王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建成于吴哥王朝耶跋摩5世元年(公元968年),曾是柬埔寨的王都,最盛时人口达数十万。吴哥古迹现存600多处,分布在面积4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p><p class="ql-block">吴哥地区最主要的寺庙建筑吴哥窟(小吴哥),由苏耶跋摩二世于1113年至1150年间建造。是一座献给毗湿奴神的须弥山寺,也是当时的国寺。建筑占地广阔,宏伟壮丽,墙面雕刻生动自然,为高棉古典艺术代表作,被称作柬埔寨的国宝,它的造型已作为柬埔寨的国家标志成为国旗的图案。</p><p class="ql-block">苏耶跋摩二世去逝后,吴哥王国陷入内乱,接着外敌占城入侵,当时还是王子的闍耶跋摩七世驱逐占城人,1181年登基为王,在位三十余年间帝国达至顶盛。他在成为废墟的首都大兴土木,重建吴哥城(大吴哥)。闍耶跋摩七世将吴哥城城墙筑得特别高又厚实,城外建有护城河。城中心的巴戎寺, 最著名的就是以闍耶跋摩七世面容为蓝本来雕刻的54尊四面佛像,也是“高棉微笑”的由来。而因为闍耶跋摩七世笃信佛教,吴哥地区信仰开始由印度教转变为佛教,在巴戎寺中也可以看到印度教与佛教并存的特殊风格。除此之外, 闍耶跋摩七世还建造了大批寺庙如塔普伦寺、达松将军庙等,也兴建了不少医院、旅舍。</p><p class="ql-block">大吴哥和小吴哥的区别:大吴哥指的是吴哥大城,是一座包含多个古迹的城池,也是9世纪至15世纪高棉帝国最长久的国都。而小吴哥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寺庙建筑。</p><p class="ql-block">13世纪中开始,吴哥王朝国力渐渐衰退,1431年暹罗(泰国的旧称)占领吴哥地区,更摧毁许多建筑和灌溉设施。王室被迫搬离吴哥,整个地区除了做为佛教圣地之用的吴哥窟外,几乎完全荒废。在15世纪初吴哥人去城空。直到1860年法国探险家穆欧发现并详细记录下来这个遗迹以前,就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也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整个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由于遗址本体与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又被列入世界濒危文化遗产名录。</p> 11.14上午大吴哥、塔普伦寺等<div>大吴哥(吴哥城)是高棉帝国宫殿城。是吴哥的“心脏”。 吴哥城呈正方形,由城墙和护城河保护,城墙高8米,整个城市有5道城门,除了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处各开有城门外,在东门的北面还开了一座胜利之门,城门都是塔形结构,每个塔身上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以慈悲的眼神检阅进入城内的每一个人。<br></div>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吴哥城中央,阎那跋摩七世依照佛教须弥圣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壮观的巴戎寺(Bayon,也称拜云寺、巴扬寺、贝雍寺)。巴戎寺最著名的就是环绕中央尖塔的49座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脸的佛面塔,谜样的佛脸微笑,表情各异,安详中带有几分神秘。</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令吴哥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据说也是</span>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那些迷人的微笑,亲眼见证了上千年王朝的兴衰,也确如佛家所言,一切都是无常的。</p> <p class="ql-block">在15世纪初此后的几个世纪,这座豪华壮丽的古城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留下一片废墟,隐匿在丛林之中。</p> 斗象台位于城的中央,是国王检阅台和举行庆典仪式的地方,也是举行斗象大会的场所。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斗象台前是广阔的草坪,对面远处森林中有十二座斑驳塔楼,这便是神秘莫测的十二生肖塔。传说这些塔楼是用来关押审判罪犯的。</p> 古代法院遗址,现存一座高达数米的石基。墙面上有各种姿态的人物雕像壁画。 塔玛侬遗址又名托玛侬神庙。12世纪初的精致建筑,是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时建造的婆罗门教寺庙。它的外周建筑已经坍塌,故称遗址。塔玛侬遗址规模不大,却是“缩写了的吴哥寺”。 神庙内随处可见体态丰腴的女神雕像,手中托着莲花,头上戴着象征着吴哥地区重要农作物的棕糖树花,尽显庄重与神圣。 周萨神庙与托玛侬神庙都是12世纪初修建的,两个寺院南北相向一街相隔,规模也差不多,均为印度教寺庙。神殿用砂岩和火山岩建造,由中央圣殿和两侧的藏经阁及四周围墙构成。周萨神庙现由中国政府负责修复管理。<br> <p class="ql-block">茶胶寺,也叫塔高寺,以其独特的金刚宝座塔式建筑风格著称。它原本是公元1000年闍耶跋摩五世为自己精心打造的葬庙,但他仅完成了建筑的基础部分便撒手人寰。茶胶寺祭坛的建造采用了巨大的石头,经过精心切割后叠加而成,形成了稳固而壮观的金字塔结构。祭坛之上,五座密檐式方塔巍然耸立,塔高50米,彰显着高棉人民的精湛工艺。这幅未完成的画卷,展现了结构和材料的原始之美,它不仅是高棉的骄傲,更是柬埔寨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茶胶寺是继周萨庙后第二座由中国援助修复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普伦寺是吴哥古迹中最大建筑群,</span>相传为杰耶跋摩七世于1186年为其母所建。