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观音崎是神奈川县三浦半岛东端的一个海角,隔着东京湾与千叶县内房的富津市相对。在行政上观音崎属于横须贺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不是什么旅游景点,名气也不大,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去观音崎可以自驾,也可以乘京滨急行到终点的浦贺站下车,再换开往观音崎的公交车。图为京急浦贺车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观音崎地名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当地的山洞海蚀洞里面有一条大白蛇,经常在海上兴风作浪加害渔民。名僧行基上人为民除害,赶走了大蛇,并且用木头雕刻了一个观音像放在洞门口。后来观音像被烧了,现在的木像是2018年复制的。当地的渔民深信观音会保佑渔民出海的安全。图为观音崎海蚀洞,门口的小阁子里面供奉着新的观音木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观音崎有什么值得推荐的观光景点,那应该就是这个灯塔了。灯塔建在观音崎海角的高坡上,是日本第一个欧洲式灯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代观音崎灯塔建成于1869年,由法国设计师列翁斯·弗尼设计,后毁于地震。1923年重建了第二代混凝土结构的灯塔,不出一年又被震塌了。现在的灯塔是1925年建造的,到今年刚好100周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周都是海,全国各地遍布着3300多个灯塔,但是能登塔参观的仅有16个,观音崎灯塔就是其中之一。灯塔内侧的墙壁上挂着16个能攀登灯塔的照片。沿着螺旋楼梯拾级而上,就到了顶上的灯塔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灯塔建筑高19米,从塔基到灯具高15米,从海平面到灯具高56米。灯光为群闪白光,每15秒闪烁两次,发光强度77000坎德拉,照射距离为19海里(约合35公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证灯塔的灯光光束不发散,灯具使用了4等菲涅尔透镜(焦点距离250毫米,内径500毫米,透镜高722毫米)。菲涅尔透镜也叫螺纹透镜,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汀·菲涅尔于1822年发明,主要用于灯塔透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防止灯塔的照明灯具受损于地震,灯具的基座上安装了抗震装置。基座上呈90度的两组滑轨可以保证灯具在各方向上晃动(最大40厘米),从而吸收地震的能量,保证灯具不被震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本有个叫做灯光会的公益社团法人,主要从事宣传普及灯塔等航标知识的事业。全国各地亦不乏灯塔爱好者,而且在1948年把每年11月1日定为灯塔纪念日,因为观音崎灯塔是80年前的1868年11月1日开工兴建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灯塔脚下展示着与灯塔相关的实物。左侧白色的喇叭为这里以前曾经使用过的雾号,在大雾天通知船舶灯塔的位置(鸣5秒停10秒)。右侧的是八丈岛神湊港灯塔到1990年使用的6等菲涅尔固定灯具及外罩。此外,附近还设有资料展览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灯塔旁边的山头上,有一个更高的建筑,是海上保安厅东京湾海上交通中心的观音崎雷达站,主要负责管理和指挥进出东京湾的浦贺航道。从海面到塔顶高83.5米,比旁边的灯塔高出了一大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观音崎有一个美术馆,是2007年建成开馆的横须贺美术馆,馆内主要收藏着与横须贺和三浦半岛相关的美术家的作品。图为美术馆入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横须贺美术馆依山而建,在玻璃屋顶上铺了金属网格的平台,对游人开放。在这里,可以展望眼前的东京湾,领受大自然的魄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多多良海滩,以白色的细沙和碧绿的海水著称。左侧台地上的建筑是观音崎自然博物馆,建成于1953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然博物馆旁边有一个餐厅,2022年开张。虽然比博物馆的历史短的多,但环境很好,服务周到,很受游客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自然博物馆旁边的海边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据说是怪兽哥斯拉上陆时留下来的。当然,哥斯拉本身就是人们编出来的动物,这个脚印就算为观音崎增加一点话题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观音崎公园的展望园地,有长櫈长椅供游人休息。观音崎公园总面积达70.4公顷,包含了观音崎的绝大部分,于1975年开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观音崎公园里面的花卉广场,春天里有樱花,夏天有绣球花和向日葵,秋天有大波斯菊,总是能给人们的生活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月里盛开的油菜花,淡淡的清香引来了一只只小密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花卉广场上还有很多樱花,由于包括河津樱等品种,花期较长,每年二月中旬到四月上旬都是赏花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北海道到九州,日本全国各地都有以油菜花著名的公园,花期也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油菜花不仅可以用于观赏,花籽可以榨油,花茎花叶还可以食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花卉广场有一个叫海童要塞的儿童运动场,这里有长滑梯、蹦床、攀岩等游乐设施,孩子们可以在这里高高兴兴地玩上一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也是植物的宝库。