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台

金色阳光

<p class="ql-block">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万分,在子期墓前鼓琴“高山流水”。曲终后,伯牙失去知音更感孤寂,悲痛万分,顿感曲艺无意,便扯断琴弦,摔碎琴身,发誓今后永不鼓琴。</p> <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但布局十分精巧雅致,保留了当年古建筑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p> <p class="ql-block">  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p> <p class="ql-block">  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和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p> <p class="ql-block">  碑廊内有《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等碑刻;</p> <p class="ql-block">  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9日,古琴台面向大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p> <p class="ql-block">  古琴台景区的主要景点归纳起来有:</p> <p class="ql-block">  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情节“蜡像馆”;</p> <p class="ql-block">  近代修建的《琴台知音》雕塑石像,以及山清水秀的“高山流水”水榭长廊等。</p> <p class="ql-block">  殿堂前有琴台,为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约20平方米,相传为伯牙抚琴之处。</p> <p class="ql-block">  清朝道光皇帝为陶文毅御笔亲书的“印心石屋”;</p> <p class="ql-block">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为纪念楚国钟子期、俞伯牙而建,后屡毁屡建,清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