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D4(3.18周一)微山湖~三河古镇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37公里/高速费179元/行车4.5h</span></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出发去往三河古镇,住宿1晚。</p><p class="ql-block">8点离店,正好赶上出岛的轮渡,走京台高速前往三河古镇。薛城服务区加油(95号无铅汽油460元/8.46元/升)和吃早餐,并联系春天里酒店将落在酒店的烧水锅电源线快递到南屏村菊豆饭店。中午2:15到达三河古镇。停车在上河城大酒店停车场(免费,离归来客栈300米),小雨中,店家小妹开小三轮来接我们。入住后先去逛古镇的四个景点(杨振宁旧居、董寅初纪念馆、刘同兴隆庄、三河大战风云馆,50元四点联票+四个景点的半价票,共90元)。景点游览完,找了家三河土菜馆吃晚饭(汪丫鱼豆腐锅+茶干丝炒芹菜芽)。饭后,带墨墨夜游古镇,购买特产快递发回北京(茶干、米面条、三河蒸肉米粉、店家自制的梅干菜、奶糕)。之后独自去拍望月阁夜景。</p><p class="ql-block">住宿:归来客栈 18297922726</p> <p class="ql-block">导航:微山岛~三河古镇</p> <p class="ql-block">出岛轮渡</p> <p class="ql-block">12:30在驿达官塘服务区休息</p> <p class="ql-block"><b>归来客栈</b></p><p class="ql-block">豪华标间/120元/1.2m双床/26m 已预订</p><p class="ql-block">停车导航:上河城大酒店停车场,电话联系店家接行李。</p> <p class="ql-block"><b>三河古镇</b></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它因水而兴,因商而盛,历史上曾是徽商的重要集散地。古镇得名于三条河流--青弋江、杭埠河和南溪河在此交汇,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的基本格局是: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临水建房、沿河延伸,呈狭长型、四周环水,三水环绕三河,河湖通航、河圩相连,所谓“枝津回互,万艘可藏。”丰乐河、小南河和杭埠河三条河流成“口”字形布局环抱古镇,街区的基本格局是以小南河为中轴,沿河成街,以码头为端点、河道为边沿,辐射状衍生成数条古商业街。</p><p class="ql-block"><b>三河古镇景点:</b></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以古巷、古街、古桥、古城墙、古庙、古炮台、古民宅、古茶楼闻名。主要景点有三县桥、望月桥、鹊渚廊桥、万年台、忠武阁、英王府等。</p><p class="ql-block"><b>门票:</b></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景区是开放式的,不收取大门票。景区内有10个小景点是收费的。分别是:董寅初纪念馆、刘同兴隆庄、杨振宁旧居、三河大战风云馆、孙立人故居、鹤庐、大夫第、望月阁、老酒坊、古娱坊。</p><p class="ql-block">1、九景联票:110元/人(包含民俗园 +董寅初纪念馆+刘同兴隆庄+大夫第+栖梦园 +望月阁+杨振宁旧居 +三河大战风云馆+鹤庐);四景联票:45元/人(包含董寅初纪念馆、刘同兴隆庄、杨振宁旧居、三河大战风云馆)。</p><p class="ql-block">2、学生票半价,儿童票半价(1.2米以下免票;1.2-1.4米购儿童票) ,老人票半价(70岁以上免票;60-70岁购半价票)</p><p class="ql-block">刘同兴隆庄 20元、大夫第 30元 </p><p class="ql-block">杨振宁旧居 20元、孙立人故居 10元</p><p class="ql-block">鹤庐 10元、古娱坊 15元、三河大战风云馆 20元、望月阁 20元</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的美食丰富独特,融合了徽、川、淮扬菜的风味,既有有高档佳肴,也有普通土菜。传统宴席有“八八席”和“八四席”,还有三河地道的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span style="font-size:18px;">牛皮糖、酥糖、麦芽糖、</span>三河茶干、三河米酒。</p> <p class="ql-block">漫步三河古镇,青砖黛瓦间,感受岁月静好。穿梭三河古镇,石板路古韵悠长,仿佛时光倒流,梦回千年前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古镇小巷</p> <p class="ql-block">古镇掠影</p> <p class="ql-block"><b>杨振宁旧居</b></p><p class="ql-block">杨振宁旧居集中展示杨振宁教授的成长图片和文学资料以及一些科学互动。整个旧居前后五进,前面两进是杨振宁教授的图片资料展览,第三进是杨振宁教授当年居住过的地方,按原样恢复,后两进主要展示杨振宁教授的学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b>董寅初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董寅初纪念馆位于三河古镇,主要展示了董寅初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爱国精神。