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为引领,推动姑田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让“姑田游大龙”走向世界

多吃不胖小許

<p class="ql-block">近日,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与此同时,我们姑田“游大龙”也火热出圈,走出连城、走向全国,先后受邀在贵州、北京展演,这些现象的爆火无疑不是在向世人证明:厚重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价值和鸣,可以释放巨大的文化能量与市场潜力。因此,我们理应写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弘扬、保护利用、宣传推广三篇文章,助推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p><p class="ql-block">一、做好传承弘扬:让非遗文化“活”起来</p><p class="ql-block">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而传承的关键在于人。要让姑田非遗文化“活”起来,必须从培养传承人入手。</p><p class="ql-block">一方面,推动非遗进校园。青少年是非遗文化传承的未来,非遗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将非遗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讲座、展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新一代非遗文化的守护者。另一方面,创新非遗文化传承方式。在数字化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3D建模、虚拟现实(VR)等,记录和展示非遗技艺,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p><p class="ql-block">二、做好保护利用:让非遗文化“强”起来</p><p class="ql-block">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相辅相成。只有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才能让非遗文化焕发持久生命力。</p><p class="ql-block">保护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基础。应完善保护机制,制定非遗文化保护专项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和措施,确保非遗文化得到系统性保护。建立非遗文化数据库,详细记录“游大龙”“连史纸”“竹埙制作技艺”的历史、技艺流程和传承人信息,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坚实的资料支撑。与此同时,非遗文化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静态保存上,还应通过产业化实现动态传承。将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打造“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的特色线路,吸引游客和学生前来体验姑田文化。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如“游大龙”主题纪念品、连史纸笔记本、冰箱贴、钥匙扣、竹埙乐器等,提升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p><p class="ql-block">三、做好宣传推广:让非遗文化“火”起来</p><p class="ql-block">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宣传推介。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才能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是非遗文化宣传的重要渠道。通过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发布非遗文化相关内容,展示“游大龙”的制作过程、连史纸的独特工艺、竹埙的美妙音色。邀请网红等参与非遗文化推广,扩大传播范围,让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合作,举办非遗文化展览、展演,提升姑田文化的国际知名度,让“游大龙”“连史纸”“竹埙”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亮丽名片。</p><p class="ql-block">姑田“游大龙”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姑田镇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其的传承弘扬、保护利用和宣传推介,姑田非遗文化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以文化自信为引领,推动“游大龙”“连史纸”“竹埙”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为姑田镇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