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Wu</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73697</p> <p class="ql-block"><b>佛光寺位于山西五台县的佛光山中,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距今已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b><b style="font-size:18px;">被梁思成先生誉为唐代“国内最大的木构建筑”,也是中国乃至亚洲现存古代木构建筑中不可多得的标本!心心念念、仰慕已久,大年初九终于来到了佛光寺,一睹</b><b>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这“四绝”的真容。</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刚至寺前,一座青砖砌筑的红底清代照壁便映入眼帘,“佛光寺”三个白色大字熠熠生辉。</span></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建筑风格独特,东、南、北三面环山,坐落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间两层台阶上</span>,依山而建的阶梯式三层院落和后塔院,形成了坐东向西的朝向。</p> <p class="ql-block">穿过山门,整个院落豁然开朗。中心甬道旁,矗立着有着千年历史的唐代经幢,一位寺院忠实的守望者。在经幢的束腰基座上,莲瓣和壶门乐伎的雕刻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幢身上密密麻麻的陀罗尼经,虽历经千年风雨,字迹却依旧清晰遒劲,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力量与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内的建筑由唐、北齐、金、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建筑物组成,堪称古建博物馆。穿过清代天王殿山门,院落左侧为金代文殊殿、右侧为清代伽蓝殿,正中近30度台阶上是唐代东大殿。</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由长安佛教女弟子宁公遇捐资建造,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体量最大且未经改动的殿堂式木构建筑,梁思成先生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面阔七间,广四间,采用了“四梁八柱”的构架方式,四根主梁支撑屋顶,八根柱子分布在四角和中间,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种结构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当时的巅峰,也在美学和文化意义上展现了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的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斗拱断面尺寸是晚清斗拱的十倍,殿檐探出达3.96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的内外柱上总共采用了七种斗拱构件,能够较好的分散和传递来自不同方向的力,对防震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大殿梁架最上端采用的三角形人字架,为全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使用时间最早的。</p> <p class="ql-block">斗拱的构件之间采用榫卯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能够起到缓冲和耗能的作用,也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能。</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采用单檐庑殿顶,不仅屋面平缓,挑檐深远,而且正脊和檐口都有着生起的曲线,吻部用鸥尾装饰,非常生动。</p> <p class="ql-block">檐角的龙,雄浑精巧。这种鸱吻在建筑中不仅用于保护木栓和防止漏水,还象征着尊贵。</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门外的“一钟一匾六碑”,记录着佛光寺明代以后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门上的“佛光真容禅寺”匾额是明代万历年间由隋宝严主持挂上的,匾额上万历四十二年(1618年)的重修题记,依然清晰可见。这被誉为古建筑“文化之眼”的匾额,不仅是建筑的标识、历史的见证,</span>更是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皆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大殿的唐代板门,是我国最古老的木门,门钉一排十枚,古朴庄重,经千年每日开合,仍保存尚好,继续见证着历史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在东大殿前矗立着一座经幢,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基座为六边形,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幢身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华盖之上有四个正面佛像,其雕刻工艺极为精美,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大殿前有两棵历经千年的油松,</span>树影投映在东大殿的古门上,不仅增添了历史韵味,也还曾保护了东大殿免受损坏。</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后有座祖师塔,砖结构,平面六角形,式样古朴。塔的建筑年代,并无任何铭刻记载,梁思成先生根据建筑风格推断为建于北魏。<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的形制是国内仅见的孤例,也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北魏石塔之一,是</span>佛光寺创建时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站在东大殿的台地上,俯瞰下面的风光,一种宁静而庄重的美。远山、红色的文殊殿和寺院中的禅房,这自然风光、历史底蕴和建筑艺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踏入了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站在东大殿前,抚摸着那古老的梁柱,感受着千年时光的流转,仿佛听到当年工匠们的斧凿之声,看到信徒们虔诚的身影。这座千年古刹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的结晶,也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