</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是一座五进院落,通过文字、图片、实物以及生动的蜡像,全面展现了爱国侨领董寅初先生传奇而伟大的一生。馆内不仅有珍贵的文字和图片记录,还有实物和蜡像,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其境地了解董寅初的传奇故事。纪念馆面积约200平方米,从外向内分别展示了董寅初的家族史、青少年时期、求学阶段、流亡海外、海外抗日、报效祖国、开发浦东、招商引资、参政议政、社会活动等十个方面,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展示了董寅初的生平事迹。此外,纪念馆还通过图文和文物等多种形式,向访客展示了董寅初先生的生平和他的爱国事迹。</p> <p class="ql-block"><b>刘同兴隆庄</b></p><p class="ql-block">刘同兴隆庄又叫做“刘记布庄”、“刘记米铺”,清末古西街的一家著名的商家。“同兴隆”是这个庄子的商号。庄子主人叫刘锦堂(1879—1941),曾任三河商会副会长,兄弟五人。其中刘锦堂与二哥刘锦臣就居住在“刘同兴隆庄”。</p><p class="ql-block"> 当时门厅若市,车水马龙,刘同兴隆庄生意北起六安的阴山,南至南京、上海,无比兴隆。该庄临街是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三进为敞厅,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为居住宿舍,建筑面积约有7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刘同兴隆庄主要经营各种布匹和大米。大米的日运销量可达五百多吨,年收入数万银元。此外,还开有盐铺,瓷器店,当铺等,是古镇最有名气的商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刘同兴隆庄房屋结构具有皖中徽派建筑特色,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与皖中地方建筑相结合,自成建筑体系,每两进房屋之间都留下天井,自成独特排水体系。同时,也寄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经商理念。</p> <p class="ql-block">刘记当铺</p> <p class="ql-block"><b>大夫第</b></p><p class="ql-block">大夫第为明清时期文职官员的私宅。其陈列和展示了明清家具及建筑构件。主要有五部尚书(工部、刑部、户部、兵部、吏部)朱凤标题写的《大夫第》匾额,明代樱木整面方桌、紫檀木、花梨木圈椅、楠木柜子、金丝楠木拔步床、清早期祖容画像等。</p> <p class="ql-block"><b>仙姑楼</b></p><p class="ql-block">在合肥市三河古镇的中街,有一座名为“仙姑楼”的庙宇,它在当地非常有名。这里原本是“泾县会馆”的旧址,后来由三河百年老字号“中和祥”的主人施道生联合本地商家在此修建庙宇,供奉仙姑。仙姑楼已有百余年历史,寺内常年香火鼎盛,内有民国二十五年刻立的“婆心济世”石碑,名声鹊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三河大战风云馆</b></p><p class="ql-block">三河大战风云馆是反映三河大战的场馆。1858年,太平天国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全歼进攻三河的6000余湘军,史称三河大捷。风云馆分为四个展厅,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展馆亮点,再现三河大战的战争场景。</p> <p class="ql-block"><b>齐王府</b></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的齐王府是太平天国时期的重要军事指挥中心,是太平天国时期陈玉成部驻扎和指挥作战的地方。齐王府不仅是军事指挥中心,还见证了三河大捷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一次重要胜利,陈玉成在此地指挥湘军精锐,最终取得了胜利。</p> <p class="ql-block"><b>万年台</b></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的万年台是一个古老的戏台,建于清代,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万年台不仅是三河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还在古镇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中心角色。它位于古镇的中心点,是在古戏台旧址上重建的。每逢节假日及周末,这里都会举行地方戏剧--庐剧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本地人前来观看。