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书林:《封神演义》中的神仙世界

风清杨

<p class="ql-block">电影《哪咤2》的票房记录即将突破139亿,这也是中国电影世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部电影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动漫一统天下的格局,为中国电影人争回了荣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千年的灿烂文明,所积淀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电影人只要用心,取之不尽的题材拍成电影完全可以打断好莱坞的垄断。</p> <p class="ql-block">动漫电影《哪咤2》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明代许仲琳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十二回至十四回的故事情节,《封神演义》共一百回。这部小说和同一时代的《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三足鼎立,称为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我上小学时就接触过《封神演义》,记得那套书是粉色的封面,书的前几页都是人物绣像,这些人物绣像画的非常神奇,如眼睛里长出一双手的杨任、肋下生翅膀的雷震子、三只眼的杨戬等等,充满了奇异的想象,还有神仙们打架时用的各种法宝,就连他们的坐骑都是奇形怪状的各种兽类,如五色神牛、墨麒麟、四不相、狮、虎、豹等等,层出不穷,单看这些人物绣像就让人有读这套书的强烈愿望,对读者有普遍的吸引力。同学的那套粉色封面有人物绣像的《封神演义》我至今难忘。九十年代去上海出差,买回来一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32开上下册《封神演义》,只可惜这套书没有人物绣像。巧合的是,去年在哈密旧货市场看到了此套书,由广东出版社出版,原本想拿下,但老板要价太高,再加上家里书太多,也有一套《封神演义》,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放弃了。前些年,我还陆陆续续收集了30册一套由连环画原创出版社出版的《封神演义》连环画,这套连环画另有一册32开的《封神演义》人物绣像,书中的人物及神兽设计的可谓是精彩绝伦。看了电影《哪咤2》以后,又引起了我重读《封神演义》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封神演义》到底讲述了什么故事?为什么帮助姜子牙的阐教和帮助纣王的截教中的门人们最后又都被封神了?到底谁是好人?谁又是坏人?我们读《封神演义》时总是被神仙们精彩的打斗故事所吸引,根本分不清孰是孰非。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先要分清楚什么是神,什么又是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人对神的定义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地生万物,物主之者曰神”(《说文》徐灏笺)</span>,换句话说,凡是对万物有管辖权的,称之为神。对仙的定义,叫作<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而不死曰仙”,</span>也就是说,仙是指长生不老的修道之士。神也是长生不老的,但神有职位,仙无职位,不管事,逍遥自在。神仙合称,是后来道教兴盛以后才开始叫起来。《封神演义》所写,有仙有神,还有西方佛祖,佛在《封神演义》中都被称为道人,如观音菩萨称为慈航道人、如来佛称为接引道人等等,但《封神演义》主要写神。神与魔的界限并不是分的很清楚,鲁迅先生就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是极模糊的”</span>。神、仙、道的界限更是含糊不清,如第三十四回:《飞虎归周见子牙》中,哪咤救了黄飞虎,告别时就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将军前途保重,我贫道不日夜往西岐。后会有期,何必过誉。”</span>哪咤自称是“贫道”,说明哪咤是佛和道家的产物。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再来说《封神演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封神演义》讲述的是姜子牙助周武王灭商纣王的故事,其过程非常精彩。助武王一方的阐教(元始天尊)代表了正道,助纣王一方的截教(通天教主)成为了邪教,亦是魔道。中国人喜欢给对立的两方贴上好人或坏人的标签,其实原本神仙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因为纣王残忍暴虐,失去了人心,而截教又在帮助纣王,所谓成王败寇,截教自然就成为了邪教。其次,阐教收徒严谨,而截教三教九流都收,从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黄龙真人就说<font color="#ed2308">“自元始以来,为道独尊,但不知截教门中一意滥传,遍及匪类,真是可惜工夫,劳苦心力,徒费精神”</font>(第八十二回:三教大会万仙阵)。其实,元始天尊(阐教)、通天教主(截教)、老子(大道)都是鸿钧老祖的弟子,同属道教。道门则分阐、截二道。(第七十七回:<font color="#ed2308">老子一气化三清:“自古至今,鸿均一道传三友”</font>)如截教的云霄娘娘就称元始天尊(阐教)为师伯(第五十三回:三姑计摆黄河阵)。