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地大没有父親恩情大 河深海深没有母親恩情深 一一写在父亲五十周年母亲三周年祭日

张学林

<p class="ql-block">  天高地厚,难比父亲之恩;海阔渊深,未及母亲之情。此日,值父亲离世五十年、母亲仙逝三周年之际,缅怀之情,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父恩母爱,岁月无法磨灭,记忆深处,永远镌刻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比河长。那微笑着看向镜头的老者,或许正代表着无数个像我父亲一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父爱如山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春风隙间来</p> <p class="ql-block">滿地菊花开</p> <p class="ql-block">石勒情依在,</p> <p class="ql-block">珍珠挂两腮</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公历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农历正月二十八。我们今天聚集在狮圪嘴老圪堆,共同缅怀、祭奠我的父亲去世五十周年,母亲去世三周年。风吹寒水起悲波,哭声相随愁云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中最痛苦、最伤心的莫过于亲人的离世。尽管五十年过去了,时间虽然让我们的伤口渐渐愈合,但对于失去父母的痛苦和思念,却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在祭祀现场,摆放着祭品,周围插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这些菊花,象征着我们对父母无尽的哀思与敬意。墓碑上刻着“长流远源”、“天垂福地”,两侧摆放着鲜花花圈,仿佛在诉说着父母一生的辛劳与伟大。每一次来到这里,都让我想起父母生前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的画面,那些严厉的教诲,都如同昨日般清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哥在墓前致谢词,</b></p><p class="ql-block"> 声音在空旷的墓地回荡。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与怀念,也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感谢。大哥说,父母的一生,是平凡而艰辛的一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一生,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一生,是真正无私奉献的农民楷模。千言万语说不完父母亲的丰功伟绩。万语千言诉不尽儿女的思念之情。苍天啊!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做父子,我们还做母子。最后愿父母亲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幸福!不要牵挂人间,不要惦记我们。儿女们一定继承您们的遗志,传承好您们一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论时间如何推移,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儿孙辈一年三次定为您们扫墓,让香火缭绕,纸钱不断!天地当悲,山河当泣,英灵已赴极乐界,典范犹存故里人。敬爱的父母大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敬爱的父母大人千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祭奠悼词</b></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亲朋好友: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公历二〇二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农历正月二十八。我们今天聚集在狮圪嘴老圪堆,共同缅怀、祭奠我的父亲去世五十周年,母亲去世三周年。 风吹寒水起悲波,哭声相随愁云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中最痛苦、最伤心的莫过于亲人的离世。尽管五十年过去了,时间虽然让我们的伤口渐渐愈合,但对于失去父母的痛苦和思念,却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 先父常氏秀忠,一九三一年八月初五出生于郑庄镇孔必村狮圪嘴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一九七四年四月初九,因长期积劳成疾,因病英年早逝,享年四十三岁。 父亲大人一生没有复杂和显赫的履历,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他就是一个本本分分、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农民。十七岁成家,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始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都窝居在狮圪嘴这个山沟沟里! 父亲大人一生命苦,在他几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在家排行老大,生活的重担几乎压垮了他。父亲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受委屈的那个人,人人都有退路,唯独他没有!为了这个家,受委屈,自己撑着,受劳累自己扛着。他一生吃过最难吃的苦,走过最令人心酸的路,他把所有的爱留给了这个家庭。 父亲大人一生安分守已,老实厚道,诚实守信,与世无争!虽然不善言辞,但说话办事心中有数。在当生产队长的几年中,一年四季,春播、夏种、积收、冬藏,二十四个节气,清清楚楚,掌控有度。什么季节该种什么,种多少,安排的妥受当当、有条不紊。充分体现了一个农民对集体的无私奉献和职责担当! 先母郭氏秀珍,一九三四年三月十七生于郑庄镇半坡村高家庄一个农民家庭。二零二二年正月二十八,因病医治无效,在沁水县城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九岁。 父母大人都生在战乱年代,长在寒门陋舍。虽然都没有过上学的机会,但从小饱受家庭礼仪道德的熏陶,养成了能吃苦,会持家,明事理,重情义的良好品德。在母亲十七岁那年,与先父常公秀忠结为连理,从此开启了艰难的人生之旅!五一年,五三年,七二年先后含辛茹苦养育了俩男一女。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为了家庭,为了儿女,父母白天下地劳动,干活空间打猪草,夜里在煤油灯下,为儿女缝衣做鞋。为了儿女,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吃尽了苦。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全家收入仍寥寥无几,尽管如此,但在父母亲的精打细算下,仍能把苦日子过的有滋有味,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备受邻里称道。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更是言传身教,举止垂范。在子女学业上"宁可少穿一件衣,少吃一顿饭,也要让子女有学上,有书读"。曾经因为没有五块钱的学费,全家人着急的团团转,父亲无耐走庄串户,步行十余里,东拼西凑,为孩子借到了学费。借钱回来后,父亲坐在床上,一声长叹!这一声叹,既是父母的无奈,也是父亲的担当。每每想及,心痛如绞! 六九年大儿子中学毕业,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适逢中苏边境战事吃紧,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父母亲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将大儿子送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前线。 七一年大儿子到了娶媳妇成家的年龄,但眼下只有一眼破窑洞。经考察商量决定在旧窑洞的东侧修一座房。按照计划安排,父亲带着春苗叔叔和我,三把镰刀,半袋小米,一包咸菜,远赴佛庙岭刹笆条,一天两顿饭,从早干到晚。经过四天的奋战,把一捆拥的笆条从沟底运到山上。看着一堆堆的战利品,父亲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少有的笑容,就好像一场战役,已取得了首战告捷!