</p><p class="ql-block"> 万年台的建筑风格独特,台上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非常精湛,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这个戏台不仅是一个表演场所,更是当地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古镇的文化传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土菜馆吃晚饭(汪丫鱼豆腐锅+茶干丝炒芹菜芽)</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夜游古镇</p> <p class="ql-block"><b>望月阁</b></p><p class="ql-block">望月阁,又称忠武阁、望湖阁、国粹楼,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古镇的小南河畔,高37米,共有7层。望月阁是为了纪念湘军名将李续宾而建,与旁边的望月桥相映成趣。游客可以通过望月桥登上望月阁,凭栏鸟瞰古镇美景,感受古镇的古老历史和丰富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 望月阁不仅是三河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还展示了古镇民间收藏的古代艺术珍品近千件,因此也被称为国粹楼。站在塔顶眺望,可以看到阁楼、碧水、古民居构成的一幅绝好的江南风景图,令人眼界开阔,心情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D5(3.19周二)三河古镇~南屏古村 </b></p><p class="ql-block">233公里/高速费113元/行车3h</p><p class="ql-block"><b>住宿:</b>南屏菊豆饭店 559-5164766</p><p class="ql-block">175元/标准间/1.2双床/20平 已预订</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南屏村门票: </b><span style="font-size:18px;">43元(3.31前免费,在徽黄游小程序购票)</span></p><p class="ql-block">晨起带墨墨晨摄三河古镇,早餐后驱车前往黄山市南屏村。中午13:30到达南屏村(入住),稍事休息后游览南屏村。</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原定黄山游8天行程计划有变(3.19-25)</b></p><p class="ql-block">南屏1晚~西递(14公里)~宏村(18公里)2晚~呈坎(70公里)2晚~西溪南(11公里)~屯溪老街(19公里)~呈坎(30公里)~汤口(44公里)1晚~黄山景区(3.7公里)~汤口1晚~婺源(117公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由于预报黄山3.24-25下大雨,故取消黄山游览行程(不去汤口镇了),将景德镇行程提前到3.24和25日,婺源行程计划不变。</b></p> <p class="ql-block">晨起遛狗,晨摄三河古镇。</p> <p class="ql-block">早餐·三河米面条+米饺</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离开三河古镇,前往南屏古村。</p><p class="ql-block">导航:黟县南屏村西北门停车场,停车费10元/车/天,步行320米到菊豆饭店。</p> <p class="ql-block">途径栖凤坡</p> <p class="ql-block">在栖凤坡上俯瞰南屏古村</p> <p class="ql-block">穿过居仁街前往菊豆民宿</p> <p class="ql-block"><b>入住“菊豆饭店”开的菊豆民宿</b></p><p class="ql-block">目前游客不多,享受了一把“包院”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南屏古村:</b></p><p class="ql-block">南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县城西南约4公里处的南屏山下,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村庄始建于北宋,因村北有山势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全村占地16.2万平方米,保存着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以及36眼井和72条古巷。村中林立着宗祠、支祠和家祠,被游客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此外,南屏村还因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如《菊豆》、《卧虎藏龙》等,而被称为中国影视村。</p><p class="ql-block"> 自元朝末年叶姓从祁门白马山迁来后,村庄迅速扩展,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由于三大姓之间的相互攀比,竞争进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稍事休息后,游览南屏古村。