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新生长,护航心健康——武汉市六中致诚中学春季心理健康守护指南(家长篇)

李芳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好!随着春季的到来,万物复苏,孩子们的身心也进入了新的成长阶段。春季,是一年当中气候最变化无常的季节。节气的变化、昼夜的变换、气候的湿热与变化无常、学业任务的变化、学业压力增加等因素,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波动起伏或自暴自弃等心理“感冒”现象。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春季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与学校携手,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健康成长。</p> 一、关注春季情绪波动 <p class="ql-block">  春天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阴雨连绵不断、加之气候时冷时热,南方春季非常湿热,伴随着春季流感病毒等疾病流行,加上后疫情时代的影响,孩子们容易会出现胸闷、身体不适、情绪低落、睡眠不好、沮丧、抑郁等情况,有人称之为“春季综合症”。建议家长关注好孩子情绪变化,适当开展家庭健身运动、周末家庭聚餐、观看电影等活动,做好孩子情绪的“河堤”。</p> 二、采取“心理开放”的沟通方式 <p class="ql-block">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应采取“心理开放”的方式,平静坦然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活泼、豁达大度、善解人意的性格。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情绪,包容孩子“新鲜”的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只有这样,孩子遇到困难时,才会愿意打开心扉,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p> 三、对孩子期待要适度 <p class="ql-block">  新学期开启,毕业班面临升学压力,非毕业班面临学习难度增加、自我学习预期提升等情况,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请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质量观和人生价值观,避免“唯分数论”,合理看待成绩,正确对待考试结果。对孩子提出期望要适度,不过分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毕竟健康的身心和人格才让生命更有意义。</p> 四、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挫折与失败都在所难免。对于孩子的失败和过错,请家长朋友多一份耐心和冷静,引导孩子剖析根源,从失败中获得成长的动力。同时,要看到并肯定努力的勇气和价值,让孩子明白努力的过程同等重要。</p> 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p class="ql-block">  和睦的夫妻关系和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安全感的根源。和蔼、耐心的态度、温暖的怀抱、鼓励的话语,都能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当孩子遭遇挫折,一句贴心的安慰;当孩子取得进步,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在他们心间撒下爱与自信的种子。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理解,能给与孩子足够的勇气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p> 重点关注 <p class="ql-block">  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有以下情况的,请家长不要碍于颜面的因素,羞于启齿,而应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一)近期发生过重大家庭变故,如夫妻离异、亲人过世、夫妻下岗、家庭暴力等;</p><p class="ql-block">(二)孩子本人发生人际交往冲突(如遭受欺凌、失恋等);</p><p class="ql-block">(三)在寒假等生活学习中遭受过突然打击的学生,如受到意外刺激(如车祸、家庭暴力等突发事件)、遭遇性危机(如性侵犯、暴力抢劫等)、与家长发生过激烈争吵等;</p><p class="ql-block">(四)学生有长期病史,医药费高但又难以治愈的疾病,个人痛苦,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重;</p><p class="ql-block">(五)身边亲人、朋友、同学有重大疾病或发生意外等情形,对学生心理造成冲击的;</p><p class="ql-block">(六)在信件、日记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厌世、自我伤害倾向;</p><p class="ql-block">(七)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p><p class="ql-block">(八)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p><p class="ql-block">(九)患有抑郁症、癔症、焦虑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患有长期睡眠障碍,或存在强烈自卑感、不安全感、性格孤僻、暴力倾向。</p><p class="ql-block">若孩子疑似出现以上情形,请家长放下顾虑,及时和班主任、学校心理健康老师沟通,家校携手,尽早介入,为孩子寻求专业诊断和治疗。</p> <p class="ql-block">国家和地方也出台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明确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责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明确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家长或监护人需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包括预防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和危险。</p> <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万物新生。愿我们的孩子们在这个春天,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更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