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元史看中都,旷美张北觉天低 ,84天巡游日志之20

老殷

<h1>  上回说到从二连浩特一路伴着沙尘暴返回乌兰察布,次日(2024年5月30日)天气变好,我们开始了新的旅程,今天预计行程300余公里,参观两个博物馆,再去美丽的张北草原感受“京北第一草原”的魅力,住哪?走哪是哪呗!</h1> <h1>  首先赶到乌兰察布市博物馆。</h1> <h1>  乌兰察布博物馆虽然只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占地面积居然有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也近2.5万平方米。</h1> <h1>  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以历史文物为主体,分为“文明星火”、“民族熔炉”、“帝国腹里”和“塞外手足”四大部分,共展出近4000件藏品。</h1> <h1> 多年前学历史只知道有“拓跋鲜卑”这个民族,看了展示方知,这个民族两千多年前一直活动在蒙古和东北一带,后来拓跋鲜卑随着部落的迁移进入乌兰察布地区,发现这里水草丰美,适宜游牧生活,乌兰察布地区是拓跋鲜卑民族重要的活动和发展地。 <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h1> <h1>  博物馆还介绍了“嘎仙洞”。根据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嘎仙洞”被认为是拓跋鲜卑的主要发源地,在内蒙古鄂伦春旗阿里河镇(也是我们旅程的一个内容)。</h1> <h1>  在乌兰察布博物馆看到这张《鲜卑汉化姓氏表》,原来很多汉族姓氏的祖先或许是鲜卑族。</h1> <h1></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乌兰察布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丰富多样,反映了乌兰察布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其中”</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步摇冠金饰件”、“</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马头鹿角形金步摇”、“</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牛头鹿角形金步摇”、“</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虎衔鹰金饰牌”、“</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猗也金四兽纹金饰”、“</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兽面纹四鸟形金佩”、“饰</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虎噬鹿纹金饰牌”等,均是馆藏精品。</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些馆藏精品展示了乌兰察布地区的历史文化,也反映了北方民族早期的工艺水平和文化特色。 </span></h1> <h1>  参观完了乌兰察布博物馆,我们驱车直奔170公里外的“元中都博物馆”,去看看“半部元朝史”的承载地。</h1> <h1>  元中都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是我国第一个蒙元历史专题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单一朝代为主题的博物馆。</h1> <h1>  博物馆外形设计以“墟之记忆”为主基调,突出“宏伟、残缺、认知”特点,仿照元中都的廓城、皇城、宫城三层结构,设计为“回”字格局,将残洞、片段融入建筑之中。</h1> <h1>  元中都,又称开平,是元代的重要都城之一,与大都(今北京)并称“两都”。</h1> <h1>  历史上元中都建于今天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村、积善村和淖沿村之间。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h1> <h1>  元中都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由元武宗海山下令建造,至正十八年(1358年),中都宫殿被红巾军焚毁,历存50余年。</h1> <h1>  元中都在元代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不仅是忽必烈的统治中心,也是元朝与西方进行贸易的重要枢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商人和使者。</h1> <h1></h1><h1> 元中都博物馆<span style="color: inherit;">以“一座中都城,半部元朝史”为主题,分为“国力强盛的元朝”“各领风骚的元朝三都”“中都考古、半部元朝史”“历史上的张北”四个部分。</span></h1> <h1>  元朝时期存在多个都城,其中上都、中都和大都(即北京)是较为重要的三个都城。</h1> <h1>  中都的建立与元朝的两都巡幸制度密切相关,是元朝在北方的重要行政中心之一,其北通上都,南接大都(北京),地理位置十分重要。