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临潼华清池一一采风!

(杨连江

<p class="ql-block">我单位住地在灞桥镇附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和我的学生常在每年春游时节,步行或骑自行车到临潼华清池游玩采风。那时的华清池,宛如一颗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今日拿上老年证再游华清池,更是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踏入华清宫景区,那块红色指示牌首先映入眼帘。上面“华清宫”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我站在指示牌前,思绪飘回到过去,那时的我带着学生,满怀憧憬地站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采风之旅。</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便看到了“华清池”三个金色大字的牌匾。这三个字在黑色背景的衬托下格外醒目,就像华清池在我心中的地位一样,永远闪耀。每次来到这里,我都会被这庄重的牌匾所吸引,它见证着华清池的变迁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处的“御汤遗址”牌匾和“AAAAA级旅游景区”的标识,让我感受到华清池如今的辉煌。曾经这里只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如今它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我看着这些标识,心中满是欣慰,仿佛看到了华清池在岁月长河中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骊山脚下,那座古建筑群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壮丽。阳光洒在建筑上,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带着学生在这里写生的情景,大家沉浸在古建筑的魅力中,用画笔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如今,我再次站在这里,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庭院内的石雕喷泉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高大的女性雕像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周围环绕的小人物形象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我静静地站在喷泉前,回忆起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与学生一起探讨艺术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华清宫景区内,一群身穿红色衣服的人们正在参观游览。他们或驻足欣赏美景,或拍照留念。背景中的建筑群气势恢宏,红墙黄瓦映衬得格外壮观。我看着这些游客,心中感慨万千,仿佛看到了当年带着学生在这里游玩的情景。如今,华清池依旧美丽,而我也从一个年轻的教师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岁月如梭,但华清池的魅力却永远不变。</p> <p class="ql-block">华清宫全景图以手绘的形式展现出来,山峦起伏,宫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形成一幅壮丽的画面。“南”这个方向指示标位于地图右上方角的位置。我仔细端详着这幅手绘地图,仿佛看到了华清池的全貌。曾经,我带着学生在这里探索每一个角落,如今,我再次站在华清池的土地上,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曾经在七八十年代游玩过华清池多少次的我,今天再游只认出了这一座龙头雕像。这座石雕龙头位于水边,龙口微张似乎准备喷出一股水流。它就像一位忠实的老友,静静地守候在这里,见证着岁月的流逝。我抚摸着龙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一年,我和两位同伴在龙头雕像前合影留念。那是一张黑白照片,三个人坐在龙形石雕上,笑容灿烂。如今,照片已经泛黄,但回忆却永远鲜活。我再次站在龙头雕像前,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年代,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大型舞剧《长恨歌》的主场地,那座红色屋顶的大殿格外显眼。这座建筑承载着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也见证了华清池的历史变迁。我站在主场地前,仿佛听到了《长恨歌》的悠扬旋律,看到了演员们翩翩起舞的身影。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华清池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一位大叔站在湖边,背景里有许多白天鹅。他戴着帽子,竖起大拇指点赞。我看着这位大叔,心中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带着学生在这里写生的情景。那时,我们也会为华清池的美景而赞叹不已。如今,华清池依旧美丽如初,而我也从一个年轻的教师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岁月如梭,但华清池的魅力却永远不变。我站在湖边,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意,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感受着华清池带给我的无尽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