</p> <p class="ql-block">南屏景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b>叶氏宗祠</b>(明·成化)</p><p class="ql-block">叶氏宗祠,即叙秩堂,是一处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叶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距今有530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叶氏宗祠占地约1000平方米,是一座由54根粗大的圆柱支撑起来的宏伟建筑,分为上、中、下三进大厅。下厅为族人举办活动击鼓奏乐的场所;中厅是祀堂,为宗族举行祭祀仪式或重大活动的正厅;再往前为上厅,是与中厅相连的台式三间二层楼房,楼上一般是放置本族各家祖宗牌位,供族人瞻仰祭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89年,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的电影《菊豆》中80%的镜头都在此取景,现仍保持着当时拍摄时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b>张艺谋的电影《菊豆》拍摄地</b></p><p class="ql-block">1989年,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的电影《菊豆》中80%的镜头都在此取景。</p> <p class="ql-block">多部影视作品拍摄地:卧虎藏龙、叶挺将军、历史的天空、大清徽商、看见徽州等。</p> <p class="ql-block"><b>叶氏支祠</b>(明·弘治)</p><p class="ql-block">叶氏支祠即奎光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距今490余年历史。叶氏支祠占地千余平方米,系南屏叶氏祭祀其四世祖叶文圭公的会堂。</p><p class="ql-block"> 该祠为三进三开间结构,祠堂由六根“黟县青”大理石柱及86根白果木柱支撑,整体结构高大轩昂,明朗开阔。是当今保留完好几座祠堂中规模较大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叶氏支祠悬挂着三块匾额,分别是“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门前立有用黟县青大理石雕琢的石镜。石镜下面的镜座雕刻精细,图案优美,旁边的两幅“福禄寿禧”图栩栩如生,象征着丰衣足食。</p><p class="ql-block"> 1999年,由李安导演、周润发、章子怡主演的电影《卧虎藏龙》选此为剧中雄远镖局内景地。</p> <p class="ql-block"><b>程家祠堂</b></p><p class="ql-block">程家祠堂(宏礼堂),为南屏村的程氏祠堂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约200年历史。祠堂坐东朝西,开间10.15米,进深27.2米,建筑面积276.1平方米,门口两根“黟县青”大理石柱,大门口八字墙分列两侧。门屋部分雕刻精美,中进卷棚轩完整,在众多祠堂中木雕堪称上乘,特别是枋额上的戏文木雕和屋檐旁边力士托盘木雕。</p><p class="ql-block"> 程家祠堂在南屏村众多的祠堂当中规模虽不算大,但以精湛的石雕艺术取胜。祠堂大门两侧各有一组由护栏、镜座、石镜的黟县青石雕,右侧由“三龙腾云”衬着石镜,左侧是“五凤朝阳”托起石镜,谓之“龙凤呈祥”,镜座由两块长方形黟县青雕琢而成,刻有“高山流水”、“苍松飞鹤”、“亭台楼阁”、“宝塔城廓”等四幅山水画,镜座下面完全是按照国画的格式来雕刻,除了玉瓶、宝鼎、青狮、白象外,还有题头、落款,并加以篆体印章。令人叫绝的是两边护栏上的“八骏”及“十鹿”图,两块石雕1米多高,2米来长,一幅是苍松翠柏图,十头梅花鹿各具神态,栩栩如生,取“食君之禄”之谐音,寓意为“丰衣足食”;另一幅是“八骏图”,流水旁、柳树下,八匹骏马或立或卧,形态悠闲自如,使人不由想起昔日周穆王的八骏马-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寓意为“马到成功”,这两幅石雕身上的梅斑、马鬓均清晰在目,可见当时徽州石雕工匠的技艺高超精湛。</p><p class="ql-block"> 之前该祠堂曾作为村委会的办公之地,现整修后未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b>冰凌阁</b>(清·中期)</p><p class="ql-block">冰凌阁位于黟县南屏村,始建于清朝中期,约有2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冰凌阁内由门楼、正厅、偏厅、回廊四部份组成,其间的木雕和砖雕都精美绝伦,正厅“怀德堂”系五体连珠式结构,布局精巧;水磨砖砌成的八字门楼,大门用白铁皮镶面,数百枚铆钉嵌成规则的吉祥图案。九层砖雕门楼是古徽商“千金门楼四两屋”传统思想的最好见证,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静物都极尽镂刻之功夫。</p><p class="ql-block"> 大门内是一个四方小庭院,右首是游廊,有圆形木雕拱门与正屋大门相对,游廊完全是木结构,饰有以梅花、冰纹为主的精美木雕,取意:梅花香自苦寒来。古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主人将此地取名为“冰凌阁”。