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三国行(四)伊瓜苏瀑布:“大水”交响乐

一方

<p class="ql-block">“伊瓜苏”,来自南美土著图皮-瓜拉尼(Tupi-Guarani)语,意思是:大水。伊瓜苏瀑布被誉为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以其为特征的伊瓜苏国家公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据说,前美国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看到伊瓜苏瀑布时叹道:“我可怜的尼亚加拉......”。这,似乎有点夸张。但见过北美的大瀑布的人,也许都会把这两个世界顶级瀑布相比较。</p><p class="ql-block">依我看,如果说,尼亚加拉瀑布是一首歌,那么,伊瓜苏瀑布就是一首交响曲,由多个乐章组成。它不仅比尼亚加拉瀑布高,且像是一个系列,由超过275个独立瀑布组成,一幅幅,横跨2700米,最高达82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瓜苏瀑布地处巴西和</span>阿根廷交界地区,周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有其它旅游景点,游客大老远来,一定会两面都去。</span>问题来了,从哪一边看更好?阿根廷还是巴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巴西一侧看伊瓜苏瀑布:长长引子的奏鸣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天清晨,我们从里约乘飞机,约二小时,到达巴西边境上的伊瓜苏市(Foz do Iguaçu)。导游带我们直奔巴西伊瓜苏公园。</p> <p class="ql-block">进公园门后,有巴士将我们送到森林边,然后开始沿着瀑布巴西一侧的蜿蜒小径向深处走。小径的右侧,隔着河谷,就是阿根廷。大多数的瀑布就分布在那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看到第一个瀑布群时,我们就被吸引驻足,觉得它已足够史诗级,能与世界各地的普通瀑布相匹敌。虽然导游说过,瀑布会越来越惊人,还是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拍照。</p> <p class="ql-block">路上常见夸蒂斯(Coatis,一种浣熊),埋头自顾自找吃的,根本不搭理围观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小径边建有便于眺望对面阿根廷一侧瀑布的平台,拍照的人排起了队,未能免俗,也加入拍照队伍。</p> <p class="ql-block">越向深处走,水越大,越疯狂!</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到小径尽头,终于明白,这里看到的才是真正的“大水”—— “魔鬼之喉”(西班牙语:Garganta del Diablo,葡萄牙语为Garganta do Diabo)。<span style="font-size:18px;">“魔鬼之喉”</span>峡谷的两边,是呈巨大环状的瀑布,飞流直下,雾气升腾,气势磅礴,声如万马奔腾。</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上平台时,那里已很拥挤,但近距离观望瀑布,任由蒙蒙水汽迎面扑来,感觉很爽很酷。</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乘电梯,来到被巨大瀑布包围的高台上。站在那里,感觉十分戏剧性,特别会触动内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在王家卫的电影《春光乍现》中,梁朝伟饰演的黎耀辉就站在这里,独白道:“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 片中的两个年轻同志,浪迹异乡,追求幸福稳定生活,伊瓜苏瀑布就像是一座浪漫的灯塔。第一次去,因开错路,租的车坏在了路,吵架分手,瀑布没看成。后来,张国荣饰演的何宝荣回来,两人和好,又分手。黎耀辉最后回香港前,一个人来到伊瓜苏瀑布。这句独白,表明他对这份感情的深恋。</p> <p class="ql-block">总之,巴西一侧的瀑布游览,比较轻松。很像是交响乐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小径前半段,大大小小的瀑布,逶迤延展,引人入胜,就像是奏鸣曲的一个长长的引子;小径的尽头处,“魔鬼之喉”边的大瀑布,就像是奏鸣曲的高潮尾声。