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保险市场中,非法中介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期间,我们必须提高警惕,识别这些非法中介的骗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伪装顾问,误导投保决策。非法中介常常伪装成专业的保险顾问,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主动联系消费者。他们利用消费者对保险知识的欠缺,夸大保险产品的收益,隐瞒保险条款中的重要信息,诱导消费者购买不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诱骗退保,只为高额佣金。一些非法中介以帮助消费者“优化”保单为由,诱导消费者退保后重新购买其他产品。实际上,他们是为了获取高额的佣金,而消费者在退保过程中往往会遭受经济损失。而且,重新购买的保险可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导致保障缺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理赔设套,骗取费用拖延。非法中介还会在理赔环节“做手脚”。他们声称能帮助消费者快速获得高额理赔,但需要消费者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在骗取费用后,要么拖延理赔进程,要么根本无法帮助消费者获得理赔,让消费者在遭受损失的同时,还要承受理赔的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正规渠道,遵循正确流程。为了避免落入非法中介的陷阱,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要选择正规的保险公司和合法的保险代理人。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客服电话等渠道核实代理人的身份信息。还要认真阅读保险条款,不盲目相信他人的口头承诺。在理赔时,也要按照保险公司的正规流程办理,不要轻信非法中介的“捷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增强意识,守护保险权益。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识别非法中介的骗术,消费者才能在保险消费过程中避免遭受损失,真正守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享受保险带来的保障和安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