偏厅为上下两层楼房,均装有木板莲花门,莲花门上部镶有玻璃,下部绘有梅兰竹菊、山水松柏等图案,是主人特别设计并从西洋进口的,呈西洋风格。楼下六扇莲花的“腰板”上为“西湖十景”:三潭印月、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苏堤春晓、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双峰插云、花港观鱼,雕工精细,层次分明。回廊与正厅相对,设计独特,曲径通幽,将院门、正厅及偏厅连成一体,整体布局与北方的四合院有异曲同工之妙。循着正厅后方狭窄的楼梯攀爬而上,可以上到偏厅二楼走廊。</p> <p class="ql-block"><b>正厅怀德堂</b></p><p class="ql-block">大厅匾额“怀德堂”,告诫后代心怀德行是做人之本意。</p> <p class="ql-block">“五品经魁”匾额在文革中损坏。</p> <p class="ql-block">冰凌阁现在也是民宿客栈,而且宠物友好。</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b>半榻山房</b>(清·嘉庆)</p><p class="ql-block">半榻山房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座宅子的名字来源于"半榻皮囊半榻书"的古句,寓意着书房与生活的和谐共存。房子前后都有天井,两侧是厢房,整栋建筑以清水木为主,门窗上的木雕工艺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取暖的炭火盆</p> <p class="ql-block"><b>雕花厅</b>(清·光绪)</p><p class="ql-block">雕花厅属于叶氏的后人,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仅一百余年。由于其木雕数量众多,内容涵盖花鸟鱼虫、戏曲人物,构图精美、雕工精湛、图案丰富,在技法上更是大量采用立体浮雕或镂空雕刻,堪称徽州木雕的代表作品。雕花厅还接受了西洋立体图风,木雕不仅有形,也有色泽的点缀。龙凤呈祥木雕,凤上龙下还是比较少见的,据说当时因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所以窗上雕的龙凤呈祥是凤在上、龙在下。壁窗还雕有蝙蝠、双鱼、莲叶、梅兰等吉祥图案,连天花板上也彩绘了各种吉祥图案。</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b>菊豆药铺</b>(积善堂)清·光绪</p><p class="ql-block">菊豆药铺位于黟县南屏古村,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约120年历史。它原本是一处深宅大院,因张艺谋拍摄电影《菊豆》时选为药铺场景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菊豆药铺的建筑结构独特,前进正厅积善堂,开间宽,进步浅,天井两侧廊檐低,采光十分合理。房屋用料为白果木,历经百年仍如新装。厅堂地面由水磨青砖铺成,整齐划一。后进是一处小学堂,廊步三间结构,院中天井上方有“祥光入室”四字。</p> <p class="ql-block">听导游说黟县方言童谣《大天光忙轰轰》,不知你听懂几个字?</p> <p class="ql-block"><b>慎思堂</b>(清·光绪)</p><p class="ql-block">慎思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幢前后两进的廊步三间屋,屋内东西两园,环境典雅清幽。精湛的雕刻艺术和古朴的厅堂摆设体现主人何等讲究。厨房内拥有不同时代的四个灶台,展现不同时期的百姓生活变迁及社会发展进步。《复活的罪恶》曾在此拍摄。</p><p class="ql-block">“慎思堂”整幢房子坐西朝东、前后二进,廊步三间结构,从砌有青砖门罩的大门进去,是约半亩大小的庭院,院内石凳、石几齐全。左侧套有小园,有一条石板铺成的小道曲曲折折通向正厅,取“歪有福来斜有寿”之意。</p><p class="ql-block"> 正屋前厅完全按当年的格局布置,中堂上方的黑漆匾额上有斗大的“慎思堂”金色楷书,是当时著名书法家黄天壁所书。中堂画面错落有致地绘有红硕的南天竹,曲虬古松,峥嵘牡丹及点点梅花,并配有兰、百合、灵芝、柿子等。寓意“富贵平安”,落款为:“光绪庚夏六月中伏,客人王友德定生”,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前厅里是宴请宾客的场所,设有八仙桌、太师椅、方茶几、罗汉椅等,是典型的徽派民居摆设。</p><p class="ql-block"> 女眷活动的地方在后进,后进的场地比前进小。后进的木雕保存得完好,上面的人物活灵活现,均为岳飞传里的人物。在文革期间破四旧的时候,这家主人比较聪明,用黄泥巴将木雕糊起来,上面贴了毛主席语录,所以当时造反派没敢破坏,很幸运地被保留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b>厨房灶台的演变</b></p><p class="ql-block">厨房内有清朝、民国及现在使用的土灶、节能灶,还有方便简单的煤气灶,从这里,可以看到百年以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同时期的百姓生活变迁及社会的发展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b>叶氏家祠</b>(尚素堂)</p><p class="ql-block">在叶氏宗祠旁边,有叶氏家族的家祠--<span style="font-size:18px;">尚素堂</span>,这座家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经数次修整,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末。