可惜,我们在”引子”阶段流连忘前,花去了太多时间,在最佳处,不能久留,因集合的时间已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阿根廷一側看伊瓜苏瀑布:如歌的行板、快步舞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巴西的伊瓜苏瀑布公园,我们过边境,去阿根廷。整个旅游团由导游集体办理过境手续,没排多久队,就顺利进入阿根廷。在阿根廷边境的伊瓜苏港过夜。</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阿根廷的伊瓜苏瀑布公园。</p> <p class="ql-block">导游将我们带到这块表示牌前,让我们知道,这天的游览的路线:上瀑布 —>下瀑布—>伊瓜苏公园。</p> <p class="ql-block">一辆游览车,沿着上环路,将我们带到了伊瓜苏瀑布顶部。原来,这里就是飞流直下的“银河“的源头—— 伊瓜苏河的上游。</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景色,有点像交响乐中的行板。大片的水,一望无际,清澈见底,慢慢地流淌,静静地汇聚。好个“如歌的行板”!</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突然,“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大约一半的河水流入一个又长又窄的鸿隘,这就是我们在巴西一侧看到的“魔鬼之喉”的顶部,也就是上瀑布。</p> <p class="ql-block"><br></p> 镜头上的雾气,成了空中的“气球”。 <p class="ql-block">站在“银河”落下去的地方,耳边只有雷鸣般的水声。喷洒的水雾,溅湿了衣服、头发和手机镜头。人们震惊激动,不肯离去。人多得无法拍照。幸亏,我们耐心地排队,让占据有利位置的摄影师拍了张照。后来在公园餐厅,找到摄影师,用15$买下这张照片。它定格了那一刻难忘的独特体验。</p> <p class="ql-block">从上瀑布下来,我们步行到下瀑布。路上,一仰头,有时见白肚黑背的绒寇蓝鸦(Plush-crested jay), 十分稀罕;(上图)有时见一树浣熊,汗毛肃立。(下图)</p> <p class="ql-block">下瀑布的小径,蜿蜒曲折,上上下下。有时可遥看一幅幅白屏,烟雾缭绕;有时可俯瞰水入河道,轰鸣涌动。恰如古诗云:“千古长如白练飞“。也如交响乐,“大水”的主题一再展开、回转。</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岛(Grande San Martin Island)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魔鬼之喉”附近</span>瀑布群下缘,诸多岛屿中最大的一个,几次看到圣马丁岛,各有不同角度的风采。</p> 两层瀑布是伊瓜苏的特点。 <p class="ql-block">小瀑布和溪流,时远时近,野趣横生。感觉像听一首小步舞曲。</p> <p class="ql-block">一只灰鹭与一条鱼。</p> 一只大蜥蜴,横在路上,旁若无人。 大自然的交响乐,令人陶醉,催萌童心。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伊瓜苏小城:三国共一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r></b></p><p class="ql-block">伊瓜苏河在与巴拉纳河的汇合处,形成了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的三国交界奇景。我们在阿根廷的伊瓜苏港住了两夜。<b style="color:rgb(237, 35, 8);"><br></b></p> <p class="ql-block">上图,两河汇合处,巴拉纳河上的“一体桥”(Integration Bridge),连接“两巴”。桥右端, 也即伊瓜苏河对岸,是巴西的伊瓜苏市,我们那天上午还在那里。桥左端,是巴拉圭。这是从我们下榻的酒店阳台拍的。</p> 晚饭后,我们去逛酒店附近的夜市面。但不敢走远。印象最深的是一群人在跳广场舞,音乐震天响。 也有不少游客在伊瓜苏地标处拍照留念。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一早,我们有一段时间在伊瓜苏闲逛。酒店几百米外的地方,有个三国边境广场。临河边,三只圆筒标志着三个国家。中间蓝白色的,代表阿根廷;右边绿黄色的是巴西;左边红白蓝的是巴拉圭。</p> <p class="ql-block">用手机看看左边的巴拉圭边境站,巴西伊瓜苏市的河边景色。</p> 伊瓜苏港的石碑,纪念什么,不得而知。 从车上拍的街景。 <p class="ql-block">哦,关于伊瓜苏瀑布的巴西一侧和阿根廷一侧,哪个更美的问题,答案应无悬念:不相伯仲,这就像是瀑布交响乐的不同乐章。区别还是有的:从巴西一侧,主要是远观眺望;在阿根廷地界,更像是近看探索,各美其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