寺内建筑顶端、基底和夹缝中生长着许多数百年的参天古树,建筑塔群苍劲宏伟,林木枝桠丛生,树根盘根错节,<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种当地人称之为蛇树的巨树,用其粗壮发亮的根茎,缠绕石塔,骑跨围墙,深入石缝,紧缚门窗,如蟒蛇一样向四面八方匍匐伸展,</span>包围和抱持着建筑。这座寺庙与树的共生关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逝,世间沧桑,当年的精美雕塑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但隐没于丛林中的塔普伦寺瑰丽如梦。树与寺的千年缠绵令人浮想联翩。</p> 电影《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的结局—梁朝伟对着古老树洞诉说心中秘密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14下午巴肯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肯山位于吴哥城南门外,</span>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座并不高的孤立山丘,</span>高约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从山下有象道可以徒步上山,爬山途中,见到不少行走或站立的僧人,鲜亮的袈裟成为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一群穿袈裟的年轻人赤脚在快速的行走,后面紧跟着一个穿民间衣服的赤脚小男孩一溜小跑。柬埔寨是佛教国家,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出家一次,不少穷苦人家将小孩送往寺庙为僧。估计这孩子是个“预备役”。</p> <p class="ql-block">9世纪耶轮跋摩一世迁都吴哥建立王城之后选择了巴肯山作为国家寺庙的象征,建庙纪年:西元907年。作为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后建造的第一个都城的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肯山有着深远的意义。</span></p> 站在吴哥之巅邂逅美丽夕阳。 <p class="ql-block">巴肯山除了可以看到美丽的日落、上千年的寺庙遗址、茂密的热带雨林,还可以环视山脚下吴哥王朝的建筑。</p> 晚观看高棉民族舞蹈表演 <p class="ql-block">11.15上午南门、东梅蓬寺等</p> <p class="ql-block">吴哥城南门外的护城河上架有石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他们手上拉着眼镜蛇化身的巨蛇王。据说宽约百米的护城河,在古时养有很多鳄鱼,是用来抵御敌人进攻的。</p> 城门的建筑造型远看是三座宝塔,近看是四面佛像。 宝剑塔,是吴哥王朝国王加亚华曼七世为了祭祀父亲并显示他征服占婆族的显赫战功而建立的,同时也是放置打仗所用宝剑的地方。 宝剑塔神物——男根 <p class="ql-block">吴哥除了奢华精美的古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以外,还有这些可怜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吴哥窟在历经战火蹂躏和摧残的千年之后,高棉国王的微笑依旧,柬埔寨的盛世早已不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颗由鼎盛王朝留下来的璀璨明珠,并没有让后代的子民摆脱厄运与贫穷。</span></p> <p class="ql-block">被战争中埋下的地雷炸伤的残疾人及孩子在卖艺:吹拉弹唱。</p> <p class="ql-block">东梅蓬寺,原是东池(东巴莱湖)中央小岛上的一座寺庙,建设于953年,现今东池已经干涸,独留下这个高台上的寺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寺庙顶层的五座莲花塔,分别代表印度神话中须弥山的五座山峰。</p> 台阶旁守卫神庙的石狮子,依旧忠诚地站在原地。 <p class="ql-block">东梅蓬寺的特色及看点之一:第一、第二层台阶的四角,各有4座身披战甲与真象同样大小的大象石雕。石象的形象源自印度神话中的“四巨象支撑宇宙”。很多庙山的须弥台上都有神象雕塑,但都没有东梅蓬的石象硕大、精美。东梅蓬的石象每一头都是用一整块石头雕琢而成的,躯体圆润饱满,象鼻柔美流畅,身上的挂饰覆毯无不细致灵动。</p> 变身塔,又称比粒寺,由罗贞陀罗跋摩二世于公元961或962年所建,是当时的皇家火葬场 。 古高棉人信奉印度教义中善恶轮回的说法,相信人死后可以“转世”,认为死后葬于塔内,与湿婆神一起供奉,就可以变身为真神而进入天国。 皇家浴池 豆蔻寺建于921年,是印度神庙。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绘印度神话中毗湿奴骑大鹏金翅鸟,西塔壁上浮雕描绘毗湿奴的神妃吉祥天。 <p class="ql-block">炎热的中午,躲进室内体验高棉式按摩。</p> 11.15下午小吴哥 <p class="ql-block">小吴哥(也叫吴哥窟、吴哥寺),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而闻名于世。建于1113年至1150年间,由苏耶跋摩二世兴建,梵语<span style="font-size:18px;">意为“寺之都”,</span>最初是为敬奉印度教神灵所建,但是后来已演变为佛教寺庙。