</h1> <h1>  元朝的都城制度体现了其统治者对不同地域的控制需求,元上都、元中都和元大都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与地位,共同构成了元朝的统治核心。</h1> <h1></h1><h1> 这枚“元玉统领国师大元帅印”有点奇葩,元朝时确实存在“国师”和“大元帅”重要职位,但授予一人却没有记载。元朝时期,国师和帝师是重要的宗教与政治职位,通常授予藏传佛教萨迦派的高僧。元朝的大元帅通常是军事统帅,负责指挥军队。</h1><h1><br></h1> <h1>  博物馆复原了曾经辉煌奢靡的宫廷生活场景。</h1> <h1>  大量图文展示了元朝的统治制度。</h1> <h1>  复原的元中都都城宫廷原貌。</h1> <h1>  还用一定篇幅介绍了张北地区的历史。</h1> <h1>  元中都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垣相套而成,宫城周长约2360米,皇城套在宫城之外,面积约80万平方米<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外城总面积约8.6平方千米,可见规模之宏大。</span></h1> <h1>  如此规模浩大、金碧辉煌存在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元中都被农民起义军一把火烧了精光,从此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随着元朝的崩溃,元上都和元大都全部被农民起义军焚毁。而关于元中都的命运,在史书中却找不到任何记载。在700多年的岁月里,它的存废成了中国史学界的一个谜,甚至一度被讹传为这里是农民的牲畜交易市场——北羊城。</h1> <h1>  元中都遗址的发现很有偶然性,1981年,张家口一中的语文教师尹自先,自费考察了张北县的“北羊城遗址”,于1982年在《张家口日报》发表文章,首次提出该遗址可能是元代中都城遗址。到1998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北羊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正式考古确定为“元中都遗址”。元中都遗址的考古发掘荣获“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元中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  从元中都博物馆出来,我站在博物馆门口拍下了一组美景,这是元中都曾经的城廓之地。列位看官如有机会到张北,一定不要错过了元中都博物馆,这里一定让你喜出望外、收获满满!</h1> <h1>  离开元中都博物馆,我们驱车驶往“一号风景大道”,奔驰在“百里天路”的“云中草原”,陶醉在美若仙境之中。</h1> <h1>  “百里天路”、“云中草原”美景如画,一组动图稍作展示。</h1> <h1></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7px;">河北丰宁海流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地区,紧邻张家口市沽源县,是典型的坝上高原自然湿地。 </span></h1> <h1>  我在这里按下了无数快门。</h1> <h1>  公园南、东、北三面环山,地势平缓,以草甸、河流为主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草原风光独特。</h1> <h1>  动图一组,草原美色。</h1> <h1>  长卷一幅,地阔天高。</h1> <h1>  如此美艳岂能放过?</h1> <h1>  娇小花一朵,开在天地间。</h1> <h1>  小草无名也妩媚。</h1> <h1>  都在玩AI,我也在坝上草原试试,惨不忍睹。</h1> <h1>  还是自然风光美。</h1> <h1>  天上人间乃田园。</h1> <h1>  天然无雕饰,心旷神怡。</h1> <h1>  登上山顶,全景更迷人。</h1> <h1>  只恨焦段不够广,只望延到美尽头。</h1> <h1>  长焦拉近细看,居然羊群漫步,美哉!</h1> <h1>  远处山峦风电成群,中间家园锦绣,近处草原如毯......</h1> <h1>  长卷一幅接一幅。</h1> <h1>  放大细看,居然拟似欧洲,到此一游何必出国?</h1> <h1>  在此流连往返,原准备前往多伦住宿,被美景留住,不走了!</h1> <h1>  美景路边看到“思逸庄园”,一把方向打进,入住。</h1> <h1>  误打误撞,思逸庄园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坝上草原自然保护区内,是一处集休闲、娱乐、住宿、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胜地。 </h1> <h1>  庄园真美。</h1> <h1>  庄园占地面积200余亩,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完善的设施,是避暑和体验草原风情的理想选择。</h1> <h1>  刚入春不久,还不是旅游旺季,游客不多,我们尽情在庄园拍照。</h1> <h1>  走出庄园,想去欣赏最美的坝上晚霞。</h1> <h1>  本来盼着色彩艳丽的晚霞,不料乌云袭来。</h1> <h1>  可遇不可求,乌云也有美之处。</h1> <h1>  看,天地间别有一番韵味。</h1> <h1>  一幅超广(九合一)结束今天旅程,美!美!美!</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