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乙巳柳月雨中谒旗山万佛寺</p><p class="ql-block">师联瞻仰沐春霖,八德莲池绕梵音。</p><p class="ql-block">福字长廊沾福气,禅楼香茗净尘心。</p><p class="ql-block">提英吟稿20250227</p> <p class="ql-block">龙抬头</p><p class="ql-block">姚英</p><p class="ql-block">七星始现耀东方,今日青囊五谷装。</p><p class="ql-block">二月二行开笔礼,蒙童自此沐书香。</p><p class="ql-block">2020.2.2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动地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角宿作龙头,亢宿为脖颈,氐宿为胸膛,房宿为龙腹,心宿是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龙尾。”王科超说,“龙抬头”反映的就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来。</p><p class="ql-block">黄历二月二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龙抬头”。但2023年的“龙抬头”可不一般,由于癸卯兔年是闰二月,即有两个黄历二月份,这也就意味着今年有两个二月初二,等到2042年才会再遇到这种年景,可谓是19年一遇!</p><p class="ql-block">“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和古代天文学有关。这里的“龙”是指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黄道附近有二十八星宿,根据东西南北分为四组,分别为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每当仲春卯月(黄历二月)初,苍龙七宿中的“龙角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崭露头角,故称“龙抬头”。</p><p class="ql-block">此外,“龙抬头”也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时令的反映。春天农耕之时,苍龙七宿在东方慢慢上升;夏天作物生长时,苍龙七宿悬挂于五南方夜空;秋季庄稼收获时,苍龙七宿在西方缓慢下落;到了万物收藏之时,苍龙七宿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二月二“龙抬头”后,随着苍龙七宿在天空中位置的升高,降雨开始变多,春耕由此开始,因此二月二也被称为“春耕节”。</p><p class="ql-block">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有很多习俗。老话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儿”,因此每逢二月二家家理发店的生意都会非常好;二月二还要吃龙食,龙食就是以“龙”命名的食物,如面条称为“龙须”,饺子称为“龙耳”,桂圆称为“龙眼”;在民间,二月二还要去龙神庙祭拜龙神,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二月二吃餃子好運一整年</p><p class="ql-block">“龍抬頭”是中國傳統節日,“二月二,龍抬頭”,通常在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慶祝。這一天被認為是龍醒來的時刻,象徵著春天的到來,萬物復甦,也寓意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龍抬頭的由來與習俗</p><p class="ql-block">1. 農耕文化的象徵</p><p class="ql-block">古人認為,龍是掌管降雨的神祇,二月二這一天龍抬起頭來,預示著春雨將至,農作物會得到充足的灌溉。因此,農民會在這一天舉行祭祀儀式,祈求好天氣和豐收。</p><p class="ql-block">2. 剃龍頭(理髮)</p><p class="ql-block">在中國很多地方,二月二有“剃龍頭”的習俗,特別是小孩和男性會選擇在這一天理髮,寓意著辭舊迎新、帶來好運。俗話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p><p class="ql-block">3. 吃龍食</p><p class="ql-block">這一天的飲食也與“龍”有關,例如:</p><p class="ql-block"> • 吃春餅、煎餅(象徵龍的鱗片)</p><p class="ql-block"> • 吃麵條(象徵龍鬚)</p><p class="ql-block"> • 吃餃子或米飯(有些地方稱餃子為“龍耳”,米飯為“龍子”)</p><p class="ql-block">4. 