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纪行(五)从西澳旷野到文明都市的穿越

江上清波

<p class="ql-block">没有忘记对女儿的承诺,清早便前往庭院查看是否有袋鼠造访。果然发现了一只,然而当我匆匆唤来女儿时,袋鼠却已不见,徒留一丝遗憾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单日旅程最长的一天,早上七点半便开启了探索之旅。早餐过后,我们向着卡尔巴里国家公园出发。公园的大门无人看守,我们自助购票进入,开启了一场与大自然的邂逅之旅。</p> <p class="ql-block">卡尔巴里国家公园,这片粗犷与秀美并存的土地,是探索西澳地质历史与自然之美的必访之地。它成立于1963年,占地1830平方公里,80公里长的峡谷地貌和险峻的沿海悬崖是其核心特色,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等待着人们去探寻。</p> <p class="ql-block">美中不足的是公园里无处不在的蚊虫。烈日炎炎下,尽管有女儿提前准备好的防蚊帽遮挡,但仍然要时不时地与这些讨厌的家伙搏斗,这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些许小烦恼。</p> <p class="ql-block">2020年开放的空中玻璃步道横悬于默奇森河崖边,为俯瞰峡谷与河流提供了一个惊险刺激的新视角,成为公园的新亮点。</p> <p class="ql-block">脚下是默奇森河长年累月冲刷形成的深邃峡谷,层层叠叠的岩石布满山崖,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回到这里,可以看看这片山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公园核心标志性自然景观——“自然之窗”,是由红褐色砂岩经数百万年风化侵蚀形成的天然拱门。</p> <p class="ql-block">前往自然之窗的路需要半个小时。骄阳似火,路边的小树林似乎都被烤焦,连树尖都与岩石和大地幻化出相似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偶尔可见的巨型蚂蚁窝</p> <p class="ql-block">累了,路边有休息落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自然之窗坐落在山崖的尽头。走近他,只感觉路两边的山崖,越来越险峻。</p> <p class="ql-block">透过自然之窗的拱门俯瞰默奇森河峡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砂岩拱门框住一片湛蓝的天空,岩壁上沉积层纹理如同地球的年轮。</p> <p class="ql-block">十分有限的空间,络绎不绝的人在这里排队拍照。我们也认为,应该留下足迹的标记。</p> <p class="ql-block">倒是反向的崖边,因为太险几乎没人来抢镜头。</p> <p class="ql-block">脚下的默奇森河正缓缓雕刻着这片红色大地,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悬崖,成了许多人勇气的试炼场。</p> <p class="ql-block">当身体吊在岩壁的瞬间,砂岩粗粝的触感透过手臂传来,风从裤管灌入,似乎要将人托举起来,这种晃荡的感觉既惊险又刺激,让人深刻感受到自然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回走的路很艰难,好在有美景相伴。</p> <p class="ql-block">从公园出来,返回珀斯的500多公里路程中,导航显示我们正以每小时110公里的速度远离这片炎热的西澳旷野。</p> <p class="ql-block">路边这种奇特的树,似曾相识。从珀斯出发那天路边烧焦的那些“黑果子”,是不是就是这美丽“花果”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经过无数的路边小镇,多次停留休息,用相机记录路边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当珀斯的天际线逐渐浮现在眼前时,城市的立体交通和建筑上的玻璃幕墙让我们仿佛从旷野一下子穿越回了都市文明社会,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入城后第一等重要的事情便是到超市采购。回到未来三天的“家”,用三文鱼片为主打的晚餐慰劳疲惫的身躯,这顿晚餐也象征着从旷野到都市生活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炎热与长途驾驶使身体疲惫不堪,尾椎也开始难受,到家后只想躺平休息,让身心得到片刻的放松。</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晚霞格外诱人,城市的灯光与月牙儿、星星交相辉映,将珀斯的夜空装扮得格外漂亮,这美丽的夜景也为这一天的旅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