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得春风助扶摇

冯古北

<p class="ql-block">近年来云南旅游越来越火,除了最热门的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以及西双版纳,滇东南线路也逐渐受人青睐,本来并不熟知的几个地名,研读了旅游资料才觉得发现恨晚,居然有那么多的自然和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畅游滇东南九天的行程开启之前,还在短视频中看到了建水双龙桥的介绍,作为一名桥梁从业人员真有点喜出望外,以旅游度假为名,兼顾考察中国古桥之实,岂不美哉!</p> <p class="ql-block">据说夕阳晚照的双龙桥最美,我们掐好时间专程前往。司机担心靠近网红桥会堵车,让我们稍提早下车步行,跟着人流走,远远地就能望见一座飞檐翘角的古建筑楼阁,靠近才看清它,原来矗立在拱桥的中央。长长的拱桥两侧早已围拢着不少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果然是别具一格。楼非楼,桥非桥,楼阁与拱桥合为一体实属罕见。虽然中国的不少古桥上建有古雅的亭阁,比如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甚至是潮州韩江的广济桥上几乎布满飞檐斗拱的亭阁,但都是供人遮阳挡雨的开放式凉亭。</p> <p class="ql-block">唯独双龙桥中间的楼阁完全是一座典型的城楼式古建筑,方形三重檐歇山顶,垒层叠梁,飞檐交错,蔚为壮观,真所谓楼中有楼,檐外有檐,新颖别致,其威武与精美绝非常见的廊桥或亭桥所能比肩媲美。</p> <p class="ql-block">事先已记下双龙桥的历史,此刻在现场逐一观察比对。最初是泸江河上一座仅三孔的小石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后因泸江河、塌冲河水泛滥相连,三孔小桥孤立河中,已不能横贯两岸。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续建十四孔桥体,衔接上原三孔石桥,合为一体,俗称“十七孔桥”。因一桥镇锁双龙(泸江河与塌冲河)故得雅号双龙桥。</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桥墩明显大很多,显然是扩建时的新老桥体连接点,或许也是故意留下的历史印记。据说原来的木结构楼阁和两侧的亭子毁于咸丰六年(1856年)的大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又重建,桥中央的城楼和西端的圆形楼亭得以保存至今,东端的亭子却已毁失。</p> <p class="ql-block">几乎可以断定,所有的游客都是奔着桥上雄伟的楼阁而来,因为有它的高耸,普普通通的一座石拱桥立刻变得高大威严。它不像常见的那些建于桥面上的亭阁或长廊,无谓增加桥体的荷载,而是直接与扩大的桥墩相连,完全是一座直接落地于水中的独立建筑。远观20米高的楼阁正面,它连接两侧的桥体俨然一道水中城墙,桥上漫步的行人就像士兵在城墙上巡防。</p> <p class="ql-block">桥的东侧,也就是最初的老桥一端,竖有石牌镌刻着桥梁的简介,由此上桥,略带些坡度,可以感受到新老桥连接的痕迹,地面由大小不一的石块铺就,高低不平却被磨得十分光滑,深深浅浅纷杂的石缝,斑斑点点的石块凹坑,无不凸显岁月的沧桑。两边是大石块砌成的护墙约半人高,一棵从第三个桥墩的缝隙里生长上来的歪脖子大树,虽落尽枯叶,却张扬着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在这枯藤老树古道西风的画面里迈向前方三重飞檐翘角的楼阁,仿佛正随时光倒流回到百年前。略靠近就能看到雕梁画栋之下露出的长方形门洞,城墙正好从中穿过。此刻哪里会有置身桥上的感觉,脑中想到的却是重庆轻轨穿楼的奇观,如果有轻轨经过此处,想必也是同样的视觉效果,但那才真是现代与古老之间的历史穿越。</p> <p class="ql-block">实话说,在这偏僻的滇南乡下建有如此壮观别致的桥梁实在出人意外,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在赞叹古人的建造智慧和艺术品味时,绝对不能忽视一个前提:当年的建水定是富甲一方。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纵然再有创意也会捉襟见肘,就像拥有奢华庄园的一定是富商巨贾,而普通农户能求得草屋遮风挡雨已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建水曾经的辉煌无需认证,周边拥有丰富的矿产,临近的个旧被誉为中国锡都,其锡矿堪称世界之最。但凭建水古城里的几处建筑也不难得出兴盛的结论:被誉为“小天安门”的朝阳楼,拥有600多年历史,比北京的天安门还早建28年;</p> <p class="ql-block">有700多年历史的文庙,完全按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清代多位皇帝御笔为它题字;</p> <p class="ql-block">占地两万多平米、建筑面积高达五千多平米的朱家花园,纵三横四的布局、经典的滇南宏大民居,可谓云南的大观园。</p><p class="ql-block">其实,不仅双龙桥的诞生依赖于当时的富裕,如今闻名遐迩也得益于近年来建水旅游的火爆,作为国内仅存的两座十七孔古桥,北京颐和园的那座人尽皆知游客无数,而远比它壮观别致的建水双龙桥由于偏于一隅多年来却一直寂寂无闻少人问津,直到有一天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曝光于世,发达的网络信息传播铺天盖地,双龙桥才像个出土文物瞬间受到万众瞩目。</p> <p class="ql-block">网红的力量汹涌澎湃,犹如一阵飓风把双龙桥高高托起扶摇直上,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尽管双龙桥早已丧失交通功能,却摇身变成地标景观,与五公里外的建水古城遥相辉映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沉寂多年的双龙桥一夜爆红,不能不叫人感慨,纵是美轮美奂绝世超伦,也需要生逢其时啊!联想到当年无数的上海老三届知青,响应号召投身于云南的广阔天地,可怜多少风华正茂的学霸才子,非但没能如愿大有作为,而是无奈地被埋没在这一片广袤的红土地里。</p><p class="ql-block">落日照射在双龙桥楼阁的飞檐翘角上,斑驳的棕褐色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熠熠夺目,围绕着双龙桥的游客兴奋不已,长枪短炮瞄准开火,无人机往复盘旋,不愿错失老天赐予的双龙桥夕阳秀。</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最美的景色是“金光穿洞”,即水面上同时有十七道金光穿过桥孔。但它只出现在一定的季节时辰,还需要恰有特殊的天气。</p><p class="ql-block">‍(下图盗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虽说是特地选择黄昏时分来欣赏双龙桥,但只停留一个多小时,看不到那绝世胜景也毫不奇怪与沮丧,因为我们心里明白:世上任何好事都是有前提条件的,绝非无缘无故。正如云南的山茶花再美,缺乏阳光和水分也无以盛开,同理,若不是云南旅游的火爆和网络信息的传播,就不会有双龙桥的闻名天下,也好似个人的成功需要平台,企业的腾飞离不开风口,若脱离必要的外在条件,一味地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终究是空怀抱负枉费心机。</p><p class="ql-block">‍(下图盗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查遍网上各种排名,都未将双龙桥列入中国十大古桥之一,想必应归咎于它地处滇南边陲信息闭塞,欣喜的是,终有春风吹去浮尘使双龙桥焕发光彩,昂首成为网红的中国古桥之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