第四十七回:公明铺佐闻太师(赵公明对燃灯道人曰:<font color="#ed2308">你师我师,总是一师秘授,了道成仙,共为教主。)</fon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么,封神又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封神演义》第十五回:昆仑山子牙下山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font color="#ed2308">“昆仑山玉虚宫掌管阐教的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伐临身。又因为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是阐教、截教、人道,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font>“昊天上帝”就如西方圣经中的上帝。这段话的意思可以这样解读,元始天尊门下的阐教犯了杀戒,又因为上帝要在阐教、截教、人道中找三百六十五位成神来负责天庭中的各种事物。阐教和截教中的人其实都是修炼了千年百年的仙人,这个好理解,“人道”应该就是指人间,可以理解为人间的君臣父子,这里指的是儒教(其实儒教不是教),如《封神演义》中纣王的大臣比干(北斗星官中的文曲星)、太子殷交(值年岁君太岁)、姜子牙妻马氏(扫帚星)等凡人最后都封了神。选拔的这些神在天庭里有各自负责掌管的具体事项。怎么才能找到这些神啊仙的来天庭负责具体事务呢?刚好赶上<font color="#ed2308">“成汤合灭,周室当兴”</font>,于是,趁着这个由头,上帝让阐教、截教、人道中的人去找各自的阵营,在打斗中检验他们的修炼道行,<font color="#ed2308">“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者,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font>(《封神演义》七十七回:老子一气化三清)道行深的成为仙人,道行次一点的成为神,道行浅的,成为人,到人间有轮回之劫。比如第五十回:三姑计摆黄河阵,截教赵公明被姜子牙用钉头七箭书射死,云霄娘娘来替赵公明讨公道报仇。燃灯道人就对云霄娘娘说<font color="#ed2308">“赵公明定就如此,本无仙体之缘,该有如此之劫”</font>,也就是说赵公明道行不深,没有达到成仙的层次,只能封神,就如元始天尊说的<font color="#ed2308">“根行稍次,成其神道”</font>。</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如此看来,成仙是最好的结果,不仅有待遇,而且长生不老,最重要的是逍遥自在,不受任何人的管束。成为神以后,虽然也是长生不老,但要负责具体的事物,还要受约束,比如我们熟悉的四大天王,每天都要在天庭大门值班。成仙还是成神,这对于《封神演义》中阐教和截教修炼了千年百年的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每一个修炼的人都想成为无拘无束的仙人,都不想成为每天都要上班打卡的神。最后的结果就是阐教和截教的人大打出手,谁都不愿意成为“封神榜”上有名的神,相互间最恶毒的话就是骂对方要上“封神榜”,比如第四十五回:燃灯议破十绝阵中,帮助姜子牙的衡留孙就对帮助纣王一方的赵天君说<font color="#ed2308">“赵江,你乃截教之仙,与吾辈大不相同,立心险恶,如何摆此恶阵逆天行事,休言你胸中道术,只怕你封神上难逃目下之灾。赵天君大怒,提剑飞来直取。”</font>又如,第四十七回:公明铺佐闻太师中,赵公明帮助闻太师攻打辅助的周武王的阐教黄龙真人,黄龙真人对赵公明说<font color="#ed2308">“赵公明,你今日至此,也是封神榜上有名的,合该此处尽绝”</font>,赵公明大怒,举鞭来取。“人道”中的凡人上榜封神,享受人间香火,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昊天上帝是万能的,已经定好了上封神榜的名额,但上榜的名单具体是谁,由则阐教的元始天尊、截教的通天教主、道教的老子三人共同拟订(第七十七回:老子一汽化三清:老子对通天教主曰:<font color="#ed2308">贤弟,我与你三人共立‘封神榜’,乃是体上天应运劫数。</font>)。也就是说,“封神榜”中的名单除了阐教的元始天尊、道教的老子、截教的通天教主及少数的佛教人物知道以外,秘而不宣。其余各界的神和仙或人都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公平,让上榜的人心服口服——因为你的道行不达标,不能当仙人,只能去天庭任神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人无法理解自然界的种种现象,比如四季变换、雷电风雨、生老病死等,想当然的以为有一位神在掌管其事,其实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仙都是人们想象造出来的。道教提供的神仙有名有姓,看起来和真的一样。而《封神演义》恰好借助历史上武王伐纣的故事来集中演绎千百年以来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各位神仙的故事,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心中所期盼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封神演义》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民间神仙的百科全书,这也是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对人们的最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