其他習俗</p><p class="ql-block"> • 開市祈福:商家選擇這一天開張,寓意“龍抬頭,好運來”。</p><p class="ql-block"> • 祭祀土地神:感謝土地神的庇佑,祈求新的一年豐收順利。</p><p class="ql-block">龍抬頭是中國民間非常重要的節日,帶有濃厚的農耕文化和吉祥寓意。這一天,人們通過各種習俗來迎接新春的生機,希望來年順風順水、好運連連。</p> <p class="ql-block">八德莲池</p><p class="ql-block">走过菩提大道,来到八德莲池,池中心是一座观音岛,庄严而又神秘,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能让人瞬间感到心安。</p> <p class="ql-block">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p><p class="ql-block">清心祥和</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18日 08:24 北京 35人</p><p class="ql-block">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p><p class="ql-block">德 者,指在人有良心,亦说有正直之行为,且有善良品性,在修养而有得于心,不被财色所迷,物欲所蔽也。且世人常说好德行,德行者,即对内外之称,存心好善,仁义慈悲,称为德性,行为作事端正,讲做德行,必须有道德及高尚品行,然后方能感化人,故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吹草必倒,小人假冒为德,遇境即变心 移志矣。所谓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乃世人之常行,立己立人之大纲领,故称谓之德也。</p><p class="ql-block">【悌】</p><p class="ql-block">悌 者,乃兄友爱弟,而弟恭敬兄也。普通称为兄弟,互相和睦亲善也。若兄不友爱弟,或弟不恭敬兄,则兄弟不能和睦亲善,此皆不悌也。又曰,悌者。顺也。言弟能 顺其兄也。若父母尊长在前,即满面笑容,能恭肃谨慎,且为子女媳妇之人,若坐在椅上,逢父母翁姑来者,定要随时起身,待父母翁姑,坐下椅上之后,方可再坐 之,若为人弟妹者,亦要尊重兄姊,在坐上遇兄姊来之时,必须起身,让兄姊先坐,然后自己方可坐之也。若无坐位,亦可侍立,而对尊长不得并行,亦不可对坐,父母兄姊或尊长,有问则应答,有命令则顺从,不可违逆,此皆为悌道之总包含也。因为人道上之伦理道德,首重孝悌两字,子能孝顺父母,弟能恭敬兄长,必须尽 其至诚,孝敬父母,敬重长辈,乃天下间,第一件大事,始有父母,终有兄哥,有兄哥,然后才有小弟,所以兄弟者,如人之手足,手足若破伤,定难执物行路,可 见兄弟如此之贵重,所以定要敬重保惜为是,切莫为财产,或为名利,或为言语,或为酒色,或为妻妾,或为子女之事,而兄弟之间,生出纷争,致使兄弟不和睦,亦连累父母之不安心,兄弟双方之苦恼,可比手足受伤一样,所以遇事,若能忍耐一时,火坑化作白莲池,人若能忍耐,不论大小之事,都可以解决消灭也。兄弟之 间,若知连络合和,免怕家庭不发达,免忧无金钱可用,所谓和者,成家立业之大本也。世人若要作完成此悌之道,不只兄弟能友爱亲善而已,在姊妹,妯娌之间,亦要互相友爱亲善,若有食物,合家同食,有工作合家同做,事事相让,言语温和,不计较财物,由此而可得,一家之圆满和气,此乃世人,难得之幸福,亦谓之得 万福,又曰受享,安份守己之清福,则悌道足备矣。</p><p class="ql-block">【忠】</p><p class="ql-block">忠 者,能尽自己之心力以做事,而作事要中正诚实,提出勇敢之精神志气,不顾身家,以死报国,逢有危事,能献身奉上,遇险亦不辞难,热爱国家,使衰弱之国家,能得复兴,保护百姓,能安宁,国家若遇难,为国民之一分子,每一人应该都有责任,以赴救国难,抢救国家,不惜自己之生命,虽然身临险地,自己虽损生命,亦 不愿投降,致秽国家之名声,及损自己之名节,须学那不屈节,不惜命之精神,威武不能屈之勇敢,而来爱国家,虽遇到祸患,都不逃避,若能忠贞爱国,遇患难亦 不畏,现出不屈不挠之伟大精神,来贡献国家,真令人钦仰佩服,如此国家必定大兴旺,国家能兴旺,即是为百姓之幸福,国家之利益,即与自己之利益相同也。须 知国家能存在,为国民之生活,则得安全,以获福利矣。若无国家,人民之生活,则失去保护,因此每家庭,亦不能安定,所以忠勇爱国,乃是保护国家,以及家庭 之大本也。因此国家若要用我之时,定要踊跃为国效力,虽然损去生命,乃是最光荣之美事,所以为官,或为百姓者,当然要效法,古来之忠臣义士,报国之精神,以保卫国家,乃为百姓之义务也。</p><p class="ql-block">而 为百姓,不乱说国家是非,不违背国家之政策,而犯法律,不欠税金而早纳,时时保守忠心与正直,此乃为百姓,能尽忠于国家也。