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寒假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共青团“伙伴计划”项目,玉关路社区在1-2月开展了以“非遗”为主题的手工DIY制作寒假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辖区众多青少年积极参与,让他们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p> 串趣童年·冰糖葫芦 <p class="ql-block">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之一,味道酸甜可口,惹人喜爱,不仅好吃也好看,是小朋友们的最爱。为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社工为孩子们科普了冰糖葫芦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随后,社工与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动手挑选自己最喜爱的山楂、草莓、葡萄等水果食材,孩子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剥皮,有的负责擦干水果的表面水分,有的负责串,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浸入糖浆,旋转、包裹,一串串香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在社工、志愿者、孩子们的相互配合下陆续制作完成,孩子们分享着喜悦,嘴里还不停地传出“咯嘣咯嘣”的快乐声音,整个教室都弥漫着甜甜的味道和孩子们的欢笑声。</p> 古韵非遗 巧手花灯 <p class="ql-block"> 花灯又称彩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了花灯的起源及寓意,让大家对这一传统手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在工作人员的细心指导下,参与者们纷纷化身巧手匠人,一张张彩纸,在巧手下折叠、粘贴,最终幻化成一盏盏精美的花灯。通过简单的组装,孩子们亲手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光国潮花灯,无限放大自己的创意,享受了制作的乐趣,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p> 多彩脸谱 品味国粹 <p class="ql-block">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独特元素,内涵丰富,表现形式独特。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播种在儿童心田,拓宽孩子们在戏曲艺术方面的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力,社区文化志愿者化身为“文化导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精彩的图片展示,为孩子们打开了京剧脸谱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的大门,从脸谱的起源和发展,到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特征,如红色代表忠义、蓝色代表勇敢、黑色代表廉明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眼中满是对这一艺术的好奇与向往。现场的工作人员把准备好的脸谱手工DIY制作包发给孩子们,并耐心指导大家如何装饰手工包。随后,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认真涂抹酒精胶,粘贴毛毡小花、流苏等,不久,一张张富有想象力、独特的脸谱在大家的巧手中诞生。</p> 百变扭棒 创意无限 <p class="ql-block"> 为了丰富辖区未成年人的寒假生活和精神文化体验,增进社区儿童对传统手工艺的了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艺术潜能,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活动中,社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制作过程中手工编织花的基本手法,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扭扭花这项传统手工艺。志愿者带着孩子们一同制作,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步伐,拿出一根扭扭棒对折,修剪,整理花瓣的形态,在拿一根绒棒捻动,经过卷、捏、绕、几道工序后,一根根不起眼的扭扭棒经过大家的巧手打造,摇身一变,就成了掌上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遇到困难时,孩子们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寻找解决办法,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大功告成,看我做的红灯笼多漂亮”“扭扭棒还可以做成好看的烟花和中国结,非常喜庆”。不仅享受到了动手的乐趣,还学会了如何发挥想象力,将普通的扭扭棒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此次“非遗”主题的寒假系列社区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文化自信得到了显著提升,也为他们未来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奠定了坚实基础。玉关路社区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青少年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共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