重修后增加围墙大门,围墙用砖石和铁质栏杆合砌,门柱一人多高,四面缕以长方形、八边形的图案与花纹,具有西洋风格。祠堂的建设中使用洋灰水泥,这在当时属于新型建材。中式房屋,西式围墙。组合起来也算和谐。门头悬匾为“慎思堂”。与对面的巷弄里的宅第慎思堂同属一家屋主,因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慎思堂的家祠就是尚素堂。</span></p> <p class="ql-block"><b>小洋楼</b>(孝思楼)</p><p class="ql-block">小洋楼也称“孝思楼”,是南屏村里一座比较特别的建筑。它建于民国期间,房主叶坚吾(又名叶新钰)外出经商发迹后,回乡建的一座四层楼房,因其建筑风格大胆地打破徽州传统古民居结构布局,并结合了罗马建筑中半圆拱门及窗户,村里人又称之为“小洋楼”。房子为木结构,与其说是四层楼,倒不如说是三楼顶上升起了一座亭子,面积约十平米,四周安有栏杆,登楼远眺,南屏村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俯瞰全村</p> <p class="ql-block"><b>古巷深宅</b></p><p class="ql-block">72条老街古巷纵横交错于高墙深院之间,如同迷宫,充满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b>泰山石敢当</b></p><p class="ql-block">在十字路口或西字路口的墙上常有刻着“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有三层意思:一是作为路标,告诉大家,这里是一处丁字或十字路口;二是保护墙体,提醒村人此处是一个路口,搬运货物时要小心、慢行,防止转弯处搬运木头、石块时碰撞墙体;三是村里人认为在路口处立“石敢当”碑石可起到辟邪的作用。另外,在每家屋角都有凹进去的长条石块,意思是作退一步想,徽商是儒商,他们在造房时就考虑到了邻里关系,“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表现了他们宽广的胸襟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哲理。</p> <p class="ql-block"><b>招财进宝巷</b></p><p class="ql-block">巷子两边的商字门檐角高高翘起,恰似一个元宝,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b>步步高升巷</b></p><p class="ql-block">步步高升巷,也被称为“长房弄”,是南屏古村落中72条巷弄中较长且层次感较强的一条。它的尽头有23级台阶,每个台阶都比前一个台阶高,因此得名“步步高升巷”。</p> <p class="ql-block"><b>拐弯抹角</b></p><p class="ql-block">拐弯抹角建筑的设计源于古代中国,最初是为了方便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在古代,由于街道狭窄,推车、挑担子的行人很容易在直角墙角处受伤。因此,建筑师们在设计房屋时,会将直角墙角的下部抹成圆弧或砌成斜面,这种设计被称为“拐弯抹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徽派古民居有高墙深院巷子窄的特点,为了方便让行把中间墙角切掉,有上不让天、下不让地、中间让和气之意,“拐弯抹角”的成语也便由此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b>上葉井</b></p><p class="ql-block">百年古井仍然是村民的每日之需</p> <p class="ql-block">百年民居</p> <p class="ql-block"><b>恒德堂</b></p><p class="ql-block">恒德堂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主人历代行医,把治病救人,积德行善作为终生追求,并希望子孙后代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所以将此屋起名为“恒德堂”。堂联“雅品金和云壑共赏,鸿章玉润烟岫同珍”,上有“恒德堂”金字黑底牌匾。此宅临水而建,地势极高。厅堂中间天井,采光性能好,上下厅堂各有两厢房,整幢建筑装饰简朴,门楼砖雕精美。</p><p class="ql-block"> 为方便医患看病,房屋内部设计按四合屋的形式设计,中间的屏风门即是风水的需要(避讳、遮挡、藏风聚气)又将整个厅堂分成内外两厅,内厅看病、外厅候诊,同时屏风起到分隔空间,协调视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据说“恒德堂”主人行医收费方式非常特别,病人就医时,只须把诊金用红纸一卷往八仙桌下的箩筐里一扔,然后就可坐下看病。不管你是高官富商、还是穷苦百姓,也不管你交的诊金是多还是少,皆一视同仁。桌子下就是放钱的箩筐,后面的条案上是徽州人家的一种平常摆设,有花瓶、自鸣钟和镜子,寓意“终生平静”。