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筑

孙燕莉

<p class="ql-block">  2月27日怀着崇敬与好奇之心,跟随街道组织社会化退休人员,参观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大运河博物馆,开启了这次充满意义的参观之旅。</p> <p class="ql-block">  北京城市图书馆设计元素来源于银杏叶片和森林山谷,顶部茂密的叶片伞盖相互交叠聚合成为一方中国传统书画中的“赤印”,其内部设计则呈现出蜿蜒流畅的山体、山谷结构,将森林景观与图书阅览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公共开放空间。</p> <p class="ql-block">  北京城市图书馆山间阅览区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面积2.18万平方米,已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p> <p class="ql-block">  大楼内指示牌详细标注各个楼层的功能区域分布情况</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内环境十分宽敞明亮,人们在这里安静地阅读或工作学习,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等待本开启的知识大门。</p> <p class="ql-block">  北京城市图书馆除了建有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有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可存放715万册图书,15分钟内可精准定位取书,并由机器人配送至库本阅览区。</p> <p class="ql-block">  馆内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国内藏书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第一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最专业的艺术文献馆、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览阅读活动空间。还有为读者提供的多重感官体验,元宇宙互动、4D影院等等,是集知识传播、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  踏入大运河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置身于古代运河的繁荣盛景之中。馆内的古代遗物、文物展示,以及先进的展览技术,使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大运河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博物馆的展览分为多个主题区,从大运河的起源、修建、沿线景观、商贸文化到运河生活,全方位展示了大运河的各个方面。馆方以“大运河博物馆欢迎您”为主题进行宣传,现场的大型展板和显眼的“欢迎”指示牌,不仅彰显了博物馆的热情好客,也体现了该地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和对公众文化的积极推广态度。</p> <p class="ql-block">  这艘船不仅是古代运河交通的重要工具,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走进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展厅,深蓝色调的展线宛如一条蜿蜒河道,1000余件(套)展品,辅以巨型沙盘、多段纪录影片和互动项目,生动还原大运河的发展演变历史,娓娓讲述大运河与北京的故事,系统展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p> <p class="ql-block">  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我们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先辈们的伟大成就。</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大运河的历史横跨2000多年,在2楼3、4、5、6展厅的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超过1000件文物、艺术品以时间为轴,生动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p> <p class="ql-block">  看似“不起眼”的文物,见证历史之“最”。隋代带木柄的铁锸,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专家解读,与现在使用的铁制铁锹不同,这件文物采用了“铁包木”的材质,仔细看,长方形的锸头布满红色铁锈,中间还夹着木质的芯,“最开始,隋代百姓就是使用这样的简陋工具在短时间内开凿了大运河,付出巨大代价。”</p> <p class="ql-block">  金中都遗址出土的铜坐龙,应为具有皇家性质的专属类器物,是大运河历史画卷上的重要一笔。</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北京地区发现“通州”字样的实物石宗璧墓志</p> <p class="ql-block">  出土于元大都遗址的天蓝釉贴花兽面纹连座双耳瓶</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款景德镇窑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惊艳亮相,2000年5月,北京市文物商店总店从香港拍卖公司购回,捐赠给首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展览异彩纷呈,从多个难得一见的重量级展品中,可以了解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通州区博物馆藏的军粮经纪密符扇。密符扇正反两面各绘50个符号,每个符号上为符形、下为符名,是经纪身份的标识。每名经纪查验粮米后,将代表自己的符号画于运米口袋外,以备仓场查验。</p> <p class="ql-block">  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展示着北京大运河的历史风貌与人文景观,墙上挂着的牌匾,写有“北京大运河”、“通惠河永济”等字样,仿佛在诉说着大运河的辉煌历史。这次参观收获满满,凯旋而归,心中充满了对大运河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通州区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这三大建筑不仅为城市副中心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满足了市民的多元化文化需求,成为北京新的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由于活动时间短暂,无暇顾及参观北京艺术中心,借用了朋友拍的几张照片。北京艺术中心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建筑的设计理念源于古蕴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观不仅让我领略了通州市中心建筑之美,更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激发起对这座城市更多探索的好奇心和热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