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石羊古镇,又名“白井”,古为“盐丰县”,位于云南省大姚县城西北部35公里处,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是国家AAA级旅游区,是云南省首批命名的三个历史文化名镇,是著名的“滇国盐都,祭孔圣地”。儒家文化、盐文化、历史文化、彝族文化、佛教文化构成石羊古镇的特色旅游文化。</p> <p class="ql-block">石羊孔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历经了六百多年的风雨。占地六千五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一百多平方米,采用中国古代宫殿衙署的庭院式布置为建筑风格。以大成殿为主体,建有朱子阁,诵经阁,乡贤词,月拱桥,东庑,西庑等建筑,特别是长4.1米,宽2.2米的大理石刻浮雕“封氏节井”,反映了石羊古镇明清时期制盐,手工作坊,商品交易的发展历史,以石雕形式记录了石羊的繁荣兴盛和龙女牧羊,封氏刺虎的传奇的故事,是明清时期石羊古镇商业文化历史的缩影,被誉为石羊古镇的《清明上河图》。大成殿大门上方悬挂有康熙、乾隆题写的光彩耀眼,红底金字的“万世师表”、“圣集大成”、“与天共参”的匾额。而殿内有一尊高2.3米,重2.5吨,铸于康熙年间,中国闻名遐迩的孔子最大的铜像。庙顶是用红、黄、绿三种琉璃覆盖,搭配合理,层次分明,门雕屏风上的龙凤狮虎,花鸟草木,彩画工整,玲珑别致,整个孔庙布局完美,古朴壮严。</p><p class="ql-block">孔庙周边明清时期设有灵源,张公,绿萝,布泉,龙玲五大书院及众多义学,塾馆,培养出了翰林、进士、举人、贡生多人。它以“立学校以振民风,设关津以便行族,造塔访以培文风”为宗旨,使多元文化在此相互融合,成为了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孔庙常年香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特别是每年的孔子诞辰之日,石羊都会举行祭孔大典,诵读经典,让学子们领悟儒家文化的精髓和尊师重道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石羊孔庙及孔子铜像就是在石羊因盐而兴的大背景下修建和铸造的。</p> <p class="ql-block">石羊古镇起源“龙女牧羊”</p><p class="ql-block">在石羊古镇香水河畔,有一座7米高的洁白人像雕塑,形态各异的白羊雕塑分布在其周围,这是古镇的“龙女牧羊主题文化广场”,跨过石羊古镇“羊泉鹾郡”的古城牌坊就能看到。广场以石羊古镇起源的美丽传说为原型,再现了龙女牧羊、发现卤水、掘卤取盐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相传,洞庭龙王的小女儿嫁给了泾河王子,由于遭谗被逐,被罚牧羊。一天,龙女赶着羊群在百草岭山脚的香水河畔放牧,发现其中一只白羊在不停地舔土,驱之不去。龙女突然想到,羊爱吃盐,是不是土里有盐?于是她在此掘土,寻获一眼卤泉,同时还刨出一个形状极其像羊的石头。从此,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做白羊井,并建盖了龙女庙长期供奉,纪念龙女和白羊发现了盐井。</p> <p class="ql-block">石羊所产食盐色白如雪,品质纯正,唐代时誉称“白井”。盐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市场的繁荣,粮食、布匹、食盐等大量生活必需品在此交易,逐步形成日用品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石羊因盐而兴,因盐而盛,如果不是因为有盐,可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个隐藏在山峦之中的小镇不会像现在一样被外人熟知。因为产盐,石羊从汉代开始就已经是经济重镇,唐代扩建元代始设官督税,明清两代盐业极盛。在云南地区,盛产食盐的还有禄丰黑井,所以石羊白井曾和黑井并驾齐驱,成为当年云南最繁盛的两个县城。</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进步,石羊盐井的辉煌不复从前,那些巨大的水车、层层叠叠的晒卤台、煎盐的工棚……现在已经变成了博物馆。盐文化的源远流长,滋生了石羊另外一种资源——盐文化旅游,我们一行是25年2月25日上午去的,游客寥寥无几,景点的工作人员也不尽人意。</p> <p class="ql-block">铁杵磨针</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孔庙就承担着文化传承与教化功能,正因如此,石羊的文脉才能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石所题的“万世师表”“与天共参”“圣集大成”等九块匾额,红底金字,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石羊镇在明清两朝就考取了2个翰林,7个进士、69个举人、100多个贡生。据说,就是因为石羊有如此规模的孔庙和孔子铜像才使石羊人才辈出。长期以来,到这里拜谒先圣孔子的学子们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庙内的孔子铜坐像,铸于康熙年代,历经9年完工,高2.3米,净重2.5吨,这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最大的孔子铜像。</p> <p class="ql-block">孔庙大成殿上共有乾隆、康熙等历代皇帝、名人所题的“万世师表”、“与天共参”、“圣集大成”等九块匾额,红底金字,光彩夺目。孔庙内还保存有“封氏节井”大型石刻浮雕,长4.1米,高2.2米,由六块大理石拼成,其内容分上、中、下三部分,反映明清时期石羊古镇制盐业、手工业、商业等发展情况,记录着古镇兴盛繁荣的历史。龙女牧羊、封氏刺虎等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是明清时期石羊历史的一个缩影,被外界誉为石羊的《清明上河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