</p> <p class="ql-block"><b>菊豆饭店</b></p><p class="ql-block">安徽黟县南屏村叶树武家,百年徽州老宅。缘起1989年张艺谋在南屏村拍电影《菊豆》时,剧组的人包括巩俐在内,有时为换换胃口会在叶家蹭饭,吃饭的人对叶家女主人汪荣荪(叶树武的母亲)做的正宗徽式家常菜赞不绝口,1995年,叶家顺势开张南屏村第一家乡村徽菜馆“菊豆饭店”,女主人汪荣荪成为第一代“菊豆饭店”老板娘。</p><p class="ql-block">惠姐:汪兆惠,汪荣荪儿媳妇,叶树武妻子,“菊豆饭店”第二代、现任老板娘。1995年饭店开张不久,汪荣荪因中风不能掌门,媳妇顶上挑起大梁。汪兆惠曾出镜央视纪录片《风味人间》里徽州腊肉火腿制作篇的女主人。“菊豆饭店”在她的操持下品牌的影响力、美誉度更加深广强大。</p> <p class="ql-block"><b>在百年徽宅的天井里享受美食</b></p><p class="ql-block">没赶上的午餐改为了晚餐:臭鳜鱼、土鸡汤、腊肉炒竹笋、茶干炒水芹。</p><p class="ql-block">由于土鸡汤比较多,一顿吃不完,店家把一半的鸡汤放到冰箱里,留给明早做鸡汤面,真是贴心,赞一个。</p> <p class="ql-block"><b>D6(3.20周三)</b>晨摄南屏古村</p> <p class="ql-block">晨起带墨墨古村散步</p> <p class="ql-block"><b>古村晨曦</b></p> <p class="ql-block"><b>河边古老的水碾</b></p> <p class="ql-block"><b>水车</b></p> <p class="ql-block"><b>古村水口</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万松桥</b></p><p class="ql-block">万松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南屏村武陵溪上,是一座长26米,宽5米的三孔石桥。古时此处原有一座木桥,但年久失修,村民欲建石桥,困于费用不能如愿。乾隆五十三年(1788)夏,武陵溪遭遇洪灾难,附近田野、道路、村庄、木桥均冲垮。村中轻财好义的叶氏兄弟主动捐资,重建家园。</p><p class="ql-block"> 由于山洪还冲来一块不知如何处理的巨石,结合恢复正常生活后剩余的捐款结余,有村民灵机一动,提议由叶氏兄弟牵头,利用此巨石建桥,变废为宝,一举两得。不久,一座人们期待已久、结实耐用的石桥应运而生,出现在南屏村口武陵溪之上。 因村头有万松林,林中有万松亭,故桥取名“万松桥”。</p><p class="ql-block"> 当时,叶氏兄弟的老师姚鼐(1732年—1815年,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目睹了全程,感慨万分,欣然提笔,为桥作记,写下《万松桥记》,对修桥的缘由、经过详细记载。</p> <p class="ql-block"><b>三溪园</b></p><p class="ql-block">南屏三溪园是一座具有田园气息的农家小园,风景秀丽典雅。三溪园得名于其地理位置,位于东西干溪、武陵溪三溪汇流之处,寓意村中叶、程、李三姓相俦。</p> <p class="ql-block">染布的晒架</p> <p class="ql-block"><b>南屏学馆</b></p> <p class="ql-block"><b>万松林</b></p><p class="ql-block">万松林,是南屏村的私家园林,有数十株参天古木巍然耸立。万松林其实就是南屏村的水口。村子的东北角原为一小山埠,地势稍高。村民们在营造水口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掩、静”的方法,以这里关锁缠绕、变化多端的真山真水为基础,再用山石、树木、建筑、堤桥等掩蔽水口,产生深藏不露,取之不尽的感觉;同时在建造过程中注重空间尺度关系的协调,做到动静结合、刚柔并济,获得曲折回转、顾盼生姿的蜿蜒的动态美感。林中原有南阳书院,还有一泓清泉名醴泉,四时不竭,清澈甘甜。这也是南屏村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p><p class="ql-block"><b>盛夏坐万松亭纳凉诗 </b>(明·叶倩)</p><p class="ql-block">亭拥万松小,临溪近傍村。</p><p class="ql-block">偶来拾得句,久坐好开尊。</p><p class="ql-block">覆地应常合,乔林鸟忽喧。</p><p class="ql-block">悠然忘暑气,苍翠滴苔痕。</p> <p class="ql-block"><b>古巷晨光</b></p> <p class="ql-block"><b>南阳街</b></p> <p class="ql-block"><b>三元井</b></p><p class="ql-block">三元井是南屏村36眼水井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口。三元井的名称来源于其井圈上凿有三个圆眼,象征着“三元及第”,寓意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表达了村民对子孙后代能够通过读书做官的美好愿望。水井开设有三个眼,可方便三户人家同时取水,井口狭小且保证安全。</p> <p class="ql-block"><b>五百多年的香樟树</b></p> <p class="ql-block">早餐在菊豆饭店吃了鸡汤面,10点离开南屏古村前往西递,继续水墨徽州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