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午夜,不可忽视的管理“盲区”

习文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习文</span>美篇号: 3794025</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前卫报人·第6608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习文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零点,记者夜探营”上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前卫报》在“管理教育”专版开辟“记者夜探营”专栏后,记者与军区司令部军务装备部的同志一道,一年先后探访了几十个单位,撰写了27篇探访录。这项工作,对促进条令条例的进一步落实,强化部队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受到了军区领导和部队广大官兵的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内务条令》规定:“连队要组织军官查铺查哨,每夜不少于二次,其中一次必须在午夜进行。”为此,“记者夜探营”专栏改为:“零点,记者夜探营”。也就是说,探访的时间大致放在深夜12点至凌晨2点之间。每篇探访录的内容、风格和以前大致一样,均是有好说好,有差说差,实事求是。稍有不同的是,今后记者将按军区领导的要求,不定期地下到各部队,与军、师、旅、团军务部门的同志一道,共同午夜探营。目的只有一个:进一步促进部队管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查铺查哨基本落实 多数哨兵忠于职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少数干部玩得过晚 个别战士站岗睡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午夜,不可忽视的管理“盲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午夜零点,既是过去的一天的终点,又是新的一天的起点。此时,人体的“生物钟”大都处于低潮期,一般的人都比较困乏,因此很容易成为部队夜间管理的“盲区”。所以,《内务条令》中特明文规定:“连队要组织军官查铺查哨,每夜不少于二次,其中一次必须在午夜进行。”</p> <p class="ql-block">  那么,部队落实条令的情况如何?2月11日23点10分,记者驱车来到某步兵团大门口,正在执勤的五连战士胡杰, 为我们打开了大门。记者询问小胡:“站岗带子弹了没有?”他回答说:“带了。”随即从子弹袋里取出弹匣,我们接过查看,一发不少。记者问带班的老战士石玉照:“有干部来查过哨吗?”他说:“9点多钟,指导员来查过一次了。”</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门岗, 我们径直走向五连。站在门内的哨兵孙燕青,将门拉开一半,即问我们“口令”。我们回答后,他才让我们进了门。</p> <p class="ql-block">  这么晚了,我们发现副连长和文书合住的房间里还亮着灯,便敲开门进去一看,发现副连长不在,只有文书一人,他正躺在床上看一本《解放军文艺》。他告诉我们:“副连长吃过晚饭后回家过周末了,是下午6点钟走的。”我们一听,离队时间符合条令规定。接着我们又询问其他干部在位的情况。文书告诉说:“连长和副指导员都休假了,指导员和排长们都在位。”</p> <p class="ql-block">  正说着,五连指导员徐继华着装整齐地从楼上下来,准备进行当晚第二次查铺查哨。我们询问了徐指导员关于连队干部在位情况和他本人当晚第一次查哨的情况,他所回答的与文书和团部大门岗哨回答的一致。这时,两名交接连队门岗的战士,当着我们的面进行了交接岗,可惜不规范,他们只交接了口令,交岗的战士没有讲执勤阶段遇到的有关情况。看来,他们或许是有点紧张,或许是平时训练不够,经验不足。</p> <p class="ql-block">  23点40分离开五连,我们来到另一个连队时,只见两名哨兵均伏在哨位桌子上睡觉。我们悄悄藏起放在桌上的小闹钟和“当晚岗哨排班表”, 待他们醒后问:“丢了什么东西吗?”他俩睡眼惺忪,愣了半天才想起来。从岗哨排班表看,他俩上岗才10分钟,刚上岗就睡着了,这岗哨不形同虚设吗?</p> <p class="ql-block">  午夜零点,我们在营区大路上,遇到了前往团部大门口查哨的团长贾月贞和技术处长薛明大。贾团长告诉我们,团领导坚持经常查铺查哨,这已成为大家的习惯了。</p> <p class="ql-block">  2月12日零点20分,我们驱车来到某训练大队。一连新战士张波、杨华伟, 忠于职守地站在大门口哨位上。记者问张波:“有人来查过哨吗?”他说:“副连长查完哨刚走。”我们随即走进值班室,只见副连长张兴坡值班在位。</p> <p class="ql-block">  我们转身朝新兵连宿舍走去,远远就望见二楼一间房子里还亮着灯。悄悄上楼推门一看,只见几个干部和几个老战士正挑灯夜战打扑克哩!记者不客气地问:“这么晚了还在玩儿,对周围新战士会是什么影响?”有位干部回答说:“周末了,大家想轻松轻松。”不错,周末玩玩扑克,轻松一下是应该的,但要掌握好度,要有条令观念。否则,带兵人能带好兵么?</p> <p class="ql-block">  打扑克的回屋睡觉了,记者走进新兵三班宿舍,只见一名新战士光着脊梁侧卧在床上,被子被蹬开在一边,记者上前拽被子为他盖上他也未醒。真想问问打扑克的那几位干部骨干,今晚他们到底查没查铺?怎么连新兵光脊梁睡觉都不管一管?</p> <p class="ql-block">  午夜1点25分,记者驱车返回济南,顺道查看了坐落在外环路一收费站旁的某连,只见营院有围墙而无大门关闭,我们长驱直入也无哨兵询问。我们蹑手蹑脚地上到二楼,仍不见人影。大约是我们说话惊动的缘故,一哨兵急忙从宿舍里出来,匆匆下楼而去。我们叫起连长,一道察看了战士宿舍。尔后从岗哨登记簿上看到,这班岗的时间是1点至2点。显然,当班的两哨兵误岗半小时。我们问连长:“你查哨了没有?”他回答:“查过了。”“什么时间?”他说,“12点查的上一班岗”,并说出了哨兵的姓名。接着,我们又追问一句:“今晚什么口令?”他也说对了。尽管如此,但连队管理明显存在漏洞。</p> <p class="ql-block">  哨兵责任重。午夜时分,尤其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带兵人要加强查铺查哨,特别是午夜查铺查哨决不能疏忽。作为上一级领导和机关,要不定期地查查查铺查哨人。只要一级督促一级,上下互相督促,就一定能把条令条例落到实处,就一定能把管理工作抓出成效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