所以心能存忠,对国家方能尽 忠,大凡读书之人,初在窗下读书时候,心定有思,而口定亦有说,我将来毕业后,若为官之时,定要为国,做出忠正无私偏之事业,可贡献国家,一到任官时候,即将从前,为国之热烈心肠,全部改变,就忘却从前所说之话,既然手中拿得政权,即贪污利己欺民,由此而百姓都厌恨他,后来不但官位不能保持,恐怕有生命之 忧,为国家之事,既然忘却,定遭大祸临身,孔圣所谓,自古皆有死,须知人身一定要死,但死定要死有价值,若是能忠忠烈烈,做一位顶天立地之君子,虽死又何 惜哉。尚且死后,得受后人之崇拜,生为忠良之士,死为正义之神,此芳名永流世间,所以希望为官之人,定要忠勇诚正,为国为民之事,不欺自心,而犯贪污之 名,以秽染自己之品格,方为忠心爱国之清廉官也。</p><p class="ql-block">而为办公人员,食国家之俸禄,当然要担国家之忧,国家若有祸患,定要奋发勇敢,精忠为国家服务之志气,虽然为国家牺牲战死,但此大 忠大孝之名誉,可做后代官民之规范也。所谓忠者,亦非全指做官之人,对国家,或对上司,有尽忠,即曰忠也。大凡人人作事,能尽诚意,尽其良心,至公无私 偏,尽其心之所能做,能顺其善,而改其恶,教人以善,遇恶能忠告而善导,尽己所该作之义务,总不望报酬,亦谓之忠也。忠之简解,即忠正自心,若心正者,办 事则不偏,人心之邪正,真忠假忠,亦难自瞒也。因心忠正即属神,心偏邪即属鬼,而神鬼知祸福,明未来之事,所以人人所作之善恶,能瞒他人,定不能瞒神鬼,与自心也。余所著之觉世经有说,“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此乃指人心有神,而神在心,人之善恶,难隐藏,是非难瞒骗,有神鬼监察,愧者,切勿作事有羞耻,而怕人耻笑,要学如神圣之公明正大,虽然在暗中,亦不作无良心,或不义之邪事,或偷取金钱物品,所以作事,对心无愧者,可以对天地,对神佛,对 国家,对社会,对父母师长,此谓之有忠诚,爱国家,爱家庭之心也。凡事心中不自欺,能真心诚意作事,则不失为忠之大义也。</p><p class="ql-block">【信】</p><p class="ql-block">信 者,乃自人言而成,即说话有正确,有标准,有诚实,如此者,人言方能立,能立言,则不失其道,所以为信字也。孔圣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即说人生在 世,每一个人,都要死一次,此乃无失信之定数,为人若无守信用者,决定不能成家立业,若有信心,意志才能坚决,若不信者,则生疑心,就迷惑,说话定不能确 实,若遇要事,亦不能解决判断,将此做事业,则不得成功也。又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若为人,不守信用,要如何立身行道,此乃不能承认有对之说,如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所以无守信之人,可比有车轮车体,而无横木之车辕,如此怎样能得挂在马肩上,而行走乎。所以为人类,乃是万物之灵,切 不可无信实,亦不可分贫贱富贵,待人须平等接物,应该根据于信,故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乃说君子之人,一旦言语说出口,无论死活,或倾家荡产,成功失败,亦不违背口言,而致失信,事事能作得圆满,不亏损他人,而利益自己,最好要守信者,作不到之事,行不到之言,切莫允人或乱说,若一旦允人之事,或言 语说后,若知事不能如意之时,定要提前回信,方免时到而失信,恐怕惹出是非,或祸端,则不妙也。所谓信者,乃人生成家立业之本源,亦是正心修身之至宝,所 以对人或朋友,若无信实,不但不能真心相助,亦不能受人任用,有过失亦不能相劝,既然行为偏差,成功定无望,而失败亦在目前,故为人不可失信,必须要遵守 信用,才能建家立业,以完成为人道上之最大使命,亦是要紧之事也。</p><p class="ql-block">【礼】</p><p class="ql-block">礼 者,即人之外貌也。乃调整人类,在社会上,对一切行为,维持人与人之间,有良好之行为规范,以表达人之恭敬心也。因人是万物之灵,为高等动物,所以在日常 之生活,无论行、住,坐、卧,或是言语说话,饮食工作,自然生出许多之规矩,以及标准之礼节,所谓礼者,亦是调节自己之心性,与行为之表现,所以为人类,若能谨慎注意礼节,自然对人说话,定有道理,若做官人办事,必有条理,对生活方面,定有秩序,行为态度,可合礼节之纪律,对尊长先辈,亦知敬老尊贤,在舟车之中,定能让位给老人、弱妇坐,所谓礼貌,是有相对也。比较自己对人,若有恭敬礼仪,他人亦定必有礼答覆,若自己无礼貌,绝不能希望别人,对自己有礼 貌,若他人对自己无礼貌之时,自己应该反省,是否对人有礼乎。例如受别人帮助大小事项,一定要说感谢,若进入庙寺,或他人之堂宇,亦要脱帽行礼,要入人之 住屋,必须先叫声,或敲门,亦不得私自入他人之房内,当然要保持(礼仪),中国乃是礼义之邦,亦须保持汉族之风度,多数看来,有道德之人,定有礼貌,若对人恭敬有 礼,必得人和,事事成功,亦可以成大器,担大任,若无守礼节者,与禽兽无分别也。孔圣所谓,男女授受不亲,乃说男女之间,定要严守规律,切莫为财色物欲所 蔽,或为满足私欲,以致心无主而乱秩序,故在男女之言语说话,或接物行路,都不随便接近,所以随时随地,都要注意礼节,自己若有失错之点,逢别人劝告之 时,切不可反认为无礼,而用恶言中伤人,如此则不成礼节,事业定亦难成功,亦已经乱序矣。