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平日也喜欢拍些花花草草的小品,但常会遇到有未见到过的;有时彼时叫得出,此时又一时语塞的花卉植物时,近年来就会及时打开手机的微信进行咨询。<br>因为,这里一个叫作“形色识花”小程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为给我们答疑解惑的,且这一小程序事先根本不用安装,也是完全免费的。<br>不过在大量的实践中,至今发现还有约10%的花草识别不了。日前,笔者路遇到一种不知其名的花卉,于是用手机拍摄了下来,事后通过“从相册上传”的方法,向“形色识花”提交了这幅图:<br> 但得到的回答有点遗憾:“未识别到植物特征”。 于是想到了最近“炒”得很热的“AI”,为此将手机中拍摄到的这幅花卉图上传给了《豆包》,并点了一下页面中“这是什么”的选项框。原本想在“发消息”这一栏中输入有关“咨询花名及简介”这几个字,结果字还未写一个,却立即就对此给出了满意回答。 从这次的情况来看,其识别率是《豆包》远高于《形色识花》,但后者已使用多年,期间也给自己帮过无数次的忙,因而日后这两者还是都要去交叉便用,至少也可互相作一印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