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北半球掠影一一无国籍的巴瑶族

赵亚洲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北半球掠影,拍的不是这个国家山水风景,就是那个国家民族风情,众所周知,一个个民族种群有了国籍就形成了国家。</p><p class="ql-block"> 可是在北纬4度,接近赤道海域的珊瑚礁盘上且生活着一个没有国籍的民族-巴瑶族 ,他们分布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相邻海域。巴瑶族也译“巴夭族”。“巴瑶”(Bajau)是外族对这个群体的称呼,在马来语中是“海上之民”的意思。而海上游牧的巴瑶人通常以自己所在部落的部落名自称或者自称萨马人(Sama),久而久之也逐渐接受了巴瑶(Bajau)这一称呼。</p><p class="ql-block"> 巴瑶族的总人口没有精确的统计,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分散且流动性强,加上许多巴瑶族人没有国籍或官方身份,难以进行准确的人口普查。根据不同的研究和估计,巴瑶族的总人口大约在 100万到150万之间。</p><p class="ql-block"> 据说从8世纪这里就有了他们的家,他们从那是来,为何一直这么生活,传说版本很多,人类学的考证也互相博弈。我有幸今年去了一趟马来西亚仙本那,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乘船掠影,也只是转了一个海上族群和两个半海岛上生活的族群,在百万级的人口中只是管中窥豹。</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是参加完魅力乔治市国际艺术节后,在槟城国际艺术促进会主席拿督雷宗堂的按排下去的,从西马到东马距离还真不近,从吉隆坡乘机飞越中国南海,掠过曾母暗沙,用近3小时的航程才到达沙芭洲的斗湖机场,又一个小时的车程穿越了大片的油棕林,各路影友已近60多人在仙本那镇集合。</p><p class="ql-block"> 翌日我们乘座了6艘快艇向远海驶去,我们的船长就是船队的头,听说他本人就是巴瑶族,早年得到资助上岸读了书,接触过现代文明,开始有了自己的一条船载客,去他们族群观光,发展到现在已有了自己的船队。6艘快艇依次出发,在海上开始还算平稳,但到了深海不知那艘艇先加速,后来就成了海上飙艇大赛,海面上快艇你追我赶,海波划出美丽的弧线,场面颇为壮观。这些船老大也过了把开船瘾,浪打着艇底,艇拍打着海浪,飞一般的快艇可苦了我们这些乘客,抓紧船帮不敢乱动,我用手机卫星定位测了一下航速,最快时达到了110千米/小时,正常巡航也在 60一70千米/小时之间。</p><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航行,我们到了一片巴瑶族居住的海域,一个个木棍支撑在珊瑚礁盘上搭起铁皮的小屋,屋顶上面是茅草,这些小棚就是他们的家了,成年人都出去了,留守的孩子见我们的船到来,飞快的划着他的小船游过来,事先有准备,带了零食和糖果分给他们,他们就给我们表演了各种姿势的跳水,虽不如奥运比赛标准,但他们开心的变换着各种动作,跳水嬉戏,如鱼得水一般自由,我们也非常开心的按着快门记下这难得画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茫茫大海中,几根棍子扎入礁盘,搭上毛草、铁皮就算是屋了,这就是巴瑶族人的家-水屋。</p> <p class="ql-block">船屋也是巴瑶族人另一种居住的形式,还是他们进行捕鱼和其他海上活动的重要工具。</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这家的全有,几个床单、枕头在木板上就睡了,塑料桶是他们用来积蓄淡水的,鱼网是各家生存的必须品。</p> <p class="ql-block">晒的鱼干、腌制的鱼大概就是他们储备的食物了。</p> <p class="ql-block">石头鱼,背鳍参差不齐,看起来就像一块凹凸不平的石头外形极其丑陋。行动缓慢的它,背鳍上有毒性剧烈的硬刺;被列为“世界十大毒王”之一,所以又叫毒鮋。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鱼。虽然丑陋,却是自古闻名的鱼中珍品,其肉质鲜嫩,也是巴瑶人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妇女和孩子的脸上涂得白白的,这是一种用木薯粉、海草等制成的“防晒霜”,效果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用上液化气已是很不错的生活方式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家庭还有了卫星天线,屋檐还做了接雨水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的小朋友,远远的看见游客过来拼命的划着舟过来,为得是游客能给他们些大陆上的零食。