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篁岭景区

华彩的旋律

摄影:李志刚文字:路振成 <p class="ql-block">江西之旅之四</p><p class="ql-block">2025.2.17星期一</p><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我们一行人七点三十分,从婺源县的大酒店乘坐大巴车,去往“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篁岭游览。</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导游介绍了这里的徽式建筑的楼房特征:粉墙,带瓦,飞檐,翘角,马头墙能防火防盗。老式农村房子的石雕,木雕,砖雕。江西的五色:红绿黑白黄文化。红荷包鲤鱼,绿色代表木商和茶商,白色的江湾雪梨,黑色的涉县砚台,黄色的婺源油菜花。</p><p class="ql-block"> 在婺源的篁岭古寨,让我见识了太多的现代流传下来的古语文化。这里打造的梯田油菜花景观,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有绿色油菜,没有油菜花。这里的房屋建筑很讲究。以前听说的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今天看到了实物的大门和二门。家里给男孩子和女孩子栽樟树,男孩子的樟树一直长着。而给女孩子栽的樟树,女孩子到了十八周岁,出嫁之时要放掉,打造樟木箱子,装上金银首饰和绫罗绸缎做陪嫁。对不欢迎的来访者,叫坐的冷板凳。对迎接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大开中门,迎接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走两侧的侧门。男女结婚时,二拜高堂,是拜父母的意思。旧时的私塾教室的样子。光耀门楣。士农工商中的士修大门时,三道台阶,商人没地位,修大门一道台阶。男孩子小时候被父母赶出家门,多大年龄出去,到外边闯荡,外墙地基上的灰绿色墙砖就有多少块。篁岭地区的木楼,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但是这里的木门挡住了七色光,导致这样的房屋终日“无光”,全靠中间的这个露天的“天井”来采光,据说下水道全村只有一个,修下水道前,要放两只乌龟来清理垃圾,下水道口两侧各放一只钱币,这就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原汁原味意思。后来引申出好多意思,比如,原来交通闭塞,我们当地的美女,直接嫁给了本村的小伙子,好女不出庄,就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p><p class="ql-block"> 还有门前两侧放置的圆形石块,备份低的长着在这里躲一躲,免得向备份高的“小人”鞠躬尴尬,所以这块园石又称:避羞石。</p><p class="ql-block"> 大祠堂里边的寝堂,桌子前当一个花瓶,一口钟。一面镜子,寓意:终生平静。</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男女婚配习俗,和北方的习俗,有殊途同归之意。说媒,批八字,定日子,下聘礼,八抬大轿抬着迎娶,良辰吉日拜堂成亲,接回门等。当然了,这里又提起,门槛的问题,如果你是状元迎娶地位低的女孩子,那么门槛低,如果男人迎娶比自己地位高的女孩子为妻,门槛就高,这就是门槛高。这也有引申义,比如一个人要进入一个单位入职,如果要求高学历,高身高等,我们就称为门槛高。</p><p class="ql-block"> 当地也有自己造的字,比如青气为寓意“天”,万丈意为“长”,山水土寓意“地”字,多年意为“久”,合在一起就是“天长地久”。按照我的粗浅理解,这就是有点“墨水子人”整出来的文化猜字谜游戏。</p><p class="ql-block"> 有一户人家在自家的外墙壁上,刻了一张中国地图,寓意“中国强”。</p><p class="ql-block"> 还有昨天知道的这里的婺源的“婺”字,一个女人拿着矛,舞枪弄棒习武,又识文断字,组成了一个“婺”字。漳江与贡水合一再加一个反文,即成一个“赣”字。这些汉字我们通过来到这里,才了解了这些字的前世今生。其实万事万物皆有源,寻根溯源,才是我们旅游的另一个意义所在。就像有时候,人们吃饱喝足后,就想:我是怎样来的?我的爷爷的爷爷又是谁?人类的祖宗是谁?</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很多超过百年,甚至是好几个百年的参天大树,别的,比如建筑,能工巧匠能做旧,欺骗人的视觉,可是这里的参天大树可是实打实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这里为了衬托和打造旅游文化,梯田之上必须种植油菜,梯田油菜花开,遍地油菜黄花分外香,招蜂引蝶翩翩飞,这里又打造“晒秋”文化,无论你何时来,都会感受到浓浓的“晒秋”场景。其实我们当地原来也有把玉米掰下来,把玉米的皮子系在一起,挂在房檐下晾晒,只不过这里把“晒秋”打造成了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时常在短视频里,听说上海要比广东落后一二十年,北京又落后上海一二十年,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就我本人来讲,我的一点粗浅的理解:就拿旅游文化来说,南方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代的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投资开发新景区,增加人文内涵,让游客感觉来了一回,不仅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前的收获,更收获了课本上的一些俗语和成语的来源。感谢和佩服开发景区的先行者,给游客带来了更加舒适,便捷,快乐新体验。从内心里,真的很佩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p><p class="ql-block"> 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非常科学的可传承的汉字文化,有知识的人,能够又把书本上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让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大放异彩。我们的汉字有传承,甲骨文虽历经千年,我们仍能猜出先人表达的意思。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这里的文化真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