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死亡的使命赞歌

灵子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海洋、河流自古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尼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和黄河等河流经过几千年的孕育把人类的文明推向灿烂的极点,但同时海洋也是血腥的战场,在生物进化史中,弱肉强食是恒古不变的真理,这适用于陆地和海洋。每一次地理版图的变迁都会有无数无辜的头颅失去,每一秒海水的流动,都会有无数的生命沦为敌人的腹中餐。</p><p class="ql-block"> 厄加勒斯角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这里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点。每年五月到七月间南半球冬季时,数以亿计的南非沙丁鱼就从厄加勒斯浅滩出发,沿着南非东岸向北溯洄产卵,路线长度超过一千千米,如同非洲角马大迁徙一样演绎一出悲壮的不计伤亡的繁衍之歌。沙丁鱼群的聚集显得格外惹眼,鱼群众志成城,紧密成团,可大两百多立方米,简直就是一块巨大的肉团,掠食者岂有放过的道理?让我们来看一看捕食者们在沙丁鱼迁徙途中惊心动魄的饕餮盛宴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豚类冲锋在前,有长吻原海豚,也有部分宽吻海豚,总数大约两万头左右。它们结队而行,前仆后继,穷追不舍,它们一般分工合作,从下方将沙丁鱼群驱赶上海面,再利用气泡将鱼群分割包围成一个个长达十米的“饵球”。 </p><p class="ql-block"> 饵球一旦形成,其他捕食者也会纷纷加入这场盛宴。鲸类的代表还有虎鲸、布氏鲸以及座头鲸,它们是水下核潜艇,它们也会从鱼群底部喷射长达几十米的圆柱形气泡,还会发出低沉而诡秘的叫声,干扰沙汀鱼团结合作的信号,将它们密集地驱散到海面,接着从水下垂直张开血盆大口,一次进食数百万头,无数惊慌失措的沙丁鱼在翻滚的海水中沦为它们的腹中餐,供它们一冬天的体力的消耗。只见海面上泡沫飞溅,波涛翻滚,如同爆炸的蘑菇云,在海面上卷起阵阵浪花,声势浩大。</p><p class="ql-block"> 血腥的厮杀也吸引着另一类海上霸主——鲨鱼。鲨鱼团队的成员阵容也很强大,短尾真鲨、灰色真鲨、沙虎鲨、黑边鳍真鲨、公牛鲨等不顾路程遥远,纷至沓来来分享这次盛宴。它们凭借着海上的霸主的地位,堂而皇之的出入沙丁鱼群,对它们来说,只要在饵球里面穿梭几次,便能大快朵颐。</p><p class="ql-block">说起声势,海鸟们绝对是主角中的主角。沙丁鱼群除了要应付海水中的威胁,还要提防来自天空的袭击,这是名副其实的“腹背受敌”。成千上万的南非鲣鸟跟随沙丁鱼群迁徙的路线,从空中它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鱼群形成的一条条黑带,在海面十多米处盘旋之后,接下来是俯冲表演的时间。滑翔,收翅,收蹼,成弓弩状以每小时九十到一百二十千米的时速俯冲入海,在水下形成一条白色的气泡柱,水面上响起爆炸般的撞击声,这时速堪比高速上急速行驶的轿车啊。 这时,空中鸟声不断,水里鱼鸟同游,生命的活力和狂野在这一刻展现无遗,生物界的智慧与残忍也惨不忍睹。</p><p class="ql-block"> 面对似乎取之不尽的沙丁鱼,曾经的天敌和对手结成了同盟,共同瓜分这次海洋盛宴。当海豚、鲸鱼、鲨鱼和海鸟们饱餐一顿之后,还余近一大半的沙丁鱼,它们继续向前迁徙,生命还会继续。 南非拟沙丁鱼遵循着那个古老的信念:一切为了种族的延续。繁殖的本能使它们不计大规模伤亡的代价,顽强地回到产卵地——南非东北岸的德班,光荣不屈地完成海洋的繁育使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么是什么一种鸟能同海里的霸主们一同分享饕餮盛宴呢?非洲鲣鸟!