今奉劝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尊卑长幼,上下内外,决定守 礼而做,可接近君子,而远离小人,方不亏损此礼节也。</p><p class="ql-block">【义】</p><p class="ql-block">义 者,即作事能合公理,以使大众欢迎,应当而有适合之谓也。又能中正无私偏,留心不作不正之事,亦谓之义也。然在人道上,或为百姓之立场,不可不担之义务 者,为人子须要早晚对父母请安,尽心奉养孝敬,此乃为人子之义务也。若为兄弟之义务,皆当互相友爱恭敬,若为仆婢之人,对于主人,亦须尽心尽力效劳,勿辞 艰苦,若对国家之义务,须要当兵役,受教育,纳税金,劳动工作,则依据道德标准,或法律规定,乃凡人所应负担之责任,即谓之义务也。若逢国家有内乱,或见 人受难,能献身保国救人,奋发前进者,即称谓之见义勇为之君子,又曰有义而勇敢,亦谓之义举也。乃出于正义之行为,所谓义不容辞,在道理上,不随便而能放 弃,不担任者也。若有义气之人,方能守正道,虽然在路上,拾得物品,亦不敢随便贪取而隐藏,定知还失主,以成大义,所以大义,可与日月争光,能参配天地之 高厚,可以万古长存,留在宇宙之间,受万众之效法,人若不守义,如行远路,以及作事业只赶快,乃欲速则不达成,反而难到目的地,亦如贫穷之人,只希望一时 间能得富贵,即作出险诈之事,而夺财夺名,虽然财名得入手,亦不能享受永久,至中途定受祸不浅,所以见小利之人,则大事不成,若有义之君子,必定受神钦人 仰,在失败之中,定有贵人相扶助,遇家贫,亦免叹气吐息,须要做好事,能安份守己,以待天时,人生在世,每人都有三年好运,人若不逢天时,定亦难得财利,时未至,强求亦无用,似冬去(冰)必溶,春来草自生,若时期到时,不强求自有,所谓义者,乃有合理之定准,切莫犯义而损理,为人才有贵重也。</p><p class="ql-block">【廉】</p><p class="ql-block">廉 者,即清白自身,察明义理,而不贪污,作事不糊涂之谓也。若为官吏,能遵法守职,至死不敢为非,即谓之清廉之官吏也。举例而言,昔时,杨震任官,理政清 白,爱百姓如子女,逢有一县之县令尚缺,杨震访贤,而选孝廉,知城内有王密者,才智双全,即保举王密为县令,王密被保举,受恩未答,即带十斤金条,送与杨 震为酬谢金,那时正逢日落西山,王密素知杨震为官,理政清廉,恐其不收难谢,即对杨震说,暮夜无人知,杨震曰,何谓之无人知,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已经四知矣。说毕则将金条十斤,辞还王密,反而警戒王密,后不可如此,所谓杨震畏四知而辞金,乃不犯阴律,惊怕畏惧,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即谓四知 也。他之清白廉洁,是天下无第二名,当时之人,称曰关西夫子,廉洁之名,万古流传,能做代代百官之规范,做万民之师表,若看杨震为官,乃在逆流中,作砥 柱,不随贪官污吏而为恶,又能独立,实乃为公,而不为私,即从性理而办事,不从情欲而贪污,以害百姓,又昔齐国陈仲子者,遇乱世,朝中多是贪官污吏,若为 官定要用钱买,他是一个贫士,操守不苟求官荣贵,立节抗行,不入昏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历代亦称陈仲子,以为廉士也。因此盼望为官者,定要学 习杨震之廉洁清白,万古芳名,人人亦要守廉洁,清白自身,此廉洁不在贫富贵贱之分,须知贵在身清,不在衣冠外表,自身能清白,以安贫乐道,方谓之大廉士,愿世人以清白传家,不失为廉洁之士,可作千秋廉洁之模范也。此乃指在行政机关,以及团体人员,并有受政府或大众之俸禄者,即称之谓官吏也。</p> <p class="ql-block">【耻】</p><p class="ql-block">耻 者,乃人之本性也。须知人之天性本是良善,人若依据本性作事,则无羞耻,此乃心灵不昧,而知奸恶之可耻也。又作大小之事经过,无有反悔惭愧而想错,不受耻 笑之谓也。若无耻之人,其心已被物欲所蔽,则失其本性,以致善恶不明,对人伦道德,亦败坏去,此乃精神错乱,即不知耻之大义也。故耻者,亦三纲五常,四维 八德,中之重要者,知耻则能依正道以行,而纲常才能立矣。例如对父母不孝敬,而多忤逆,对兄弟不和睦,而相计较,夫妇不和,而相口角,姊妹不友爱,而相怨 恨,妯娌不连络,而相弄言,如此者,即被人耻笑,变成无耻矣。若交朋友欺诈,而失信,男女不分别而混乱,不敬老尊贤,而乱次序,或喜嫖赌饮,而花费金钱,终局贩卖产业,或为偷盗,或引诱他人作恶,而骗夺财物,致被官长处罚,而连累父母祖上败名声,此辈亦皆无耻也。若为官贪污而害民,或交官而欺贫重富,身为 办公人员,不尽忠诚办事,而顾私利荣贵,此亦无耻之人,故耻者,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条纪,亦能成圣贤之法门也。</p><p class="ql-block">凡 世上之人,若对父母有孝敬者,对待人定必重义,若对兄弟有和睦相让者,对人言行或交朋友,亦定有信实,若有忠正之心者,必定为公不为私,事事都能省察,以 廉洁清白自守,若重礼节之人者,待人必定不敢无礼貌,口言亦不敢乱说,而不作无廉耻之事,永保自己贵重品格,以受人敬仰,此乃八德中之相对相成,所以要知 对方,君子或小人,只看他有遵守八德,或违背八德,即可知其为君子,或小人也。