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7年6月,庄河县迎来了第二次解放。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庄河县的土地改革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年底,“斗地主,分田地”的口号响彻全县,土改运动从点到面逐步铺开。这场运动不仅改变了庄河县的土地所有制结构,也深刻影响了每一个农民的生活。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细致工作,1949年2月15日,庄河县开始向全县的土地所有者发放《土地执照》,标志着土地革命运动的胜利结束。石城岛区的地照发放稍晚一些,但每一张地照的到来,都让农民们欢欣鼓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我大哥家至今还珍藏着一张1949年发放的土地执照。这张地照虽然已经泛黄,边角也有些磨损,但它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地照的上方正中印着毛泽东主席的头像,左右边侧是高梁环绕的图案,象征着丰收与希望。底栏则是一幅幅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土地与农民的紧密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颁发地照的机关是“东北行政委员会”,地照上盖有鲜红的大印,象征着政府的权威和法律的效力。地照的成文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五月一日”,即1949年5月1日,建国前。这张地照的发放,标志着庄河县的土地改革运动取得了最终胜利,农民们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照的前言部分写道:“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平分土地以后,人民政府为确保农民土地所有权,发给此执照。”这段话简洁而有力,宣告了土地改革的合法性,也明确了地照的意义——它不仅是土地所有权的凭证,更是农民翻身做主人的象征。地照上详细记录了户主及共有人的姓名、住址,土地的座落、种类、亩数及四至(即土地的边界),确保每一块土地的所有权都清晰明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上一辈人介绍,发照的那天,全村都沸腾了。农民们排着队,手里紧紧攥着刚刚领到的地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人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终于摆脱了地主的剥削,成为了土地新的主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照发放后,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开始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播种希望,收获果实。土地改革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经济地位,也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他们不再是被压迫的佃农,而是新社会的主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张地照,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也寄托着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它是庄河县土地改革胜利的象征,更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历史见证。每当翻开这张泛黄的地照,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呐喊与欢呼,感受到土地改革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希望与新生。</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 自存、网络</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农友歌</p><p class="ql-block">寒旅2025.3.1(二月二)</p><p class="ql-block">大连 华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