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麦克玛洪线上—贡堆神山转山纪行(一)

梵行莲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记忆总是在某些特殊的经纬度上定格,却又在某个晨昏的恍惚中,被时光的尘沙悄然覆盖,最终模糊了所有的来路和归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8日早起,晨光渐现,凝聚在雅鲁藏布江上的云雾渐渐向空中散去,我们乘着多吉的面包车摇摇晃晃的爬过县城后方的悬崖公路,往巴日村而去。回望墨脱,县城安静的卧在群山的怀抱之中,阳光正好照在县城的新村上面,红顶,黄墙,与四周深浅不一的树林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巴日村,坐落在墨脱县城后方的半山腰上,清晨的云海很是壮观,这里是墨脱观云海最方便的去处,也成了我最钟爱的一个地方。从此以后,只要来墨脱,我都会特意绕到这里,看云起云落,风卷云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通往仁钦崩寺的小路平整而安静,小路两旁的树木高大茂密,阳光穿过密林的缝隙,在路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象跳动的金色符文。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清香,我走的很慢,不停的深深呼吸,好希望这条小路永远没有尽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短短的二公里多的路,我却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而多吉他们已经在一个牛棚前等了我很久。不远处传来一阵阵的法号声,悠远而绵长,仁钦崩寺就在前面了。但我们此行将不路过仁钦崩寺,因为那里有一个检查站,我们没有通行证肯定无法通过,只能在这里,直接折向东面,有一条只有当地人知道的小路,可以到达大巴竹海,进入转山的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今天的阳光不错,走起路来很快就觉得热了,我把冲锋衣脱下来扎在腰间,登山鞋突然踩断一个枯枝,一群土蜂从腐木里飞了出来,措不及防中,二条手臂已是被蜜蜂蛰了几处,仿佛预示着此行的不顺。梦驴快速的跑过来,拉着我蹲在地上,把外套盖在了我的身上,直到土蜂散去。这火辣辣的痛一直伴随我走完全程,还好每次出行,总会带很多季德胜药片,不管有用没用,之后的每天,我都会把它溶在水里,然后涂抹在伤口上,当然,这个时候我们谁也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多的考验等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很快,路变得越来越难走,说它是路,其实就是山水冲下来的沟槽,黄色的泥土粘性极强,又因雨水的浸润甚是湿滑,走着走着,鞋底就粘起了厚厚的泥团,到最后,竟像踩着两只陶土罐。这样的路每走一步,都很耗费体力,很快,我就一副饥肠辘辘的感觉,开始不停的吃起巧克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看到多吉穿着雨靴,轻松的走在前面,终于明白昨天为什么他一个劲的劝我买双雨靴,泥泞的山路在他脚下仿佛变得平坦,而我的登山靯却不断的陷入泥浆,每走一步都要费劲拔出,我有些后悔没有听他的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梦驴因为用着双杖,走起来轻松很多,看着他不停的在泥巴路上跳来跳去,说实话,我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小痛恨的,原因就不多说了,肯定大家懂得都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我的鞋已经变得如此的狼狈,这还是在我不停的用路边的树根和地面的石头刮磳的情况下,当然,我的体力也消耗的非常历害,几乎是走上一二百米就要歇一歇的节奏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回望仁钦崩寺,远处的寺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的艰辛真的难以用言语形容,疲惫不堪的我连拿出手机拍照的力气都没有。这次行程,是我拍照最少的一次,内心充满了遗憾。</p><p class="ql-block">沿途的美景在眼前流转——幽静茂密的竹林,飞扬的五彩经幡、溪边饮水的牦牛......每一个场景都值得记录,我却只能把它留在记忆中,让它随着时间慢慢消失......</p> <p class="ql-block">四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今天的营地——大巴竹海。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这真的是我见过的最脏乱差的营地了。转山的藏民自发搭建的棚子简陋不堪,各种被子毯子胡乱丢在地上,黑乎乎脏兮兮,看起来根本无法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时,已经有几位藏族阿佳先一步进入营地,正在清理出一块相对平整的地方。看到我皱着眉头站在那里,其中一位阿佳主动让出一块地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我:"你今晚睡在这里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的天气已开始渐凉,但阿佳的善意却让我感到了温暖,一如每一位我深深喜欢着的藏族朋友。我和梦驴决定搭上帐篷内帐,这样睡起来可能舒服些。阿佳们继续忙碌着,她们的动作熟练而从容,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环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搭好帐篷后,我和阿佳们闲聊,得知营地旁边有一座小寺庙。听说一位来自林芝的女护法神正在里面念经,我立刻跑了过去,我真的运气太好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想到,我竟然在这里,有了一场奇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走进寺庙,我就被护法神的唱经声吸引。那声音清澈悠扬,仿佛能穿透人心。她盘腿坐在寺庙中心的巨石前,双手合十,眼睛微闭。经文的韵律在她的吟唱中流淌,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充满了神圣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静静地坐到旁边,不敢打扰。寺庙里点着酥油灯,微弱的光芒映照着她的脸庞,这是一个奇胖的女人,体重可能已超过了二百斤,但是她的声音,却是如此的空灵美妙。空气中弥漫着藏香和酥油的味道,与她的唱经声交织在一起,令我久久不舍得离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回来后,我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这个小寺庙原来竟是一处圣迹,这块天然的大石头就是牛魔王像,可惜,十年后的今天,我却再也搜不到它的任何资料。)</p> <p class="ql-block">再回到营地时,夜幕已经降临,转山的人已经点起了火塘,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简单的食物——糌粑、风干肉和热呼呼的酥油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凑了过去,一位阿佳递过来一碗酥油茶,我赶紧递给了梦驴,换了一杯开水,热水下肚,立刻驱散了夜晚山间的寒意。我们聊着天,虽然语言不太通,但笑声却是相通的。火光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疲惫中透着满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正是这艰苦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变得纯粹和简单,相处起来,也更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一夜,我睡得极其香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