若君子者,须要亲近,可以学其好品行,若小人者,定要远离,方免受其连累,而生祸殃之苦恼也。帝曰,人生在世,若能常行此道,人伦道德无亏损,能恭敬身心,时时不忘根本,刻刻存乎纲常伦理,从而修功德,然后探究玄妙之理,则内圣 外王备矣。入上圣之班,则不难也。切不可说话诽谤礼义道德,而自暴,又执自己不能存仁行义,而自弃,万事在心一念坚,心坚而事成,非人之所能也。非我之不 能也。乃在有决心,无决心之分也。能顺天者则存,若逆天者则亡,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世人若无顺天理而作,决定受灾殃不浅,上天虽然降灾殃,乃风 雨雷火地震瘟疫,但世人可以避得开,若自暴自弃,而作无天理无人伦之事者,决定不容易活在世间也。期待世人,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盼望已经明白道 理之人,尽心教导未觉 之众,使令同归觉路,若知而不言者,则谓之不忠不仁。当然体念神圣仙佛,留经演教苦心,虽然有经典,若无人讲解,如同有药,而无医师可拿去用,如此染病之患 者,永远带病受苦,既然无人讲解,改恶从善之路,留下千经万典,亦无所用,此千经万典之良药,定在暗中苦叹,无人可拿去用,知觉者,须做医师,以医治未知 觉者,勿忘此言也。</p><p class="ql-block">阅读 3456</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三面佛寓意</p><p class="ql-block">三面佛,又称四面佛,是一种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宗教神只,主要源自印度教,后被佛教吸收。以下是三面佛的主要寓意:</p><p class="ql-block">慈悲与菩萨面容:</p><p class="ql-block">这一面通常呈现菩萨的慈悲与关怀,教导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应保持一颗慈悲的心,善待他人,以此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宽广。</p><p class="ql-block">智慧与力量:</p><p class="ql-block">第二面则展现佛陀的威严与庄重,象征智慧和力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用智慧解决问题,用力量迎接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愤怒与正义:</p><p class="ql-block">第三面可能呈现愤怒明王的形象,虽然看似愤怒,实则是鼓励我们勇敢地面对不公和邪恶,保护自己及他人,维护正义和善良。</p><p class="ql-block">过去、现在与未来:</p><p class="ql-block">在某些解释中,三面佛的三种面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一面代表现在,提醒我们珍惜并把握现在;一面代表过去,教导我们原谅自己,不后悔已发生的事情;一面代表未来,激励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p><p class="ql-block">这些寓意使得三面佛在佛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宗教信徒的崇拜对象,也是人们寻求精神慰藉和指导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旗山万佛寺介绍</p><p class="ql-block">旗山万佛寺,原名石松古寺,位于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中溪村的旗山之下。旗山与鼓山隔江相对峙,享有“左旗右鼓,八闽二绝”的美誉,周围的群峰茂密,风景如画。寺前有明堂巨池,地形独特,风光秀丽。</p><p class="ql-block">旗山万佛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初建于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原名为灵凤寺。宋代时,住持天石和尚在石间种植松树,松树长大后,寺庙于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改名为石松寺。天石和尚种松三年,自刻石文,表达了与寺门、山林、众生为伴的志向。</p><p class="ql-block">经过明成化、万历年间的两次重建修复,石松寺在明清时期成为福州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寺庙建筑多年损毁失修,昔日胜景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199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石松寺得以重建,并更名为旗山万佛寺。