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光禄古镇

Xinghua He

<p class="ql-block">光禄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县城北部12公里处,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现保存有众多高品质的旅游景点。光禄古镇素有“迤西文化名邦”、“花灯之乡”的美称。</p><p class="ql-block">姚安高氏曾为南诏,大理国两朝权臣、元、明、清三朝姚安府,姚州两级土知府和土知州。</p> <p class="ql-block">它是一个以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主的小镇,一年四季,田园景色轮回变化,展示了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画卷,形成了秀美的田园风光。南永公路穿境而过,缩短了光禄与昆明、攀枝花、大理、楚雄等大中城市,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山环水绕,绿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光禄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古西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历史上曾被誉为“文献名邦”。光禄镇人杰地灵,名人辈出,高氏家族曾有“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的佳话,涌现了高奣映、赵子骧、马驷良、赵鹤清等名人学士。</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光禄八景”:“佛寺寻春、凤岫雪梨、小桥新柳、佛院探幽、高陀夕照、镜棚夜月、登瀛晚眺、西来赏桂”令人神往。  </p><p class="ql-block">光禄古镇布局独特,从龙华寺连文昌宫至军民总管府接东关城门形成一条建筑主轴线,贯彻在“坤”字型的民居街道上,东、南、西、北四关连接四方,形成了“坤”字形的独特建筑布局</p> <p class="ql-block">光禄”源于官名。宋代大理国相国高泰明因对国家有功,曾被褒奖为晋秩银青光禄大夫。他的后裔高明末从黔国公沐天波讨土酋沙定洲之乱之后又忠心辅佐永历帝,后被升为光禄寺少卿。后人将其官衔与地名相通,历代相传,得光禄之名。 </p> <p class="ql-block">军民总管府</p><p class="ql-block">公元1328年,元文宗在高氏土衙旁设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明太祖时,为姚安军民总管府。</p> <p class="ql-block">总管府坐西朝东。沿中轴线,依次是仪门,为迎送宾客之地。</p><p class="ql-block">一堂,处理政务之地。两厢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房。</p><p class="ql-block">二堂,处理军务之地,两厢为会文馆、会武馆。</p><p class="ql-block">三堂,为最高长官生活起居及平时阅审文案、读书之地。主体建筑南侧,两个院落宽敞明亮,有花圃廊榭亭台,十分幽静。总管府是保存较为完整、雕梁画栋原模原样的古代建筑群,斗拱错综叠加,雕绘灵动,明清风格明显。</p> <p class="ql-block">宣传语典故</p><p class="ql-block">一个姚州城 半部云南史,在光禄古镇的宣传词上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姚州城,半部云南史”,作为姚州城最重要的光禄古镇就像云南千年变迁的刻录机,它记载了大理国的兴衰,留下了诸葛亮的足迹。</p><p class="ql-block">假如有机会到姚安来,不论旅游、投资,甚至只是路过,一定要到光禄古镇来看看,因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云南历史的一个小秘密。</p> <p class="ql-block">光禄镇历史十分久远,建光禄古镇的光禄中学时,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矛,附近还出土了铜鼓、扁钟,可见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姚州的先民就已经在蜻蛉河畔耕耘,而且筑有守御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定西南夷设益州郡领二十四县,弄栋县城就建在镇前高陀山麓。公元225年,蜀汉建兴三年,丞相诸葛亮率大军“五月渡泸”平定南中,与孟获争战在武栋川,因此在古镇附近出现了“诸葛垒”、“孟获寨”这些历史遗迹。  </p> <p class="ql-block">公元1131年,宋徽宗宣和五年,大理国段正严保天三年封相国高泰明之子高明清为姚府演习(大将军),这里便成为高氏世袭领地,高氏家族在光禄老镇一带筑城恒设府第并设置了城池,而今的光禄古镇也基本保持着当年高氏家族及其他5个在光禄影响较大的家族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其中以姚安军民府和高雪君祠最为著名。姚安军民府以高氏宗祠、衙署、戏台呈中轴线布局,规模宏大;高雪君祠则有典型欧洲风格的特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