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孔融曾叹道:“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光阴悄然而逝,不知不觉中,已年过五十,行至人生中晚点。此时此岁,虽说已然看淡看清看轻了风华正茂时看重并追逐的许多云烟,且已然明白,凡是过往,皆成序章,凡是未来,皆成可知。所有年轻气盛时期的不愿不甘不信与不服,皆淡皆轻皆远皆漂渺。但年轮转动中,不经意间鬓角冒出的白发、额头眼角出现的皱纹、日渐松垮的下颌线、每况愈下的精神状态与身体状况,忐忑中伴随惊慌,每每惊扰着年逾五十的日子。即使手上捧着引人入胜的书籍,昏花的双眼时不时需要滴上眼药水闭目许久……久到即使再经典再精彩的哲理与典故都变成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把你捧在手心,你却在我眼前模糊一片”的索然寡味。五十余岁,在曾经拼尽全力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逐渐落下帷幕后,取而代之的关注点移至子女是否成人成才成家,老人是否康健康顺康乐,伴侣是否三高,自己是否轻松。如若能合着心意平稳踏过每一步,倒也让惊慌的五十凭添几分惬意,反之,则会让惊慌更增添多少惊诧、惊吓甚至惊惧!这么说吧,曾忙碌着奔跑在单位与家庭之间,路线如果平淡地改变成为奔波在来去家庭和菜市场的路上倒也不失为一种“平稳过渡”。如若一不小心奔波于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别人游山玩水跳广场舞时,你却手握大把药片吞到胃痉挛时,惊慌的五十,则更存了多少的无奈和唏嘘、慌恐和疼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有余,脸上自信的微笑隐进褶皱,曾几何时足下生风的矫健伴随了关节的咔咔作响,滔滔不绝的妙语连珠悄然变成了云淡风轻闭嘴沉默,仿若修为在静默中得到扬沙成风!却…风自叹息人自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常,我这样鼓励呈现疲态的自己:每一段岁月,都是人生珍贵的记录。无论辉煌或是平淡,无论沉重或是轻快。每段经历都不可复制,重要的或不重要的,记忆深刻的或已然淡忘的,或是某个场合某个时段蓦然记起的人和事,感叹激动之余便也哂笑而过。人生五十余载,如船停泊舟靠岸。拾掇好身体与心情,与自己和解,学着取悦自己,学着把目光从陋室移向广阔天地。学着宽解自己的暴躁与不忿,说服自己未曾认真的年轻,就一定要从容老去。即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了,即使,腰酸背痛时扰之,但如果,没有琼瑶前辈一般翩然离去的勇气,也只要,每日清晨的那缕阳光能温暖的照在身上,那么,一定让它暖进自己疲倦的心灵深处。让睿智与毅力,与年龄同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常,我提醒自己一定记得,合十感恩每一个崭新的太阳、清风、细雨或薄雪。即使醒来时分腿脚依然僵硬麻木,双手仍握拳无力,双肩疼痛无法举高,但必竟,活着便是希望,成功的迎来了崭新的一天又一天,我们就是走在了赢的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常,我虔诚感恩岁月。一道道年轮转动让青涩印上苍劲,珍视过去的经历和成长。它让自己从幼稚至成熟,从懵懂到清醒,从贫穷到小康,明白了惊慌过后即是淡然。对生命中每一个瞬间的珍惜珍重珍藏;学会自渡,对曾经所有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一切(包括伤痛、包括跌倒)认可并接纳,让人生的旅程不失善良,不缺温暖,虽有风有雨有严寒,虽踏过泥泞斩过荆棘,最终,阳光仍暖,微风不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贾平凹先生说:“懂得取悦自己的人,才会在生活中寻觅悠闲,悠闲就是原生态的自由自在,如同花儿开放,鸟儿飞翔,云在天上,鱼在水里”。因此,让愉悦充盈生活吧。现在的年龄,恰正是余生最年轻的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