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蛇年正月初八,“边界零度”邀请我去参观她老公新开业的位于城乡接合部南三环外侧的公司。</h1> <h1> 这是一栋长方体建筑。它的外墙顶端 “苏州顺凯”四个大字分外醒目。据介绍,这是一家海鲜产品生加工企业。</h1> <h1> 底楼从东往西分别是男女更衣室、生产车间及冷藏库及食堂。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地操作,滑轮平板手推车载着货物在货运专用电梯里上上下下。</h1> <h1> 转身看见老板正在一架机器前操作,我打趣:“老板亲力亲为啊!”老板笑答:“春节放假,外地工人回家了。人手不够,自己顶上去哇!”我的这位忘年之交好奇心上来啦,便接替老公代为操作一会,好让他稍作休息。</h1> <h1> 后来,我俩上二楼参观。我们顺着长廊走过,只见南侧财务、销售、后勤、总经理等各科的办公室在大楼东侧一字型排开。相应的北侧是储藏室及我看不懂的各种技术处理室。总经理办公室虽然陈设简单,但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直射室内,显得温暖觉得希望满满。看,这时老板又在联系业务呢!<br> “零度”告诉我,这公司刚起步,一切还在摸索中,室内外还没顾得上添置绿植。她很心疼老公的辛苦,今天主要来参与职工午餐体验,从而帮助完善食堂运营机制。</h1> <h1><p> 为不妨碍老板夫妇工作,我独自转身厂外走走。</p> 暖阳之下,悄带着春意的风温柔地亲吻脸庞,拉满了舒适感。厂房围墙外是一片油菜地,田间一棵菜竟然开出了花苞。</h1> <h1> 我弯腰端详起来:当满田油菜还在等待春天气温回升时,它已顶着寒风脱颖而出。其中几粒花苞透出黄灿灿的小花瓣,虽不艳丽却拥有自己的色彩。</h1> <h1> 我直起身子,望着围墙里面高大的厂房沉思起来:这老板是个农村孩子。父母花一万元钱把他户口农转非后曾高兴不已。殊不知当城镇户口能让底层的农民轻易得手时,已享受不到城镇居民的待遇了。毫无社会资源的他中学毕业后跟着母亲从露天摆摊卖鱼到闹市区拥有门店的海鲜批发商行,其间的辛劳不言而喻。<br> 我对老板娘说,你丈夫不易啊!他年过半百了,还要把几十年经营的海鲜销售继续拓展成这个加工厂,资金与精力的投入不是一点点,要有魄力的啊!她也点头赞同。</h1> <h1> 说话间,两位外地人走上前来求职。“零度”疑惑地表示没听说招工哇!我指着围墙上贴着的“豆腐干”,取笑道:“你这老板娘当得不够格呀!”</h1> <h1> “零度”陪人上楼询问招工情况,我进了玻璃门里享受直射阳光的温暖。<br> 要离开了,可这透明光亮的感应门不再开启了。我伸手企图掰开但纹丝不动。“零度”正好下楼来,她见状打趣道: “自动的呀!你个笨屎虫。”我赶紧还击:“聪明人,你来开。”<br> 她试了几次也没把门打开。我以为感应不到位,就退到后面,然后以夸张的动作走近玻璃门还是开不了。<br> 我俩既着急又好笑时,老板下楼来告诉我们出门得在墙上轻摸按钮。奥,我俩同时大笑。原来这工厂刚开业,还没设置门卫,为安全考虑,在这自动感应门旁设了个开关。</h1> <h1> 这开厂与开店不同,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当老板实属不易。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遭过的罪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底层人学会了在风雨中奔跑,如田里小小油菜般不以无人而不芳,只顾默默地努力,静静的绽放。</h1> <h1> 2025.2.20.</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