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奶子石的传说:</p><p class="ql-block">燕化设计院附近有一块自然形成的圆形花岗岩巨石,巨石形似乳房,这就是人们传说的“奶子石”。</p><p class="ql-block">相传,穆桂英曾带领队伍来到沙浴村的山坡上,坐在一块形似乳房的石头上给小文广喂奶。由于产后身体虚弱,穆桂英的奶水不足,小文广吸吮不出奶水,哭闹不止。穆桂英焦急之下,突然发现那块圆形石头上冒出一股白烟,紧接着一声轰响,吓得她赶紧抱起孩子躲开。奇怪的是,白烟散去后,那块石头竟然涌出了一股白色汁液,与穆桂英的奶水一模一样。那汁液如同一股细线,滋润了小文广的嘴巴,孩子立刻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穆桂英尝了几滴,发现那汁液香甜可口。她情急之下让孩子喝了这奶汁,杨文广果然不再哭闹,躺在妈妈怀里安然入睡。穆桂英随口说道:“真是天奶呀!”从此以后,每当小文广饿了,来到这块石头前,石头就会冒出奶水,直到杨文广的敌人被消灭。可以说,杨文广是吃着这“天奶”长大的。</p><p class="ql-block">虽然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但它们在当地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杨家将(穆桂英)的传说,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迎风寺北齐摩崖造像:</p><p class="ql-block">燕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施工中出土一隋代佛造像石,在移动造像石时屡出怪异现象,被称为神奇的造像石。</p><p class="ql-block">佛造像石属摩崖造像,石高1.8米,宽1.65米。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佛造像高1米,菩萨高0.6米。这方造像石几经周折被移入燕山公园,并加盖仿古亭称迎风寺。</p><p class="ql-block">寺内立有对造像的出土运输介绍立石,如实抄录于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燕山石化在迎风西里兴建两栋高层住宅。动土时挖出一尊高1.8米,宽1.5米的佛像石。当时施工的一队队长欲砸掉挪走,可大锤锤不动,用炸药,点燃的导火线一燃到佛像前,就自己熄灭了。折腾两天,不但佛石岿然未动,现场施工的队长却患头痛病住进了医院。再调来第二施工队,改用大型推土机,开足马力硬推,佛石依然未动,而推土机却坏了,推铲还断了链条。不服气的现场负责人又调来了二十吨重的吊车,可就是吊不动六吨重的佛像石。吊车的轮胎爆了,连钢丝绳也断了,掉下来的钢丝绳在意想不到的位置砸伤了施工技术员。事发的当天,原指挥施工的一队队长,查不出病因,不能对症下药而亡故”。</p><p class="ql-block">“这事惊动了燕化公司最高领导,她嘱咐施工队不要盲动,并请佛教协会和文物专家考证。得知,该佛石在元朝中業或前期有香火供奉迹象。佛像石有天然的可能性,佛教协会的高僧判定,石佛应是一位得道高僧隐世清修圆寂的化身神。佛石周边护法神守护千百年来,神佛默默护佑一方。后经高僧念经供香,佛石只用六吨吊车就吊装上车了。从公园东门进,围绕园一圈后,原打算供放在公园中心,后当载石佛车来到公园西门约百米处,车突然熄火。经高僧指点,就地供放在该处巨石边。而今,燕山人民安居,百业兴旺。</p> <p class="ql-block">房山岩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在房山的燕山公园和牛口峪之间,有一片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这里的沟沟岔岔,到处都是一块块散落的、大大小小的、奇形怪状的花岗石,就像是一个天然的花岗石巨石公园。当地的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怪石坡。</p><p class="ql-block">这神奇的怪石坡,已经乖乖的被人们驯服,这块通体致密的花岗岩被拦腰斩断,生产出大量精密石料,大部分用于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目前,这里开辟为房山岩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公园非常大,里面有几个巨大的采石坑,整个花岗岩山体被切开,露出整齐排列的青色岩面,非常壮观。公园里还有很多奇特的石头,如佛爷石、虎石:风动石、大象石等,都藏匿在乱石荆棘之中,就看我们有没有运气找到了。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只巨大的癞蛤蟆,也可能是貔貅。</p><p class="ql-block">这里平时没有游客,好似没有人管理,给人一种荒芜废弃的感觉,到是户外溜腿猎奇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牛口峪湿地:</p><p class="ql-block"> 牛口峪湿地原为牛口峪水库,后作为燕山石化的污水处理后的排放地。处理过的水经过湿地生物深度净化,湿地的水质清澈,生长着各种水生植物。由于生态环境好,每年会有上万只候鸟栖息此地,是观鸟的好场所。湖光山色、佳木葱茏、飞流叠瀑、小桥蜿蜒……这里既是房山区牛口峪湿地公园,也是环保治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示范项目。</p> <p class="ql-block">马刨泉:</p><p class="ql-block">翻过牛口峪湿地的山梁,就是马跑泉,这个隐藏在北京市房山区的自然奇观,传说中是北宋时期杨家将大破天门阵时,穆桂英的桃花马刨出的泉眼,因此得名。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历史感?其实,马刨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p><p class="ql-block">马刨泉知名度颇高,这是因为他在民间是个颇具争议的存在,而争议的核心就是天浴。也正是因为如此,地处偏僻牛口峪马刨泉不胫而走,成为了北京西南远近驰名,甚至于在国内也属于知名度也颇高的泉眼!</p><p class="ql-block">如今出于安全等原因,属地管理部门对此泉周边加强了诸如:张贴标语、广播宣传、出动义务工作者对当事人进行劝说以及免费提供泳裤等物品诸方式,加强一系列管理工作,使“天浴”者行为有所约束,影响开始降低。</p> <p class="ql-block">顾册贞洁牌坊:</p><p class="ql-block"> 从马跑泉向南沿着河边走不远,在一片麦地里有一座著名的清代光绪年间的贞节牌坊,建于光绪三十三年。</p><p class="ql-block">它不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座牌坊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李刘氏的贞节烈女而建。</p><p class="ql-block">李刘氏是顾册村廪生李仲篪的妻子,她以贤良淑德著称。当她的丈夫在五十二岁时去世,她没有子女,选择了服毒殉情,与丈夫同葬乡里。她的节烈事迹被当地人称颂,并被奉旨旌表入祠。</p><p class="ql-block">这座牌坊不仅是李刘氏的纪念,也是对那个时代女性贞节观念的一种反映。每一个字、每一笔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情感的深沉。尽管其背后的价值观和象征意义早已过时,但作为历史的见证,它依然存在,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和反思历史的变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