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家乡,感恩父母

乐在其中

<p class="ql-block"> 灵秀家乡</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半嶺村,村口石雕牌坊,半嶺两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楹联写道:半壁江山祖佑索得九江梦,嶺中福地贤能奋创锦锈园。确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半嶺村好,好在座落山腰,天开地阔,青龙白虎护佑,如人坐幽簧,舒适大方,背后群峰联绵,有高耸吊金钟,魏魏释迦岽,龙脉旺盛。</p><p class="ql-block"> 半岺村妙,妙在很多奇石美景,如仙人石,神鹰山,王爷石,官帽石,大肚石…,石石奇特,鬼斧神工,自然天成,栩栩如生,唯妙唯俏,形象迫真,并有神奇美丽故事传说。更有高峻青龙山顶大石壁上有一小洞,长年涓涓流水,名曰啊尿石,又如仙女献花,楚楚动人,像极少女之春,流出泉水清甜无比,顺涧而下,汇有坑涧,滋养世代村民,现村水口处建一水库,双水汇集,储水碧波荡漾,形成半山天池,千年神龟傍一红头船正扬帆启航。</p><p class="ql-block"> 半岺村美,美在群山环绕,层林叠翠,错落有致,层层增高,九层案外有笔架尖峰。远看山有色,近观山成形,狮头高昂,象鼻挽转,福鼠展翘,将水口把持,自成小天地,内藏大世界。</p><p class="ql-block"> 村庄不大,但外出众多,开枝散叶在下村,汤坑,汕头,韶关,广洲,深圳,澳门,香港,泰国,德国,英国,美国。</p><p class="ql-block"> 人口不多,但学子不少,在很多大学如广州仲恺农业大学,广州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及德国,英国,美国等多家世界知名大学就读并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一批,真是人才辈出。(详见芳名录)</p><p class="ql-block"> 外出游子,都胸怀做大事,赚大钱的美好梦想,脚踏实地,精耕细作,敢于拼搏精神去创世界,赚到钱后都有回报家乡的愿望,代代相传,为家乡架桥,修路,兴学,修善祠堂等公益事业,并教育子孙热爱家乡,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年年带子孙后代回乡寻根拜祖。相信贤能们一定能将家乡半嶺村建设得更美丽,全村内外事业一定更加兴旺发达。</p> <p class="ql-block">  半嶺颂</p><p class="ql-block">半壁江山颂太公, </p><p class="ql-block">嶺中建寨扎劲松。 </p><p class="ql-block">贤能飞扬播世界, </p><p class="ql-block">五洲四海传家风。 </p><p class="ql-block">龙脉旺盛靠山好, </p><p class="ql-block">巍峨释迦吊金钟。 </p><p class="ql-block">滔滔奔腾龙飞瀑, </p><p class="ql-block">碧波深潭聚横东。 </p><p class="ql-block">群山环抱层层翠, </p><p class="ql-block">狮象把守水口中。 </p><p class="ql-block">山清水秀格局大, </p><p class="ql-block">壮志凌云梦无穷。 </p><p class="ql-block">书香传家兴盛远, </p><p class="ql-block">眺目外山笔架峰。 </p><p class="ql-block">亁水清流接四海, </p><p class="ql-block">生意兴隆八方通。 </p><p class="ql-block">仁者乐山人长寿, </p><p class="ql-block">智者乐水财富丰。 </p><p class="ql-block">世世代代精英出, </p><p class="ql-block">雄鹰展翅傲长空。 </p><p class="ql-block">内外裔孙齐努力,</p><p class="ql-block">满山盛开鲜花红,</p><p class="ql-block">人杰地灵先辈德, </p><p class="ql-block">感恩思源谢祖宗。