新寺院由时任省佛协副会长、闽侯雪峰崇圣禅寺方丈广霖大和尚担任住持,秉承“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初心,恢复重建了寺庙。新寺院不仅恢复了古寺的风貌,还增加了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的殿宇微缩景观,成为国内外佛教徒的朝拜圣地。</p><p class="ql-block">寺院的建筑风格灵感来源于大宋祥符时期的佛教建筑,展现了古朴与典雅。每年的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00至下午5:00,游客可以通过公交171路或357路直达,或选择自驾前往,寺庙内设有停车场。</p><p class="ql-block">旗山万佛寺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提供素食自助餐,餐点种类丰富,口味佳。此外,寺庙内的咖啡馆和五观堂提供的素食自助餐也备受食客欢迎。</p><p class="ql-block">总之,旗山万佛寺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和宗教于一体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对于信仰者还是旅游爱好者,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本性大法师荣膺开元寺方丈晋院陞座庆典</p><p class="ql-block">前生已是一高僧,早悟禅机祖武绳。</p><p class="ql-block">此日师尊陞法座,广开慧业又传灯。</p><p class="ql-block">提英 敬拜</p> <p class="ql-block">题五观堂</p><p class="ql-block">素食疗饥修道业</p><p class="ql-block">经声延寿戒贪嗔</p><p class="ql-block">姚英撰并书2024.10.4</p> <p class="ql-block">独对寒香赞以诗</p> <p class="ql-block">乙巳柳月偕一草师兄西河智慧体育公园踏春</p><p class="ql-block">红樱灼灼灿江滨,潮落翩翩白鹭巡。</p><p class="ql-block">闲享霞光寸阴惜,碧桃新蕊吐芳尘。</p><p class="ql-block">提英初稿 2025022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滨一景</p><p class="ql-block">一草</p><p class="ql-block">静坐台阶沐暖阳,</p><p class="ql-block">漫观白鹭憩沙场。</p><p class="ql-block">倏然起舞云霞醉,</p><p class="ql-block">引发春花阵阵香。</p><p class="ql-block">20250225</p> <p class="ql-block">闽侯网吟:七绝.蝴蝶</p><p class="ql-block">姚英 20250301</p><p class="ql-block">最是闲心恋蕊葩,芳丛对舞绕春纱。</p><p class="ql-block">平生甘为风情醉,猎艳寻香穷四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戲蝶</p><p class="ql-block">煙</p><p class="ql-block">不意花间佇,偷來满袖香,</p><p class="ql-block">昏昏一蝴蝶,為我無癫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次韵榕师《戏蝶》</p><p class="ql-block">提英</p><p class="ql-block">无意穿花过,依依纤手香。</p><p class="ql-block">多情如此蝶,默默为痴狂。</p><p class="ql-block">2023.8.18</p> <p class="ql-block">游于艺 ——姚英诗联书画 </p><p class="ql-block">姚英,女,笔名素馨,提英居士,1964年6月生,祖籍闽清。民革党员。1990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p><p class="ql-block">诗词承蒙赵玉林、陈子波诸老夫子悉心教诲,国画师从陈德宏、曾贤谋、翁振新、俞梦彦、陈初良等诸师。