</p> <p class="ql-block">这对酣睡的夫妻,快艇的马达声也没能打扰他们的美梦。</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一半在海里一半在岛上的族群部落的孩子,我们的到来他们也非常高兴。除了外界的美食是他们的最爱之外,由于开放游客来的多,他们还会向你喊叫money、money……,看来钱对他们还是有用的,上岛上我转了一圈才发现,这里不仅有好几家小卖部,而岛上的孩子最大的乐趣就是赌钱,有十几个人在一些打扑克牌的、打玻璃球的、直接用硬币弹的,各式各样玩,输的赢的玩的都很开心,自制的一个台球台打的也很专业。 </p> <p class="ql-block">上岛了,还能喂养只狗狗</p> <p class="ql-block">登岛,外来的游客已习以为常,可对与她们同龄的外来小朋友还是十分好奇。我家快8岁的小外孙和2岁6个月的外孙女,就引起了她们的好奇,对于她们白白胖胖的妹妹可能就是个洋娃娃,每个人都试探的摸一下她的脸,还用手卡一下哥哥的胖腿,虽语言不通,天真无邪让他们一起玩的很开心,哥哥还用中文教会了他们叫妹妹。</p> <p class="ql-block">大的带小的,抱的都非常专业。</p> <p class="ql-block">岛上的巴瑶人还用上了手机,有语言无文字的巴瑶族不知文本信息他们咋发,能与外界联系聊天也算是与时代接轨了吧。</p> <p class="ql-block">上岛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有了小卖部,买个早点也很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沙滩上做着游戏,可后面的礼拜寺,已告诉人们现代文明的宗教也登岛了。</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因马来西亚马来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与外界的交流让青年人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了,定时祈祷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水,对于巴瑶人来说,不仅仅是生活的背景,更是生存的根本。从孩童时期开始,巴瑶人就展现出了非凡的亲水能力。在其他孩子还在蹒跚学步时,巴瑶的孩子已经能够在水中自如地游动,他们会随时用各种姿势入水如行平川。他们早早地学会了潜水,并且能够在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辅助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的技巧和勇气,深入水下数十米。</p><p class="ql-block"> 这种卓越的潜水技能是他们在海洋中生存的关键。海洋中的丰富资源是巴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他们以捕鱼为生,各类鱼类、贝类、海参等都是他们餐桌上的常客。为了能够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捕捉到更多的猎物,巴瑶人甚至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故意刺破自己的耳膜,减少水压对耳部造成的痛苦。这种做法虽然让他们能够更深入海洋,但也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永久性的损伤。</p> <p class="ql-block">他们随时都会用各种姿势跃入大海</p> <p class="ql-block">  除了捕鱼,养殖海藻也是他们主要的食物之一,而且还可以到岸上换些必须品。</p> <p class="ql-block">  现代化生活产生的瓶子垃圾,对他们来说成了养殖海藻的浮标。</p> <p class="ql-block">  马步岛外海的一排桩柱,不知何时立的,从整体来看不像是巴瑶族人扎的木棍,整齐柱大,就像大陆人开发的水屋的桩基,可能不久的将来这里又是一片度假的水屋。</p> <p class="ql-block">  这个神秘的民族,未来的命运如何谁都无从可知。</p><p class="ql-block"> 走上陆地,拥有国籍,对他们的安全无疑是一种保障。但,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或许是最好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三天的时间,打扰了巴瑶族兄弟,愿你们永远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