阿尔哥亚湾的鸟岛是非洲鲣鸟六大繁殖基地之一,每年的六月份它们聚集于此,十几万只的同伴站立于此真的是摩肩接踵、鳞次栉比,几乎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整个岛屿。呵护声、求爱声、争吵声,整个岛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它们似乎有种特殊的辨识能力能很快在十几万同胞中找到自己的伴侣和孩子。当然,它们扑鱼而归时一旦落错地方,对其家庭可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成鸟身体呈纺锤形,背白,尾翼黑色,幼鸟灰褐色。非洲鲣鸟的头部和胸部有个特殊的气囊,能让它们在瞬间入水的同时保持内外气压的平衡,头颅不会粉碎。它们尖尖带有锯齿状的喙能让他们紧紧咬住滑溜溜的鱼类。非洲鲣鸟也有一种坚强的使命,繁衍后代并能适应生物界规律的使命。同样奏起一曲生命的赞歌。</p><p class="ql-block"> 非洲有一种蓝脸鲣鸟,每次都是产下两枚卵,先后孵化出两只小鸟,先出生的雏鸟却拼命狠啄后出生的雏鸟,并把它们拱出成鸟的翅膀所形成的阴凉处,让其在残酷的外界环境下死去。在小雏鸟死去后,鲣鸟妈妈也就专心只给大雏鸟喂食。原来,在非洲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情况下,鲣鸟爸爸往往要飞行几百英里到海里捉鱼,但并不是每次都能赶上海上盛宴,近四个月的大量实物的需求,所以父母没有能力供应两只小鸟,如果大雏鸟没有意外,那么小雏鸟的备胎任务也就终止。这就是自然界残酷现实,一切向最高致敬。雏鸟为晚成性,虽然一两个月时体重已经接近成鸟,但还不能飞行,一直要到大约四个月以后翅膀才能长成。</p><p class="ql-block"> 四个月后,鲣鸟爸爸妈妈不再喂食,任小鲣鸟如何哀求,祷告,父母置若罔闻,父亲那修长的脖子里再也掏不出一条鱼来。昔日温馨、幸福的三口之家将不复存在,小鲣鸟将要离开父母一方精心监护、一方飞跃几百里辛苦捕食的日子。雏鸟必须在十天之内学会飞翔,学会自己捕食,因为它体内的脂肪只能支撑十天。路在脚下,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会飞翔,学会在水里捕鱼,汹涌澎拜的海洋才是他们生活的主舞台。可是尽管之前学过拍打翅膀,可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飞翔,成年鲣鸟体重有几公斤,如果在无风的情况下它们不容易起飞,所以即使再拥挤的地方,它们都会留出近十米的跑道助它们起飞,这是生命的跑道,谁也无权占领。但可惜幼鸟还不会利用跑道,它们成群结队的来到悬崖边上,想借助于海浪带来的冲力起飞。几十米的悬崖深不见底,浪花拍打着悬崖一阵阵的轰鸣,这里处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交汇处,本身就风急浪高、危机四伏。浪花时而筑起几十米高的柱墙,时而如野马狂吼,喜怒无常,让人胆战心惊、望而却步,但是,生命的召唤,使命的力量,它们必须向前冲,有几只勇敢的下去了,终身一跃,这是勇敢的使者,要么成为家族的英雄,要么葬身海底。但它们终究落水,在一阵阵的风浪中,被打湿的羽毛注定它们终将不会站起,风浪一波又一波的打来,它们已经失去主宰自己的力量,远处的海豹、海狮们优哉游哉地蛙泳过来,这必将是它们丰厚的晚餐。一波又一波的失败,并没有阻止它们前进的步伐,飞行的决心,终于,在失去家人庇护的失落里和同伴壮烈牺牲的恐惧中,它们飞起来了,成为海面上的王者,这些只鲣鸟就有机会与父辈一起,和海底霸主组成海空立体捕捞团队,向多达五亿条的沙丁鱼群发起攻击,共同享受一顿一年中最鲜美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梁启超说:“盖生存竞争,天下万物之公理也。既竞争则优者必胜,劣者必败,此又有生以来不可避免之公例也。”为生命点赞,为生者点赞,为牺牲的同类点赞,它们同样是生物进化史是幕后的贡献者,但只有胜者、适应者才能唱起生命的赞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