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全文1150字,口述45分钟</p> <p class="ql-block">梅花绽放,木末风高。雨花台风景优美,后山景点众多:梅岗、木末亭、方孝孺墓;附近还有雨花阁、高座寺、乾隆御碑等。</p><p class="ql-block">梅岗,因东晋梅赜屯兵于此而得名。此地风水极好,曾为东晋谢安、南朝陈贵妃、南唐宰相韩熙载等人墓地所在。</p> <p class="ql-block">相传东晋的豫章太守梅赜屯兵在此抗敌。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即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北方的游牧民族一般都是骑兵,骑兵很难越过长江大河。遇到胡人进攻,其他城市的人无论老百姓还是皇帝都会跨过黄河以保安全。可是梅赜却留在了南京,守护着南京城的平民。等他死后,南京人民为了纪念他,就在这里给他建了庙。又因他姓梅,所以就在这片土地种满了梅花,后来这座山也就改称为梅岗。</p> <p class="ql-block">方孝儒,1357~1402年,浙江宁海人,明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自幼好学,拜宋濂为师,为明惠帝重用,靖难之役后被诛十族。</p> <p class="ql-block">传说方孝孺自幼好学,每日可读书一寸多高。这一寸多的书不仅要读熟还要都背上,所以朱元璋对他十分的赏识。就想让他以后当自己儿子朱彪的大臣。为了能更好的辅佐朱彪,皇帝对方孝孺说他的能力还需提升,让他再去攻读几年。可没过几年,太子朱彪就去世了,朱元璋没有把太子之位传给其他皇子,而是立朱彪的儿子朱允炆做了太孙。等到朱允炆当上皇帝,自然方孝儒也就做了大官。他做官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坐在皇帝的屏风后面,给他出主意提建议,做皇帝的助理。当朱允炆决定削藩,燕王朱棣发动靖役之难后,朱允炆失踪了,朱棣也顺势当上了皇帝。由于朱棣是篡位上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他便让方孝儒给他写一篇文章,好让各大的学子都认可自己的帝位。可方孝孺却不愿为他做文章,并与朱棣的争论不休。朱棣每一次争论都占了下风,被方孝儒怼的哑口无言。最后只能用一句狠话来压过方孝孺,他问:难道你不怕我诛你九族?方孝儒听后,因在气头上,反怼一句:你就算诛我十族我都不怕。在古代只有诛九族,从没有诛十族。还在气头上的朱棣一口答应了。君无戏言,朱棣刚当上国君,也没法反悔。于是在大臣的提议下,决定再加一族,也就是方孝孺的学生。对于这第十族的判定如下:不管方孝孺有没有教过你,你只要读过方孝孺的书,或者参加过方孝孺办的考试,都算是他的学生。朱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要让他们再读方孝孺的作品。如果没有任何证据或者书籍证明你是方孝孺的学生,你就可以免逃一死。而在这场屠杀中,幸存下来的方家人,害怕再被杀绝便改了方姓为“六”,读音是lu。六在毛笔中的写法很像方这个字。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诛十族的讲法。以前在历史书里看过有犯了大错被诛九族的惨烈事件。可方孝孺是载入史册的第一人,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p> <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早春时节,我们坐在满是梅花盛开的公园里,闻着梅花的阵阵香气,欣赏着不同品种的梅花交杂在一起的美丽。听何老师讲历史故事,体会每个故事里隐藏的深层的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