</p><p class="ql-block">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楹联书画院副院长、福建省广告协会天福书画院副院长、福建省林祥谦研究会诗联社副社长、福建省海峡民生国画创作研究社社长、福建省海峡民生书画院副院长、福建省海峡之星书画院副院长、福建省雪峰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逸仙艺苑常务理事,福建省逸仙画院院委,福建省传习书画院画师,福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福州三山诗社理事。</p><p class="ql-block">国画、书法作品入选《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书画大展》、《纪念民革成立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民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墨海撷珍作品集》、《世纪风采•福建省女性书画摄影大赛作品集》、《历史丰碑全国书画艺术展作品集》、《民革中央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书画展》、《欢呼2008—庆祝北京申奥成功诗词书画作品集》、《福建逸仙艺苑作品集》、《福州美术家作品集》、《民革中央女党员艺术作品展》、《立雪长春书画作品集》、《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诚信书画作品集》、《纪念林则徐诞辰220周年作品集》、《纪念李济深诞辰120周年书画展》、《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名人名家书画展作品集》、《赵玉林九十华诞—师生诗书画印作品展》、《福建省楹联学会首届自撰联书法展作品集》、《福州市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书画作品展》、《纪念福州市美术家协会成立五十周年1956—2006年作品选集》、《纪念甘国宝赴台240周年书画展作品集》、《弘扬佛教文化•海峡两岸书画精品展作品集》、《安溪罗岩学校成立百年》、《盛世和鸣•庆祝民革成立60周年暨纪念何思源诞辰112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世界华人书画展》、《海峡两岸书画名家典藏》、《翰墨凝香—在榕女国画家邀请展》、《全国第二届圆瑛杯书画展作品集》、《林泉水墨—第五届华东七省市老年书画联谊展作品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福建省第九届老年人书画诗影作品选集》、《生态福建、美丽福州——写生作品展》、《福建省老艺协花鸟画研究会首展》、《福州市楹联学会亭江侨乡联谊会2016年台历》、《雪峰翰墨》、《海峡群艺》、《庆十九大书画摄影联展作品集》、《财富海西》、《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1948—2018)纪念民革成立70周年暨“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书画作品集》、《楚卓吟草》、《高文鉴师生作品集》、《林明忠书法选》、《静悟斋翰墨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联墨作品集》、《福建连江台山广福禅寺海内外征联•优秀作品集》、《关公文化与中华文明—海峡两岸书画展作品集》、《姚氏源流(福建卷)》、《春日霞光—福建省女书画家书画邀请展作品集》、《中国梦 海峡情—闽台两地书画联展作品选》、《百年波澜—福建省各民主党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人书画笔会纪念册》、《雪峰翰墨—纪念雪峰开山义存真觉大师1200周年》、《龙骧福地耀榕城——2024年鼓楼迎春国画精品展》、海峡书画报、福建日报、福建民革、马祖日报、福州晚报等刊物登载。</p><p class="ql-block">诗词联作在《中华诗词鉴赏词典》、《中华自咏诗词精选》、《当代诗词艺术家档案辞典》、《类编中华诗词大系名胜旅游卷》、《中国当代诗词楹联精选》、《中华诗词联年鉴2003版》、《21世纪全球华人绝句精选》、《中华颂》、《中华诗词文库•福建诗词卷》、《中华诗词学会2011年度会员入会作品集》、《汇文诗词精粹》、《福建诗词》、《福建文史》、《福建中青年诗词选》、《海峡诗声》、《西园雅集》、《海峡龙吟》、《海西吟声》、《海西联苑》、《秋实集》、《福建佛教》、《天安寺》、《闽清白云寺》、《春风颂歌》、《自强凯歌》、《中国寿山石诗集》、《纪念大众诗社成立十周年专集•红泉》、《陈永照先生八十晋九寿诞》、《贺诗集萃—陈妫绍先生九秩寿庆》、《杏林吟草》、《流云雅聚集》、《梅溪诗词选集》、《龙岩首届海峡诗词笔会特辑》、《朱熹杯海内外征联撷英》、《海峡两岸纪念王审知入闽1128周年诗文书画选粹》、《瀛洲诗词》、《汀州诗词》、《清溪秋韵•海西采风—安溪行作品集》、《南港诗集》、《茗生茶诗联集》、《海曲涛声》、《海峡联鸿》、《卓斌青吟长七十寿辰诗联》、《五虎雄风•纪念百六峰二百周年社庆》、《百六峰诗文集》、《螺渚逸史》、《马江诗潮•纪念福建船政145周年诗词选》、《纪念邓