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遣心,出客栈,乘夜色寻游儿时故地。这是去往莲池方向的路口。</p> <p class="ql-block">▲当年金山药店(?)的位置,原来低矮的楼房早已拆除,建成现在的“金山贸易大厦”。</p> <p class="ql-block">▲当年紧挨药店的是“金山旅社”,旅店的门牌边还附着一面“无臭虫旅社”的招牌,这算是那个年代的广告吧,如此“条件”,印象却那样的深刻。</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莲池早已变了模样。</p> <p class="ql-block">▲于莲池边环顾四周。</p><p class="ql-block">莲池位于福安老城中心,北向中兴街,东靠金山街,南接七圣宫,西临后巷街。它不仅是福安城区的重要地理坐标,也是当地的文化坐标,见证了福安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福安县令林子勋在县城中心开凿了一洼池塘,以“引水治火”。池塘最初称“金塘”或“凤眼”,后池中遍种荷花,遂名“莲池”。</p> ▲莲池周边的路口。 <p class="ql-block">▲当年莲池北面是县委机关,今天依旧是市府机关驻地。从史料图籍可知,这里亦是古时县衙的在所。</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南湖街宽了许多,现在叫解放西路。</p> <p class="ql-block">▲沿街西去,途经当年的地区行属机关。</p> <p class="ql-block">▲行不远,左侧,当年的“地专礼堂”,现在的市工人文化宫。</p> ▲礼堂正面。 ▲礼堂内的主席像。 <p class="ql-block">▲抵达老地委所在地。旧时的地委机关大门早已不见,从原南湖街(现解放西路)向北贯穿机关大院,拓建了一条通往街尾及中兴西路的道路,名湖滨北路。</p> <p class="ql-block">▲机关大院内的办公楼宿舍楼还在,环境却显得杂乱无序,感觉与老城区的容貌存在一样的不足。因地理环境,福安素有“八闽第一火炉”之称,城区地域狭小。改革开放多年,各地市政建设旧貌换新颜,福安老城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然给人的印象还是显得拥挤冗杂。</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地委行署迁往宁德,福安专区改名宁德地区,福安作为地市行署的驻地不再。改革开放后尽管地市管理机构迁走多年,福安作为全区县域经济老大的位置一直没变,直到近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企业在蕉城区的出现。</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地委机关办公楼。在这里,曾经焚烧文件的烈焰照亮夜空,场景是那样的刻骨铭心!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对面岛上的蒋某人嚷着“反攻大陆”,小股匪特不时渡海潜入闽浙一带沿海游击骚扰,情势一度紧张,焚烧文件乃党政机关的战备之举。</p> <p class="ql-block">▲通往住家的窄小台阶变成了通车的坡道。</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家住楼犹在,然楼内已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分叉的老樟树、围起的台墩,是儿时孩子们聊天嬉闹的常所。右边的大树上有一蝙蝠窝,一到夜晚蝙蝠就从那儿飞出,在树周边飞来飞去觅食。</p> <p class="ql-block">▲从被撑破的围墩,看到生命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机关小礼堂。当年一些新发行的影片常在此二楼先行放映,这里也就成了尔等耍赖观影的场所,且时常得手。这算是当年机关小孩仅有且不确定的“特权”吧。</p> ▲小礼堂局部。 ▲小礼堂西侧墙体。 <p class="ql-block">▲面临龟湖的旧地委机关食堂一侧,外表早变了模样。短短数年,竟然也见证了大人们从“分灶”吃饭到这一制度废除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回程,解放西路北侧一处巷道口,还在建造中的牌坊告知这是“三贤路”,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步入巷道,果然灯火通明,风味别样。</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属于福安莲池历史文化街区地段。</p> <p class="ql-block">▲莲池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安的文化核心区域,据载宋代以来,这里先后走出92位进士、40位举人,共有151部作品传世,成为福安孕育历代先贤的“风水宝地”。2021年莲池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文化街区改造有模有样,让人眼睛一亮,看到了福安老城未来的走向。</p> <p class="ql-block">▲从三贤巷到后巷,再到后巷临街出口,才发现这条巷子竟然是儿时经常穿行的小巷,除了巷道内房屋的变化,当年大小凹凸的鹅软石路面变成了今天平整的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巷道一侧有一条排水沟,今天应该被改造成下水道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巷道里的房屋不像现在这么高大。由于条件限制,改革开放后扩建的住房只能向上发展,巷道愈显狭窄。这里房屋外表装饰用木料甚多,如何防范火灾可是第一要务!老城改造实属不易。</p> ▲清光绪年间的福安城郭。 <p class="ql-block">▲拉大看。图中雕有两个长方形格子的即莲池。这里,甚至可以找到老地委和行署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宋开庆元年(1259年)的七圣宫。据载其时郡守李雄奉蜀神之命至福安郡,开始祭祀隋代四川嘉州治理水患的“水神”赵昱及其六位壮士。此七位水神被尊为“七圣帝君”,宫庙因此得名。宫内除主祀七圣帝君外,还供奉观音和齐天大圣等神祇,体现了福安地区多神信仰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郭文周,字景复,号东山,福宁福安鹿斗(今城关莲池街)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授中书舍人、云南道御史、顺天府丞。两次巡按广东,人称“铁面青天”。</p> <p class="ql-block">▲刘宗璜,三十年代左联作家。</p> <p class="ql-block">▲“闽东文化新福地,全家福安新莲池”。当下,莲池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正有序开展,期待古城在这一工作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