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旅琼摄协人像摄影工作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策划.指导:李起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场记.灯光:高清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导.编辑:李晨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模特团队:高清山、林秀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梓琳、晁振挺、刘羿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拍摄地点:槟榔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拍摄时间:2025年2月16日</span></p> 李起福 <p class="ql-block">走进槟榔谷,那五彩缤纷的丝帛高高垂挂,随风飘扬,甚是壮观!它就是散落在大地上的部落符号 ——黎锦。妈妈说:“这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不仅展现了我们黎族妇女的审美情趣,也展示了我们的勤劳与智慧,孩儿们要好好学习传承啊!”</p><p class="ql-block">请横屏观看!</p> <p class="ql-block">说起黎锦,奶奶提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她高度赞扬了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制作衣物的传统手工艺。并告诉孙子孙女,自己样样都会。妈妈补充道:“传统工艺四步曲:纺、染、织、绣形成的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黎锦历史悠久,工艺复杂 ,它不仅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技艺和文化内涵使其具有极高的审美、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0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9。2009年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非遗文化要弘扬 ,黎锦技艺要传承!阿旺和妈妈认真的看着,听着,嘴里不断发出“啧啧”声……</p> <p class="ql-block">黎族藤竹编技艺:</p><p class="ql-block">编织被称为指尖上的舞蹈,是流行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的传统技艺,是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孩子们十分喜欢这一工艺,坐下来听从指教学习编织起来……</p> <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23日,海南陵水黎族藤编技艺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你看,这琳琅满目的器物!捞鱼的鱼笼、养鸡的鸡笼、挑东西的竹筐、系在腰间便于携物的各式腰篓、筛谷的笸箩、遮阳的草帽……都出自于黎族人的那双巧手,使用藤竹编织而成的。它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爷爷奶奶教孙子阿旺爬槟榔树。爬树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考量体能。黎家男儿如果不会爬树是娶不上老婆的,“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采到谁先尝。”爷爷说自己年轻时爬起树来,如轻捷的猴子,蹭蹭地往上蹿。阿旺也信誓旦旦地长大了说要超过爷爷。</p> 李晨红 <p class="ql-block">鼻箫:</p><p class="ql-block">一根无节的细竹管,长约60厘米~70厘米,管径1.6厘米左右。竹管上根据需要开了圆形音孔。它外形像笛子又像箫。因为用鼻子吹奏,所以称鼻箫。黎家儿女用它吹出对生活的赞美和爱恋情感,成了随身携带自娱自乐的乐器,凸显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黎族传统竹木器乐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p> <p class="ql-block">鼻箫外形简单,音色清幽、低沉,娓娓动听。有时低沉缥缈,犹如洞箫般柔和;有时高音袅娜,泛 音,颤音、滑音次第而出;有时由于气息较难控制,乐声出现似有若无、断断续续,听来更有仙乐韵味。</p> <p class="ql-block">传承鼻箫,拜师学艺。</p> <p class="ql-block">剪纸,非遗瑰宝。黎族剪纸艺术,是源自汉代以前的古老技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早在乐东地区,黎族先民就以芭蕉叶、树皮为材料,通过口咬、刀刻,创造出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案,用艺术的方式歌颂生活与劳作,赞美生命与自然。</p> <p class="ql-block">2017年,黎族传统剪纸艺术正式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荣誉证明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阿旺学习剪纸从幼儿园开始,现在剪起纸来一气呵成。</p> <p class="ql-block">黎族服饰,千年流传,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它经过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工艺,那或直领或无领的对襟上衣,配之长短不同的筒裙,黎锦拱围,锦上添花!朴素的束发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披上绣花头巾,戴着耳环、项圈和手镯……独特的美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2008年6月,黎族服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槟榔谷内随处可见身着黎族服饰的男女老少。黎族华裳,传统服饰里的别样风情!</p> 王玉琴 <p class="ql-block">你是否对古老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充满好奇?是否想亲手体验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今后,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海南非遗项目与传统手工艺,继续开启一场传承非遗之旅!</p> 林红伟 王安∨ 李起福∨ <p class="ql-block">请竖屏观看</p> 李晨红∨ 王玉琴∨ 林红伟∨ 王安∨ <p class="ql-block">后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人有责 ,传承非遗文化,我们责无旁贷,后继有人!今天是三月一日,星期六,农历二月初二,春龙抬首,万物好兆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鸿运当头!</p> <p class="ql-block"><b>视频制作:林秀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