拓诞辰百年诗词特辑—丹心乌塔共千秋》、《延平雄风—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驱荷复台350周年诗联集》、《大一统之歌—纪念施琅将军统一台湾三百卅周年》、《福建省正气歌诗联作品选》、《福建省诗词学会成立25周年会员作品选》、《昙石山诗联》、《追梦元音—庆祝罗源县凤山诗社恢复卅周年专刊》、《龙海诗词》、《红色之旅》、《逸仙诗讯》、《马跃三山春联集》、《而惑斋诗文》、《翁绳馨九秩双庆贺诗暨手迹拾遗》、《刘舆夫吟长九秩寿辰诗词选》、《万水千山总是情—方军书画作品全国巡回展纪实》、《福州三山诗社卅年社庆纪念册》、《秋水流丹》、《耕云诗稿》、《中华孝道诗书画典藏集》、《青春梦想——为第一届全国青运会而歌》、《三山吟讯》、《海潮诗声》、《福州当代楹联选集》、《福州市楹联学会新春自撰联集锦》、《赵玉林先生期颐荣庆纪念集》、《白水诗刊》、《纪念宋慈诞辰830周年诗联书法集》、《赵玉林先生百岁诞辰贺诗集锦—贺诗百首颂期颐》、《三羊开泰春联集》、《左海诗声—福州现代诗人格律诗作品集》、《白水丹心—丁酉年纪念报界先驱林白水烈士诗词輯》、《嵩阳心声》、《正骨世家》、《闽邑风情—闽侯诗词》、《鳝溪开闽王氏族谱》、《燕江诗词》、《福州洋中尚书庙志》、《闽台妈祖诗文集》、《福州楹联》、《陈靖姑文化诗联集》、《福建联坛廿五年》、《龙岩政协》、《闽邑风情—闽侯诗词》、《丁酉年吟唱集》、《梅邑森林之城》、《枫叶笺》、《泉州楹联》、《瀛山吟声》、《谷雨》、《纪念陈宝琛诞辰170周年诗联选集》、《寿宁诗刊》、《贺陈新生先生七秩双庆》、《鼠船与米船》、《左海和风—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记住严复—纪念严复165周年诞辰诗书画集》、《霞浦楹联》、《崇武渔村楹联文化节暨崇武楹联学会五周年庆典纪念集》、《屏南“耕读楹联新作选萃”》、《福建老年报》、《魅力鳌峰坊—主题楹联书法作品集》、《梅声诗钞》、《闽侯县尚干镇孝廉主题诗选辑》、《百六峰皕年诗钟》、《螺洲诗文集》、《福州西湖•古今诗词选》、《众志成城—庚子抗击新冠疫情诗词集》、《茉莉花开—闽侯首届诗书画采风创作作品集》、《凤山裁霞集(二)》、《穆源清韵》、《财富海西》、《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诗选》、《先驱》、《福建文学》、《陈子波先生哀挽录》、《梅城报》、《楹联博览》、《八闽获奖楹联集(第三卷2016—2020年)》、《屏山竹韵—永安市上坪乡屏山诗社四十年作品集》、《左海吟怀—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品选》、《诗意巫洋》、《纪念封崇长先生诗联集》、《谷雨》、《芙蓉集》、《期颐觞咏—太姥山镇陈府慈母蒋孺人百寿全国名家诗联书画集》、《红土诗韵—“喜迎二十大 老区谱新篇”龙岩红色诗词作品集》、《嵩阳吟韵》、《今词综—当代词人风采录(大词派)第六期专辑》、《诗情梅邑—闽清县一村一诗吟集》、《闽海诗钟佳作选》、《篮溪诗词书画摄影作品集》、《澳门书法》、《厦门联苑“庆祝翔安建区二十周年获奖楹联”作品集》、《长风流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祖国在心中,海峡两岸书画邀请展,福建省海峡之星书画院书画作品集》等刊载。</p><p class="ql-block">2004年出版的《素馨诗草》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并入(1988—2005)闽清县志。 2017年出版《任尊坦、姚英诗画集》。2018年4月29日捐赠“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收藏。2021年6月23日捐赠“福建省档案馆“收藏。</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姚氏源流(福建卷一、二、三)》录入诗画作品。</p><p class="ql-block">荣获世界华人艺术大会“第五届、第六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优秀辅导老师奖。“七彩阳光2009年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评”活动福建分选区决赛评选中,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林觉民故乡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海峡两岸青少年书画展》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热情讴歌中共党史第一位烈士林祥谦诗词楹联征集,荣获词、楹联两项三等奖。</p><p class="ql-block">2022年文明春联荣获优胜奖。</p><p class="ql-block">2022年8月1日《金秋》栏目,专题采访报导《姚英的诗书画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