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寻古迹 九坛八庙话今昔

张东立

<p class="ql-block">北京是个千年古都,有很多文物古迹,光世界文化遗产就有八项,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其中的坛观寺庙也特别多。</p><p class="ql-block">就以我小时候在南城的居住地方圆几公里范围内,就有唐代的法源寺,辽代的天宁寺,金圣安寺,大名鼎鼎的牛街礼拜寺,华北最大的道观白云观,还有报国寺,长椿寺等等。</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些由于年代久远而消失的。例如现在宣武医院所在地以前就是一个破败的土地庙,还有古老的三庙街,就是因为附近有三座庙宇而得名。如今地名还在,庙已无存。</p><p class="ql-block">在众多的庙宇中,最为有名的是九坛八庙。之所以有名,是它们都和皇家有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九坛之社稷坛。原是明清时期皇帝祭祀社神(圣地神)和稷神(五谷神)的地方,在天安门西侧。民国时期辟为对公众开放的中央公园,后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保存完好,园内有祭坛,中山堂,习礼亭,兰亭碑亭,保卫和平牌坊等,古柏参天,环境优美,是深受游客喜爱的古典名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山堂</p> <p class="ql-block">保卫和平牌坊</p> <p class="ql-block">音乐堂</p> <p class="ql-block">兰亭碑亭</p> <p class="ql-block">唐花坞</p> <p class="ql-block">天坛。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圣地,是世界上专门用于祭天现存最大,景观最为宏伟壮丽的坛庙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瑰宝。</p><p class="ql-block">圜丘坛是祭天时设置的祭祀宝地。每年冬至日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另外,还有皇宆宇和皇帝祭天时斋戒的斋宫,神乐署等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圜丘坛</p> <p class="ql-block">皇宆宇</p> <p class="ql-block">丹陛桥</p> <p class="ql-block">祈谷坛。明清两代皇帝于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祈谷大典,地点就在这个上殿下坛建筑形式的祈年殿举行。</p><p class="ql-block">祈谷坛和天坛通过一条丹陛桥连通,在现今天坛公园的坛墙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园内还有七星石,回音壁,皇乾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景点。园内古树参天,文物众多,环境优美,是中外游客来京必游之地,黄金周游客数量屡创新高。</p> <p class="ql-block">斋宫</p> <p class="ql-block">双环万寿亭</p> <p class="ql-block">地坛。为祭祀地神的场所。为体现中国文化天圆地方,天坛为圜丘坛,地坛为方泽坛。每年夏至日举行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地坛公园是市区一处风景优美的大型公园。园内银杏大道非常有名。每年的地坛庙会红红火火,有传统的祭地表演。前些年,春秋两季的图书展销会均在此举办,深受读者喜爱。现已迁至面积更大的朝阳公园。</p> <p class="ql-block">朝日坛。明清时期皇帝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每年春分日举行祭祀活动。座落在城区东部,现在为日坛公园。园内古建筑保存完好,景色秀美,因毗邻使馆区和CBD,有不少外国人光临。</p> <p class="ql-block">夕月坛。与日坛对称于城区西部,主祭月明神。每年秋分日举行祭祀活动。坛台已无存,在其位置上是广电发射塔,其他建筑完好。月坛公园是附近居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与天坛对称于北京中轴线西侧。是皇帝祭祀先农神,举办耕籍典礼的场所。</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三月上旬亥日皇帝率众大臣在祭坛祭先农,然后到俱服殿更衣后,亲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然后在观耕台上观看百官耕种。</p> <p class="ql-block">观耕台</p> <p class="ql-block">皇帝的一亩三分地</p> <p class="ql-block">太岁坛。祭祀太岁神及春夏秋冬,风云雷雨等与农业有关的各种神灵。</p><p class="ql-block">先农坛与太岁坛都在一个坛墙内,现在为古代建筑博物馆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封建帝制终结后,民国时期损毁最为严重,拆改建另作它用,早已面目全非。解放后陆续保护修缮。特别是中轴线申遗后,先农坛变化最大,除了还有少数占用外,主要建筑都得到修复。以前先农坛游人稀少,随着中轴线申遗成功,先农坛知名度大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神仓</p> <p class="ql-block">庆城宫</p> <p class="ql-block">先蚕坛。每年春季第二个月的巳日,皇后要来次躬行桑礼,以示对农副业生产的关怀与重视。就在北海公园内,尚未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八庙之太庙。明清两代皇家的祖庙。根据中国文化传统左祖右社的规制,与社稷坛对称于天安门东侧,现在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享殿,比太和殿高两米,以示皇祖至高无上。凡新皇登基,大婚,出征等都要到此祭拜祖宗。中殿设历代皇后牌位。后殿设清朝入关前追封的历代帝后牌位。两侧配殿设皇族功臣牌位。</p><p class="ql-block">这些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古建筑,更显雄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传心殿。是为清朝皇帝研读经史在此开设讲席,开讲前行礼之处。在故宫内文华殿东侧,故宫有上万间建筑,这是文华殿,没往东边去。</p> <p class="ql-block">孔庙。始建于十四世纪,是元明清三朝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大成殿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结构,仅次于太和殿,是供奉孔子牌位祭祀时皇帝行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按左庙右学的礼制,孔庙西侧是封建最高学府国子监,又称太学,辟雍是皇帝讲学的场所。全国仅存。孔庙与国子监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辟雍</p> <p class="ql-block">奉先殿。在故宫内,是皇室供奉祖先的礼制性建筑,祭祀祖先的家庙。</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原为雍正皇帝继位前的雍亲王府,乾隆皇帝诞生于此,是出过两位皇帝的潜龙宝地,后改为喇嘛庙,为红墙黄色琉璃瓦。是全国最著名的喇嘛教黄教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和其他寺庙不同的是,这里不仅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至今香火很旺,上香的人很多。</p> <p class="ql-block">历代帝王庙。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祭祀历代帝王的庙宇,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景德崇圣殿,其规模仅次于太和殿,供奉着从三皇五帝至明朝各个朝代的皇帝。东西配殿供奉着诸葛亮岳飞等历代名臣。</p><p class="ql-block">门前原有两座牌楼和三座汉白玉石桥。因拓宽道路被拆除,牌楼现在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p><p class="ql-block">现在门前巨大的影壁和官员到此下马的石碑,依然显示出当年的神圣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景德崇圣殿</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是供奉皇帝祖先神像之处,也是帝后死后停灵之处。位于景山公园内北侧,是中轴线上除了故宫外最大的一组古建筑群。一直为北京市少年宫占用,现已腾退修复后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堂子。满族对神庙的称呼,为清朝祭神之所,供奉着清朝入关前战死的四位祖先遗物,有重大军事行动前都要到此祭拜誓师。因辛丑条约被占用拆除,在现在的贵宾楼饭店附近重建,早已拆除,是九坛八庙唯一一处没有留下遗迹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北京历史悠久,明代统计京城内外就有两千多座庙宇。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现在国家采取措施保护文物古迹,古建筑修缮完成后对公众开放,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参观,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之深厚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