</p> <p class="ql-block">金钟山</p> <p class="ql-block">龙归飞瀑</p> <p class="ql-block">老鹰山</p> <p class="ql-block">阿尿石</p> <p class="ql-block">仙人石</p> <p class="ql-block">  长城代表中国,祖国。牌坊代表家乡,家门。旅外踔厉打拼游子,将铭刻在心的家国情怀在这里体显。而红头船则是对上上辈人漂泊海外艰苦奋斗创业的永远纪念。建水库是聚财聚能量,将源远流长的清流汇入大江太平洋,赚钱似海水。五行学说中的培土生金是中华文化瑰宝。对故土家乡的建没贡献越大,培土越多就会越发达。这也是对中华文化,家风的继承和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雨后烟雾</p> <p class="ql-block">莲花山</p> <p class="ql-block">筆架山</p> <p class="ql-block">犁头山</p> <p class="ql-block"> 纪念父亲100周年诞辰</p><p class="ql-block"> 父亲徐代俊,于一九二五年八月三十日出生于风光秀丽的横东半嶺村,其父:徐历水,母:邱氏芋娘。父亲排行第八,上有四位兄长三个姐姐,另外还有二位同父异母弟弟。</p><p class="ql-block"> 十八岁与母亲黄叶娘结为夫妻,恩爱一生,父亲有计划,母亲会划算,同心合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生育我们兄弟九人,现传下裔子裔孙共有八十三人。整个家庭和睦温馨,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儿子辈大学生三人,孙子辈硕士六人,在读大学,中学,小学未计,可谓财丁兴旺,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生于特殊艰苦年代。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还有自然灾害连年饥荒,瘟疫流行,父亲用坚强毅力,过人智慧带领全家度过一道道沟坎和生活难关。</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父亲身体强健,十几岁到汤坑帮大兄做生意,接触潮汕商人,学习经商知识,十八岁开始创业,自已砍树烧炭挑到汤坑,在河唇街租铺做生意,字号(俊记),小本诚信经营,从小做到大,生意兴隆。后因国家体制改革,又回到半嶺村过耕田种地,砍柴卖木艰苦生活。孩子多,家境贫穷,既要参加生产队出工,又要生赚生活费用,每天起早贪黑,开荒种木暑,种香蕉,上山砍柴,割扫帚竹,采摘山果卖钱,还几次在农闲时段到潭江挑碗坭,劳累奔波,吃尽苦头。</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艰苦环境中乐观面对,教子有方。父亲没上过正规学校,只读几年私塾,但他写一手好字,刚劲有力,熟练珠算,加减乘除全会。学识不多,见识不少,能背增广贤文,能讲经典名著精彩段子故事,讲故事时,声情并茂,环环相扣,平仄压韵,笑点突然,听后久久回味。父亲是个慈祥严父,从不打骂我们兄弟,经常用民间故事比喻,开导,鼓励我们,遇到困难环境,乐观面对,坚定信念,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领我们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做我们兄弟启蒙老师。使我们从小树立了不愿落后的坚强意志。</p><p class="ql-block"> 他孝敬父母,生活再困难,也不会亏待父母,让父母过上美满幸福晚年生活。其母亲因脑出血急病,一直将母亲抱在怀中到咽气。其父母都能选到风水宝地,风光大葬。得到旅居泰国兄长子侄肯定和信任。孝顺家风一直传承。</p><p class="ql-block"> 他奋斗一生,作出非凡成绩。随着孩子们长大成长,旅居泰国兄嫂大力支持帮助,在家乡兄弟子侄大力合作,在家乡建华新居一座,在汤坑县城建(华昌楼)洋楼一栋。他威信高,办事公道,敢负责任,得到乡亲们信任,在半嶺村当生产队长及横东乡建桥委领导,由旅泰华侨热心集资,本地村民合力将原来石阶组成羊肠小道建成通汽车水坭大道,将常年水患不断的横东汶水河筑起通大型汽车的石拱大桥,千秋永固,造福世代民众。</p><p class="ql-block"> 父亲德高望重。