山坡上有黑松、月桂树、栲树、杪椤树等常绿树木,在山崖上盘根错节,充满自然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巨大的栲树,也叫椎树,属于壳斗科栲树属,常绿阔叶树种,树高可达二、三十米。用栲树生产的木材抗压力强,耐腐耐湿,是建筑、坑柱和家具的好材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路边的树根跨越地表土层下面的岩石层,不断寻找新的土壤,以保证吸收足够的营养和水分,这也是观音崎的一大地理特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的岩层名叫三浦层群池子层岩,生成于大约400万年前的新生代新近纪上新世,岩层为凝灰质砂岩、火山砾凝灰岩和凝灰质泥岩交互重叠而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的岩层大多属于池子层,也有一部分属于逗子层。逗子层岩以粉砂岩为主,吸水性强,质地较软。图为观音崎园地海边的池子层岩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还有许多与历史有关的东西。在山坡的密林里有一块开阔地,这里是1971年修建的悼念二战中阵亡水手的灵场,包括高达24米的船帆形白磁壁等一组建筑。图为东京艺术大学菊池一雄的雕塑《海的壮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神户商船大学实习用帆船进德丸的铁锚。进德丸建成于1924年,在二战中被征用为运煤船并被美国击沉,后来又被捞了上来。1996年船被拆卸,铁锚送到了观音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还遗留着很多过去的炮台遗迹,这些炮台都是从江户后期开始修建的。为了阵守东京湾和横须贺军港,当时的陆军在此修建了九座炮台。图为北门第一炮台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门第一炮台开工于1880年6月,建成于1884年6月,配备了两门24厘米口径的大炮,两个半圆形的炮台中间有拱顶隧道相通。炮台下面是休息室和弹药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三家屋炮台遗迹。该炮台于1894年12月开工,1896年12月建成,配备有四门27厘米口径的加农炮,以及两门12厘米的小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家屋炮台遗迹不仅有炮台,还有当年建造的弹药库、瞭望台、指挥部、隐蔽室、水井和厕所。图为炮台下面隐蔽室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圆筒形的水泥建筑建于1937年,当初是观测水位的。鉴于1943年日本的昆仑丸被美国潜艇剌鲅鱼号击沉,日本海军加强了海下监视,这个观测站就改成了海中潜艇监听站。用大型的敞口沉箱向水底投放被动声呐,据说可以听到4公里以外的潜艇螺旋桨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的公园中心也是与军事有关的建筑。这里本来是日军于1898年修建的火药库,战后改建为青少年之家。2016年重新改建为现在的样子,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当年火药库的建筑特征。建筑底部的拱型圆窗是为了通风防潮而设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海角北侧的观音崎园地海滩上,能看到一个像是栈桥的遗迹,旁边还有废弃的混凝土管道,但现场没有任何标志或说明。因为中间的两条平行线是铁轨的遗迹,可以推测这里原来曾是运送火药上陆的栈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这个写着"危险!禁止攀登"的破旧平台则可推测为军火船停靠的平台,因为这里海水较深。而平台与岸边栈桥之间的通道已经荒废而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观音崎是阵守东京湾入口的要塞,这一带长期以来都是兵家重地,普通老百姓无法接近。而战后又采取了极力避讳战争历史的做法,很多东西至今依然是一团迷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当地也是有人居住的。这条海滨小路叫走水观音崎散步道,长约600米,无论是在这里散步还是观景都是令人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也是钓鱼爱好者出没的地方,特别是乘小船到较深的水域去,可以钓到鳕鱼、鲽鱼、大眼牛尾、美拟鲈、海鲫鱼、黑鲷、斑已鱼、竹荚鱼和鲈鱼等各种海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与对面的富津之间仅有7公里,对面山上的大观音像都看得一清二楚。这一带的航道是船舶进出东京湾的必经之路,十分繁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NS联合海运公司的大型矿石运输船"联合探险号",建于2012年,全长291.895米,宽45米,总重92379吨,承载能力18万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马士基集团的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该集团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物流企业,总部位于丹麦的哥本哈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民用船舶,这里也有军舰通过,因为不远处就是横须贺基地。图为高波级驱逐舰110号,全长151米,宽17.4米,最大速度30节,续航力6000海里。舰上搭载了127毫米54倍径全自动舰炮1门,20毫米机关炮2门,MK.41垂直发射导弹系统,四联装90式反舰导弹发射器2台,324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2个,以及舰载SH-60J/K直升机1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于1979年入选为神奈川县风景名胜50选,并被列入同县"鲜花盛开的地方100选"名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音崎有山有水,有绿树有鲜花。在这里不仅可以体会自然,还可以扩大地理和历史知识。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去那里的海边走一走,不是挺好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〇二五年三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