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年画: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与文化传承(田德宏会长提供)

大同正能量

<p class="ql-block">在哪吒年画的画作中,如同小女孩的哪吒驾驭着龙遨游天际,这让人们立刻想起哪吒的勇敢无畏,哪吒是充满着冒险精神,她手持绿色长棍,骑在飞龙上,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天空与大海。那蓝色波涛之上,是她乘风破浪的舞台,她带着无尽的勇气前行,这不正是哪吒年画所传达的那种英勇精神吗?</p> <p class="ql-block">这些画作是被收藏家大同市连环画促进会田德宏会长收藏,他为其中蕴含的勇敢与活力所打动。这一切缘于他历经40多年来一直收集的年画和连环画《哪吒闹海》!</p> <p class="ql-block">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近年来因动画电影的热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其在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则展现了民间智慧与时代精神的交融。从木版年画到烙画、工笔牡丹画,哪吒题材的年画作品不仅延续了吉祥喜庆的民俗功能,更通过创新手法与多元媒介,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p> <p class="ql-block">在琳琅满目的年画世界中,以哪吒为主题的年画独具魅力。它不仅是民间艺术的绚丽瑰宝,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载体。</p><p class="ql-block">年画中的哪吒形象活泼可爱又充满力量。如“哪吒出世”,小小的孩童脚踏莲花,天真的笑颜中透着灵动,那是新生的希望与不凡的开端;“哪吒学艺”里,手持宝剑的他英姿飒爽,展现出勇敢坚毅、积极进取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哪吒的故事家喻户晓,代表着正义、勇敢和反抗精神。年画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故事凝固在纸上,让古老传说走进千家万户。每逢春节,张贴哪吒年画,不仅为家中增添喜庆氛围,更传递着人们对正义的坚守、对勇敢精神的崇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它连接起过去与现在,让传统文化在岁月流转中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小英雄哪吒,他从莲花座上初出世时,就带着一股不凡之气。他身穿红肚兜,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那模样天真无邪却又透着一股英气。而到了闹海之时,他骑着金鳞巨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威风凛凛。这哪吒的传奇故事,通过这幅画作仿佛又活了过来。对于哪吒年画的收藏家田德宏会长来说,这幅画作就像是哪吒故事的生动演绎,每一次欣赏,都像是在重温哪吒的英勇事迹,感受着那股勇敢无畏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田德宏作为一位热爱哪吒年画的收藏者,这些画作就像是他珍藏的宝贝。每一幅画作都像是哪吒在不同的故事场景中的定格,它们有着独特的魅力。他常常会对着这些画作发呆,想象着哪吒在这些场景中的故事,那些勇敢、正义的故事,仿佛也融入了他的生活。哪吒年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勇敢、正义和不屈不挠,而这些画作就像是这种精神的载体,被我珍藏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哪吒年画的创新实践</b></p><p class="ql-block">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其起源可追溯至汉代,以鲜艳色彩和吉祥寓意为核心特征。哪吒这一兼具反叛精神与英雄气质的形象,与传统年画中驱邪纳福的诉求天然契合。例如,潍坊木版年画传承人张运祥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萌态元素融入传统技法,创作出“身披混天绫、脚踏风火轮”的木版年画,既保留刻版、套印等传统工艺,又通过灵动构图与丰富色彩吸引年轻群体。这种“内容创新、技艺守正”的模式,成为年画传承的典范。</p><p class="ql-block">此外,非遗烙画传承人陈浩云以火笔为媒,在宣纸上勾勒出哪吒的“魔童”形象。烙画需精准控制火候与力度,稍有不慎即前功尽弃,但通过将传统技艺与流行文化结合,这一濒临失传的手艺重新焕发活力,彰显“火针刺绣”的艺术张力。而山东巨野的工笔牡丹画师们则将哪吒与牡丹结合,以细腻笔触呈现“哪吒闹花”的奇幻场景,既体现国色天香的古典美,又融入动漫角色的现代感,成为非遗跨界创新的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多元艺术形式中的哪吒意象</b></p><p class="ql-block">哪吒年画的创作形式早已突破单一媒介,呈现出丰富的艺术维度:</p><p class="ql-block">1.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木版年画</b>:安丘木版年画通过分色刻版与套印工艺,赋予哪吒形象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兼具传统年画的装饰性与现代审美的趣味性。</p><p class="ql-block">2. <b style="color:rgb(237, 35, 8);">面塑与核雕</b>:潍坊手艺人以面塑塑造哪吒的英武姿态,在桃核上雕刻其无畏神情,将微型雕刻的精细与神话叙事的宏大巧妙结合。</p><p class="ql-block">3<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数字化创作</b>:现代艺术家借助数码技术调整色彩与动态,甚至通过动画、立体装置等形式扩展年画的表现边界,吸引年轻观众参与体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文化符号的深层联结与社会影响</b></p><p class="ql-block">哪吒年画的流行不仅源于视觉创新,更因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在杨柳青年画中,哪吒常以胖娃娃形象出现,与莲花、祥云等元素结合,象征多子多福与驱邪避灾的民俗信仰。据传,《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参考杨柳青年画设计哪吒原型,这一历史渊源使其成为年画与文学互动的生动例证。而在现代语境下,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内核,通过年画这一载体传递出对抗命运、追求自由的时代共鸣,尤其引发年轻群体的情感认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传承与传播的双赋能</b></p><p class="ql-block">年画的存续离不开创新传播路径。天津杨柳青画社通过“非遗过大年”向活动,邀请青少年体验勾、刻、印、绘流程,将哪吒形象融入研学实践,激发其对传统工艺的兴趣。电影《哪吒2》更巧妙植入年画元素,通过画面细节暗示剧情线索,既致敬传统艺术,又借助影视热度推动年画重回大众视野。这种双向赋能模式,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思路。</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结语</b></p><p class="ql-block">哪吒年画的蓬勃发展,印证了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永续的生命力。从木版刻刀到数码画笔,从民俗信仰到国潮IP,这一艺术形式既延续了年画祈福纳祥的原始功能,又通过多元媒介与时代精神共振。正如潍坊手艺人张运祥所言:“手工技艺不变,通过内容创新激发热爱,年画才能传承下去。” 未来,如何在保持文化根脉的同时拓展表达边界,将是传统艺术持续焕新的关键命题。</p> <p class="ql-block">田德宏是平城区政协委员、大同市连环画收藏协会会长。他自幼酷爱连环画,截至目前,已收藏出版时间跨度约60年,内容涵盖红色记忆、中华传统文化、世界经典名著 、年代故事、科普画册等各类连环画、海报、画册近2万册。</p><p class="ql-block">2016 年,在大同深厚文化底蕴和众多连环画爱好者支持下,他拿出自己的收藏,发起成立大同市连环画收藏促进会,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连环画这一艺术形式。此后,他结合不同题材和节日,走进机关、校园、军营、社区、乡村,举办传统文化和红色主题的连环画展,仅从2016年至今,组织开展的多次连环画公益展览活动,参观人数就达1.5万人次。比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举办“红色耀平城,光影照千秋”专题连环画展;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时,举办“弘扬八一精神 传承红色记忆”建军节主题画展等。</p><p class="ql-block">此外,田德宏还致力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他为大同炕围画申遗,自筹资金创办大同炕围画展览馆。目前,他正在筹备成立一座连环画博物馆,希望借此展示各时期、各风格连环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文化活动,如联合举办廉洁文化图画展等。因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他被评为平城“最美藏书家庭”“最美文旅星推官”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