随国家改革开放,县城华昌楼落成,移居县城居住,旅居泰国兄嫂子侄,旅居美国姐姐及外甥经常回来团聚,到香港居住的侄子也经常回来,自已几个儿子在香港开始创业,经常回家孝敬父母,父母还经营小生意,安居乐业,整天乐呵呵笑容满面,和气宽容待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并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结识很多社会名流,与教师,医生,结成好朋友,德高望重,得到很多老乡亲新邻居敬重。</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否人生由天命注定。父亲属牛命,牛的精神伴随其一生。他坚韧不拔,负重前行,只知耕地,不求回报,将喜怒哀乐,心血和汗水全部倾注在我们兄弟身上,为家庭打好良好发展基础,我们还来不及好好孝敬和报答,他就因积劳成疾,患恶性肿瘤,经多方医治无效而离开我们回归西天而去。</p><p class="ql-block"> 在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回忆他的生平,就是要让子孙们永远铭记他的恩德,并从他生活点点滴滴中发现他的精神财宝。吸取他为人处世哲理精髓。传承他孝敬父母,夫妻恩爱,和善持家的好家风。发扬他信念坚定,目标宏远,踏实奋斗优良传统,使家兴财旺,代代荣昌。</p> <p class="ql-block"> 永远怀念伟大的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母徐黄叶娘,一九二七年九月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风光秀丽的龙峰山村。16岁与父亲结拜百年。她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农妇,在我们家中却是最伟大的母亲。年青时代的她美丽聪慧,没有上过学,在艰苦年代练就一身劳动本领,耕田播种,犁田耙地砍柴烧炭,采集山货,还善于经营小生意,技术强于男人。不管灶头灶尾,田头田尾,针头线尾……样样能干。家父及家母夫妻恩爱、情比金坚。二人同心协力、刻苦耐劳,日以继夜,省吃俭用,在经济困难、粮食紧张、连年饥荒、疾病流行的年代,她以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魄力发挥了最大的潜能,付出了常人不可想象的代价,庇护着我们兄弟九人,她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乐观,把我们培养长大,相继成家立业。</p><p class="ql-block"> 疾风知劲草,在艰苦年代更彰显出慈母的本色。她孝敬父母,为我们树立榜样,堪称贤妻良母,持家有方,家中恩恩爱爱、欢乐融融、再穷再苦、有菜无菜,吃饭时围一桌,逢年过节,买点肉,杀只鸭,全家团圆。劳动空余,睡觉前后教我们唱儿歌,讲故事,启迪我们处事待人的道理,妯娌餐桌上的谆谆教诲,不断激励着我们一生前进的动力。她与兄弟邻里群众和睦相处,宽容大量,通情达理,赢得乡人的信任。母亲更乐善好施,志在服务社会,精力充沛,建树良多,如捐资与学,建医院,修桥整路,布施神坛及寺庙,深得人心,赢得乡里的尊敬,充分体现了真、善、美的中国传统道德,足为子侄之楷模。</p><p class="ql-block"> 好心有好报,母亲也有幸福的晚年。随着我们兄弟长大,子孙满堂,对她十分孝敬,她对九个儿子和媳妇和孙儿十分疼惜,和睦相处,乐也融融,面带慈善笑容乐呵呵的,与子孙们尽享天伦之乐。每年除夕夜及为她庆祝生日的时候,更是她最高兴的日子,全家大小都能接到母亲的红包。登上星级宾馆和酒楼品尝了不少山珍海味,母亲还赶上时髦,用上手提电话,成群贤慧的媳妇陪她行街购物、洗头、染发。出外旅游参观很多名胜古迹,涉足山山水水,经常到香港、澳门、泰国去旅游,八十高龄还带着心爱的孙子游览了北京,登上了万里长城。她心态年青,爱运动,爱整洁,记忆力极强,是我家的枢纽,是全家的总舵手。一直不断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使儿孙得到教悔,获益良多。</p><p class="ql-block"> 古语有曰: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苍天无情,家母于二0O五年九月初十下午三时因脑溢血,在香港屯门医院医治无效,安祥地离我们而去,享年八十有二岁,兄弟们痛失慈母,悲痛莫名。然而,我们亦知道她在峥嵘的岁月里,度过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持家有方精神,为人处事美德,我们一定继承。愿我们的母亲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