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 2月27日上午,阴,初春的福州,乍暖还寒,但福州银河花园三楼会议厅却是暖融融的。福建省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省政协副主席刘献祥,省级老同志陈增光、陈营官、陈桦、陈义兴等出席了会议。</p> <p class="ql-block">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彦在会议开场讲话中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研究会要发挥优势,持之以恒推进闽浙赣边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保护第一,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开展红色文化遗存认定、修缮和日常管理等行动,加强对红色文化遗存的系统性保护。深化研究阐释,积极开展闽浙赣边区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彰显红色文化遗存的丰厚内涵和时代价值。强化宣传教育,着眼培育时代新人,结合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行见八闽”研学圈,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红色理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抓好研究会自身建设,加强联系协作,在存史、资政、育人中发挥积极作用、展现更大作为。</p> <p class="ql-block"> 会议回忆总结了近年来的工作。福建省闽浙赣边区革命历史研究会成立于2013年。多年来,研究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的研究与传承工作,不断厚植文化新亮点。研究会聚焦主责主业,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组织离退休老同志、研究会成员和党史专家学者,收集撰写回忆资料,先后出版了《南平市闽浙赣边区革命史概览》《烽火刺桐红.中共泉州城区工委革命史文集》《龙山红旗飘》《半山堡垒》等一批反映闽浙赣革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书籍。去年,研究会以“中共闽东北特委、军分区驻地》仙山牧场的故事为线索,完成了反映红军时期闽东北游击战争题材的课题《筚路蓝缕——打开红色闽东北的记忆之门》,填补了我省党史研究的空白,该书出版当月就被推荐为“闽版好书”。研究会加强对红色遗存的开发与保护,利用闽浙赣边区长期革命留下的丰富遗存,组织分会,积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建设了龙山会议纪念馆、闽江地下航线陈列馆、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馆、前洋革命历史展陈馆等一批文化场馆,成为在当地有影响力的教育场所、旅游资源。省会也在福州北江滨公园望龙园建立了中共闽浙赣边区革命纪念碑,在纪念碑旁修建了方志敏塑像和“思源亭”,成为闽浙赣边区革命全省性的一处纪念园。研究会还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方志敏率红十军入闽90周年纪念日、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烈士纪念日、福州解放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先后开展了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论坛交流、“小主人报”红色小记者采访闽浙赣革命老人、“庆建党百年,忆红色初心”文艺演出、“喜迎党的二十大,追寻红色足迹,走进屏南采风活动”等活动。组织作者、艺术家深入创作,推出了红色小说《寒梅傲雪》、电视连续剧《长夜星火》、红色历史高甲戏《许书记借金记》等优秀文艺作品,生动地讲好红色闽浙赣的故事,从而彰显出闽浙赣红色文化的丰厚价值与时代内涵。</p> <p class="ql-block"> 会议审议通过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和负责人。福建第三届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p><p class="ql-block"> 会 长 凌 冰(女)</p><p class="ql-block"> 副会长 黄苏福 林家坚 张惠评</p><p class="ql-block"> 杨光伟 马 腾 陈美好</p><p class="ql-block"> 王 岩</p><p class="ql-block"> 秘书长 黄晓兵(女)</p> <p class="ql-block"> 新会长凌冰发表讲话,部署新一届工作与任务。</p> <p class="ql-block">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近200人。除了省和部门有关领导和会议代表外,部分研究会会员,闽浙赣人民游击队后人列席了会议。本人以闽浙赣人民游击队子女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p> <p class="ql-block"> 会议在全场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 (本文其中文字素材由叶军彪提供,在此深表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