后经精打细算,节衣缩食,加上亲威朋友的拼凑,硬是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大儿子如期完了婚,了却了父母亲的一桩心愿。 七二年二儿子高中毕业,母亲在父亲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小妹年幼,家中急需人手的情况下,为了国家,也为了儿子的前程,在大儿子仍在部队服役的情况下,再次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将二儿子送入部队。伟大而平凡的父母亲,每次在国家最需要的节点上,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这种家国情怀,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令人敬仰。 八三年二儿子成家生子,所在部队又奉命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在万般无耐的情况下,母亲丢下年幼的女儿,赶赴部队军营,为儿排忧解难。直到部队凯旋,孙儿上学,才依依不舍返回家乡。母亲这种大仁大爱,大恩大德,厚重如山,子女无从回报。 父母的一生,是平凡而艰辛的一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一生,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一生,是真正无私奉献的农民楷模。 千言万语说不完父母亲的丰功伟绩。万语千言诉不尽儿女的思念之情。苍天啊!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做父子,我们还做母子。最后愿父母亲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幸福!不要牵挂人间,不要惦记我们。儿女们一定继承您们的遗志,传承好您们一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论时间如何推移,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儿孙辈一年三次定为您们扫墓,让香火缭绕,纸钱不断!天地当悲,山河当泣,英灵已赴极乐界,典范犹存故里人。 敬爱的父母大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敬爱的父母大人千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携来八音壮奠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笙箫一曲诉哀情</b></p> <p class="ql-block"><b>子女及亲朋好友跪拜。</b></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所有的悲伤与思念都化作了无声的祈祷。大家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心中默默祈愿父母在天堂安息。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那轻轻的啜泣声在空气中回荡。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祭拜仪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人,珍惜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叔叔墓前行拜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辈碑下泪湿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亲朋好友团聚一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编后语: </b></p><p class="ql-block"> 2025年正月二十八日是我们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兄妹携同亲朋好友六十余人在狮圪咀老圪堆墓地用言语诉说我们的思念,用泪水浇融我们的情感,用拜天跪地的肢体语言诠释了人生的酸甜苦乐。用我们的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告慰两位生我养我的已故老人,完成了我们儿女的心愿与缺憾。</p><p class="ql-block"> 苍天不老,人生几何?</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我们也将被岁月淡忘,所剩无几了。</p><p class="ql-block"> 必须承认,属于我们的时代也将结束了。站在历史角度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到生命的角度上来,每一代人都有它的生命周期。这世界永存,但属于我们这茬人的时代眼看就要结束,这一点我们应当要明白,也必须要承认。</p><p class="ql-block"> 人就像植物一样,一茬又一茬,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季节,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自己的季节里,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时代。我们印象深刻影响巨大的那些事,那些人,只是属于我们,只属于我们这代人。一定不要以为所有人也和我们一样看待这一切。怎么可能?老师给你讲过的故事对你有多大影响?历史上那些大事件对你影响几何?就算你讲的真真切切,声情并茂,也只是感动了自己,别人听来也只是一个故事,没有多少感觉……是的,属于我们的时代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好像已经不再需要我们,也不会再有我们的舞台,不会再有我们的主场,没有我们的主角!其实,我们已经离开主流社会很久,很远。只是我们自己不承认罢了。看看我们交往的那些人?听听我们聊的那些话题?我们只是还活着,我们频频参与的那些活动多半也是自娱自乐,无愧于心,那些感觉多半也可能是属于自欺欺人……我们中间曾经有人真的很漂亮!当年连看一眼都会心动。可如今你再看她?有人曾经真的很帅气,绝不是今天那些小鲜肉能比,你今天再看他?有人真的充满才气,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拿得起;当领导,有人真的很有水平;做技术,有人就是精益求精。如今你看他们?所有人除了曾经,还剩什么?除了自己回忆回忆,有谁会驻足多看一眼……是的,我们中间确实有人有过一些高光时刻,不管曾经多么风光,多么风流,都是曾经。历史上那些大人物、大事件,如今也只呆在历史教科书中,对今天人们的生活有多大影响?这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这就是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时代结束了,我们已经谢幕,我们已经退场。不管台上、场内再发生任何事都与我们关系不大。无需我们话蛇添足……其实,我们就是从前那群蹲在街角晒太阳的老人,只是如今换了个地方。好在我们还能偶尔睁开眼睛看看,竖起耳朵听听。已经有很多事情我们看不懂,很多声音我们听不清了。不久以后,我们就会彻底看不见,听不到,世界会将我们彻底遗忘!就像我们从未来过一样⋯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回首往事,时光…都给我们留下什么感悟......!</p><p class="ql-block">*当年,*以为:2000 年 *很遥远 ;* </p><p class="ql-block">*如今* :2000 年 *已过去* 24了;</p><p class="ql-block">*曾经以为* :2020 年 *会很遥远,</p><p class="ql-block">*当下 *发现:* * 已经到了2025年2月了!</p><p class="ql-block">*曾经以为* :“老去”*也是* 很遥远的事,现在 *觉得:*“年轻”*是很久* 以前的事了 … …</p><p class="ql-block">时光 *太不经用,* </p><p class="ql-block">*现在* 大半生 *已经过去了。* </p><p class="ql-block">*不要说*来日方长,余生 *真的是* 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好好 *珍惜* 现在,注意 *保护* 身体。乐乐呵呵 *过好* 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很可能有点悲观凄凉,但都是事实。我真诚的希望两位叔叔的真情厚爱会感动我们,激励我们,鞭策我们。也真诚的希望狮圪咀的故事,老圪堆的香火,常家的亲善美德像老圪堆的苍松翠柏永远长青,象潺潺沁河之水清澈透亮,永流不息,象八音会的声响永远那么和谐流芳。</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5日(正月二十八)</p><p class="ql-block"> 于东大</p> <p class="ql-block">欢迎您的访问与点评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