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博学哲思写天性</p><p class="ql-block"> ——序陆博哲散文集《走出青龙河》</p><p class="ql-block"> 邸玉超</p><p class="ql-block"> 世上最容易做的事情是写文章,最难做的事情也是写文章。只要读过书,会写中国字,写篇文章并不难,难的是把文章写好,写得漂亮,所谓易写难工。这里所说的文章,当然是指狭义的散文。散文是诸多要素的结合体,讲究事、理、趣、识、神,它要求作者既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又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既要有抽象理论的能力,又要有形象营造的天赋。画家范曾说,写文章难,大概为人太笨就不容易举笔了。陆博哲天生是写文章之人。他人智慧,又有才华,不写文章屈不着他,但恐怕会屈了文字。</p><p class="ql-block"> 陆博哲散文集《走出青龙河》收录他的近作50多篇,其中2008年的作品占了大部分,可以说,2008年是陆博哲的创作年,他的创作以“井喷”的态势一发而不可收。一年写十几万字,按目前文坛写手的速度,并不难,难的是写出的东西让人信服:你的创作是严肃的,你的作品是文学的。陆博哲的作品大多数都发表在各报刊,足以证明其质量。</p><p class="ql-block"> 有厚积才有喷发。陆博哲为今天的创作做了二十多年的准备。他上小学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喜欢语文课,并“用父亲的记账薄东抄西写”。读高中时,他写的作文作为范文不但在本班级阅读,还被老师带到其他班级当做范文讲解。上世纪中期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大企业搞文字和宣传工作,之后担任经理秘书。1989年参加公务员考试,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可谓少年才子,青年才俊。二十年里,他忙学习忙工作,忙公务忙事业,忙娶妻生子忙家庭建设,但文心不曾泯灭。</p><p class="ql-block"> 《走出青龙河》分八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和特点。一是写山水风光。他歌颂大凌河,崇敬凤凰山,描绘美丽的西水泉,沉醉青龙山水,徜徉在跳跃的杨树林。同时,他访古探幽,仰望古老的北塔,流连沉寂的东山嘴,遥望悠远的白狼城。尤其是他笔下的大凌河,大气磅礴,一泻千里,流淌是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积淀的是五千年文明的璀璨。《大凌河颂》《崇敬凤凰山》《仰望北塔》《沉寂的东山嘴》等作品堪称是优秀的文化散文。二是写旧日时光。童年是每个人最可追忆的时光,光腚追衣二里地的顽皮,令人捧腹;一个少年的远行,令人忧伤。“一个少年的远行,造就了少年的远方之梦,我从此离开了家乡,开始了我一个人的远行,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中专,从中专,到参加工作,我总是在离家的远方。”三是写情感波光。他写友情,《老武,你走时怎么不挥挥手》催人泪下。他写亲情,《我与“叛逆”的儿子》系列,谐谑中饱含父爱;《姥爷的家书》朴素中寄予深情;《姨姐进城》率直中感动人心。他写爱情,《那晚,我敲开了她的房门》率真而缠绵;《谁动了我的“九龙杯”》生动而美好;《你的深情其实我真的不懂》和《马兰,挥之不去的记忆》朦胧而纯真。没有独特情感的东西是难以打动人心的,陆博哲这种情感书写因真实而能够唤起读者共鸣。四是写心灵闪光。《胡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守望者》《梦中的月牙泉》《情系汶川》都是震撼心灵之作。“一千年成树,成树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有着高贵的血统,有着不屈的精神,有着坚强的耐力,有着非凡的阅历。作者被电视节目深深地吸引,确切说是被胡杨深深地吸引,“我被大漠深处的那棵胡杨所震撼,震撼于那棵胡杨,在那茫茫沙漠中,演绎着生命的传奇。”作者得知河西走廊西端的月牙泉,水位连年下降,濒临干涸,当地政府及专家千方百计寻找破解良方,以图恢复这沙漠上的生命之泉,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使水位有所上升,一时喜忧参半,思绪万千。他从心底赞叹:月牙泉是冰雪的灵魂,月牙泉是沙漠的眼睛,月牙泉是鸣沙山的美丽情人,月牙泉是我梦中的飞天。陆博哲的散文是坚实的,因为他的作品扎根生活,贴近时代;因为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看似普通的风光山水、人物事物,经他的笔一描绘,就有了美的形象,就有了独特的蕴含。</p> <p class="ql-block"> 陆博哲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他的作品有记事、有写景、有抒情,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展现出美的理趣,美的神韵。每篇作品都有感情,有内容,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抒写的是客观世界,更是他的天性心声。他的作品有的幽默诙谐,生动活泼;有的平和冲淡,清新明丽;有的豪迈挥洒,绚丽多彩;有的朴素平直,直抵人心。刘熙载《艺概》云,文尚华者日落,尚实者日茂。文章贵在朴实,言之有物,但辞采还是不能缺少的。散文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要有夺人心目的文采。</p><p class="ql-block"> 陆博哲注重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情感真挚。他的作品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富于音乐感;文字凝练,寥寥数语就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营造出悠远的意境。有的篇章文采飞扬,富有辞赋的韵味。陆博哲的散文,有的像似国画水彩画抑或油画的画面的诠释,有的像似小说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一段背景,有的像似诗歌中一句哲思的演化,有的像似日记中心灵隐秘的着意暴露。无论哪方面作品,都凝聚着殷殷文人情怀,流淌着浓浓平民热血。看来,创作的问题永远是“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画事讲,能老辣稚拙,似有能,似无能,即是极境。喜欢书法和绘画的陆博哲对这话一定有自己的深刻体会。</p><p class="ql-block"> 陆博哲为人真诚而豪爽,他喝酒时无拘无束有阮籍遗风,他写文章洒脱自然有嵇康神韵。与公,他是称职的国家公务员;与私,他是可信赖的朋友,可依靠的亲人。这样的人,写不写文章都是优秀的人。祝愿陆博哲:博学哲思写天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9年3月14日于豆棚居)</p><p class="ql-block"> 邸玉超 1960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朝阳市作家协会第五届主席,现为朝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辽西文学》主编,2009年、2016年获第六届、第九届辽宁文学奖,2014年获辽宁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被辽宁省作协聘为第四届合同制作家。主要作品为《春寒》《呼吸的石头》《此刻》《经年》《时光的色泽》《大凌河传》《豆棚居序跋集》等,其作品被《小说月报》《读者》等大刊转载,有的作品被编入中小学教材、试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文收入邸玉超《豆棚居序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