它也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骨灰埋葬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吴哥窟的桥西面两侧各守着一头巨狮和一个七头蛇神那迦。柬埔寨传说中,七头蛇会带来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小吴哥寺庙周围是护城河和水池,通过水中的倒影,使寺庙显得更加神圣雄伟。</p> <p class="ql-block">在吴哥窟的阳光下,僧人们的金色身影显得和谐和靓丽。</p> <p class="ql-block">南塔门里供奉着一尊毗湿奴雕像。印度教三大主神:毗湿奴、湿婆和梵天,毗湿奴是保护之神。</p> <p class="ql-block">吴哥窟有2000多尊仙女雕刻,是所有吴哥寺庙群中仙女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吴哥窟以五塔和三层回廊构成,外有灌水的壕沟做为咸海,<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廊上的</span>浮雕大多取材于印度著名史诗《摩珂婆罗多》与《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与苏耶跋摩二世个人的皇室生活。</p><p class="ql-block">第一层须弥座上的回廊被称为吴哥最美回廊。</p> <p class="ql-block">葫芦棂的窗边有美丽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吴哥窟第三层顶部是五座莲花佛塔,也是整个建筑的正中,人们认为这个中心塔象征着宇宙中心,是最为神圣的地方,代表着天堂,所以通往第三回廊的陡峭台阶被称作天堂梯。</p> <p class="ql-block"><br></p> “金色的”小朋友好淳朴可爱 11.16上午女王宫及罗洛士遗址群 女王宫是一座婆罗门教寺庙,用来尊奉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神,建成于吴哥王朝耶跋摩5世元年(公元968年)。 女王宫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以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而闻名于世,宫内雕有许多十分精美的妇女雕像,且保存完好,故而得名。女王宫的浮雕艺术造诣在整个吴哥文明中首屈一指,它的红色砂岩雕刻的精致浮雕,被认为是吴哥雕刻艺术最高水准的艺术珍品。有“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鲜艳圣洁</span>的莲花</p> 两个百无聊赖的孩子。 <p class="ql-block">一群孩子堵在我们旅游大巴门前,用中国话说着“糖果”“人民币”并伸着小手。</p> 骑车上学的孩子。 罗洛士遗址群,由神牛寺、巴空寺和罗莱寺组成。公元877年,真腊王朝的第三任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继位,罗洛斯遗址群就是因陀罗跋摩一世和他儿子的杰作,为吴哥窟遗址的前身,标志着高棉古典艺术时代的开始。 神牛寺—普力科寺,879年,因陀罗跋摩一世修建了普力科寺,用来供奉湿婆神和开国国王阇耶跋摩二世等先祖。寺庙被命名为“至高无上的牛”,意指湿婆神,同时这也是阇耶跋摩二世的谥号。<br> 神牛寺对吴哥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著名的女王宫的建筑风格就是在神牛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 塔门两侧雕刻着手持三叉戟的守门天神 塔门旁雕刻的美丽端庄的蒂娃妲女神 巴空寺,罗洛斯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寺庙,因陀罗跋摩一世修建,用来供奉湿婆神,是真腊王朝在罗洛斯的国寺。巴空寺是吴哥最早的金字塔形式的寺庙。巴空寺的建造时间比神牛寺晚两年,这是当时的风俗:国王必须先建立一处供奉祖先的寺庙,然后才能为自己的祭拜场所揭牌。<br> 还有一座罗莱寺,893年建,是罗洛斯遗址中修建时间最晚的,风格跟神牛寺相近。 传统与现代的反差 <p class="ql-block">11.16下午洞里萨湖</p> <p class="ql-block">柬埔寨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而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则是这个贫穷国家里最贫穷的。洞里萨湖是峥嵘岁月留下的越柬战争难民的家园,他们是没有国籍的越南人后裔。一条船、一个家、一滩浑水,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p> <p class="ql-block">水上浮村的孩子们按照政府规定,每条游船配备两三名孩子上船为游客按摩、表演,挣取一定服务费。</p> <p class="ql-block">混浊的水面在螺旋桨的搅动下发出阵阵腥臭,粪便、菜叶、塑料瓶飘浮在水屋周边。这个小小的女孩被父母开船送到我们的游船前表演玩蛇。</p> 手举相机,心是酸的.....。 <p class="ql-block">作为东南亚第一大湖,洞里萨湖的日落非常唯美,仿佛是为了救济那些贫困的水上人家。</p> <p class="ql-block"><br></p> 11.17上午皇家公园、机场 <p class="ql-block">吴哥古迹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一种人性与智慧的结晶。它的每一块浮雕、每一个石像、每一座高塔,每一处庙宇,都承载着前世的记忆,诉说着辉煌与沧桑,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遐想,而千年的历史变幻和世事无常,更赋予了吴哥无穷的魅力。</p> 吴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