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时下,平阳的坡南街开街不久,是温州热门的打卡古街。去年底,带八十五岁母亲到平阳坡南古街走走。妈妈一边走,一边回忆自己少年读书时学校“远足”活动,都是经过坡南这条街乘船回鳌江。</h1> <h1>我们走过这条大约三里长的坡南古街。回到七十多年前的故地,妈妈很是兴奋。妈妈一边紧紧拽住我的手,一边回忆过去。在这段路上,妈妈拉住我的手一刻也没有离开,并且越抓越紧,我的左手背都被妈妈的右手抠出深深的指甲印了。在一家馄饨老店品尝馄饨时,我笑着问妈妈:为什么这么用力抓我的手,都把我的手抠出指甲印了?妈妈说:我怕自己走丢了,一个人回不了家。</h1><h1>呵呵!妈妈的回答,使我回忆起五十多年前,我大约七八岁时母亲带我走过这条街。虽然时过境迁,但当时的情景我仍然依稀可忆。</h1><h1>我从小生活在石砰小渔村,那时交通十分不便,每年到鳌江两个舅舅家拜年是我童年最远的旅行。从石砰到鳌江的路程现在算来虽不远,但那时交通不便,走路、乘内河船、乘鳌江过渡船,要花八九个小时才从石砰到住在鳌江第一码头附近的舅舅家。与现在一个小时的车程相比,真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远足”。</h1><h1>这一路不是走路就是乘船,没有车可乘。那时,金乡还没有通车,只有到鳌江才能看到汽车。我对汽车很是向往,多次缠着妈妈带我去乘汽车。</h1> <h1>有一次到鳌江,妈妈终于答应带我乘坐从鳌江到平阳的公交车了。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乘车,至今我仍然没有忘怀。</h1><h1>从鳌江到平阳是一辆破旧的公交车,记得是前后两节中间有连接处。车上很拥挤,我和妈妈没有座位,只好站着。车很颠簸,我个子又矮,只好紧紧抱住妈妈的大腿。在车的运行过程中,于我来说,可谓惊心动魄、胆战心惊。从我站的角度看,车经过河边,车头好像要冲入河里边,甚是害怕。妈妈说司机开车本事很好,安慰我别怕。</h1><h1>车在平阳位于半山腰的车站停下后,我们下车在平阳县城转了一圈,然后沿着一段坡路,经过一座古城门,沿着河边一条直直的小道感觉走了好长时间,才到船埠头,然后乘内河船回到鳌江。</h1><h1>记得这条小道两旁都是一些木板的房子,有许多店面,店面了坐着三三两两歇脚的过路人,中间有一条水质清澈的小河。回忆起来我才明白这条街就是坡南古街,现在可比以前热闹多了。</h1><h1>那次,我经过这条街也是紧紧抓住妈妈的手一刻也不敢松手,也把妈妈的手抠出指甲印,生怕自己走丢了。</h1><h1>嗨!人生何曾这么相似,五十多年前,妈妈是我身处异地的依靠,我一刻也离不开她。如今,我成了妈妈身处异地的依靠,生怕得不到我的保护而无所适从、无法回家。</h1><h1>带母亲重走坡南街,使我深深感悟“养儿防老”的真正意义所在!我要对妈妈说:”小时候,我们只要紧跟着父母永远不用担心回不了家。如今,您老了,有儿子在,您什么也不用怕!"</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