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11月底,女儿满怀期待地参加了英语导游资格考试,尽管成绩尚未揭晓,她已迫不及待地渴望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于是,我们决定踏上浪漫的土耳其之旅,让女儿一展身手。在这场旅途中,女儿全权负责策划、交通、住宿等各项安排,同时承担签证办理、翻译及讲解工作,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专业素养。终于,在2月1日这个美好的日子,我们全家携手启程,开启了一段充满异域风情的难忘旅程。</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地处亚欧大陆交界,北临黑海,南濒地中海,西接爱琴海,独特位置使其魅力非凡。这里曾是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等众多帝国的舞台,留下城堡、清真寺等历史遗迹,诉说岁月沧桑。</p><p class="ql-block">同时,土耳其地貌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它还融合现代与传统,繁华都市与宁静乡村,先进科技与古老习俗并存,是个充满活力的多元国家。</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土耳其之旅即将开启,在这里,能感受历史厚重、领略自然壮美、体验文化独特,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探索这颗亚欧大陆上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的脚步踏上土耳其的第一站,便是那座被誉为“世界之都”的传奇城市——伊斯坦布尔。它曾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历史的厚重感在这里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b>君士坦丁堡竞技场</b></p><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堡竞技场也被称为赛马场,是古罗马时期建造的一个大型竞技场,曾是拜占庭帝国京城君士坦丁堡的体育和社交中心。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广场是伊斯坦布尔老城中心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埃及方尖碑:这块方尖碑是在3500多年前由埃及人制作的,后来被罗马皇帝运到君士坦丁堡。</p> <p class="ql-block">蛇柱是一根古老的青铜柱,原本位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它以三条蛇头为装饰,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上半部分了。</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方尖碑,又称墙柱,是一个砖筑的水火焚柱方尖碑,建于公元940年。这座方尖碑由君士坦丁七世为纪念其祖父所建造,高32米。基座由长宽约2米的整块花岩石筑成,原本外层镶有金铜片,并有青铜浮雕。然而,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这些青铜浮雕被毁,部分被抢到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德国喷泉由德国政府于1900年建造,以纪念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于1898年访问伊斯坦布尔。它采用了新拜占庭式风格,具有八角形拱顶的特点,是君士坦丁堡竞技场的重要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德国喷泉的圆顶内部装饰有金色的马赛克,这些马赛克在光照下闪耀着华丽的光芒,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氛围。此外,喷泉的设计中还融入了彩色宝石和几何图案,增添了艺术性和视觉上的层次感。</p><p class="ql-block">喷泉呈八角形,坐落在高高的底座上,其底座被设计为平台,周围还放置了大理石雕刻的长凳,供人们休息和欣赏喷泉的美景。整体设计不仅体现了德国新文艺复兴的风格,还与早期的奥斯曼喷泉有相似之处,展示了德土两国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b>托普卡帕宫(老皇宫)</b></p><p class="ql-block">苏丹穆罕默德于1459年选择古老的拜占庭卫城动工兴皇宫,即托普卡帕宫。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奥斯曼帝国灭亡后,1924年4月3日被改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是托普卡帕宫大门前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托普卡帕宫是奥斯曼建筑的代表作,融合了奥斯曼和巴洛克等建筑风格,同时也保留了一些拜占庭建筑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托普卡帕宫有四个庭院。</p><p class="ql-block">第一庭院:又称禁卫军之庭院,是皇宫的周边地带及花园,是当年禁卫军居住和训练的地方,也是众多庭院中最大的一个。现存有帝国铸币局、圣伊莲娜教堂及一些喷泉。</p> <p class="ql-block">圣依莲纳教堂始建于公元4世纪,由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建造,是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第一座教堂,它早于托普卡帕宫。</p> <p class="ql-block">第二庭院:又称底万广场,是苏丹进行大典及会见的地方。这里有帝国议会、正义之塔、宫廷膳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苏丹会见他国领袖和召开国家会议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三庭院:又被称为内宫,是托普卡帕宫的心脏地带,有觐见大殿、艾哈迈德三世的图书馆等建筑,帝国宝库也位于此,收藏着工艺品、珠宝、传家之宝等。</p> <p class="ql-block">室内精美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穹顶</p> <p class="ql-block">室内展出大量的珍宝文物</p> <p class="ql-block">第四庭院:被称为郁金香花园,是苏丹及其家族的私人居住区,有巴格达宫和太傅之塔等建筑,还有美丽的花园和亭台楼阁,是苏丹休闲和娱乐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室内的奢华</p> <p class="ql-block">苏丹的王位</p> <p class="ql-block"><b>圣索菲亚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532年至537年,是拜占庭建筑代表作,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亚始建,后受损于战乱。537年,查士丁尼大帝重建,作为基督教宫廷教堂。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成清真寺,并在四周建成4座高大的回教尖塔。1934年,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将其世俗化,1935年改为博物馆。2020年7月,圣索菲亚大教堂被重新归类为清真寺,再次举行祈祷仪式。目前游客只能参观二楼。</p> <p class="ql-block">运用帆拱技术,通过四个半圆拱将穹顶重量分散至承重墙,使直径达31米的穹顶悬于55米高空之上,仿佛漂浮于天际。</p> <p class="ql-block">建造时使用了来自帝国各地的珍贵材料,如以弗所阿尔忒弥斯神庙的柱子、埃及的紫色大理石以及希腊与小亚细亚的名贵石材。</p><p class="ql-block">内部空间宽敞开阔,穹顶下的大厅可容纳众多信徒,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装饰有大量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壁画和雕刻等,题材多与宗教故事和人物有关。</p> <p class="ql-block"><b>地下水宫</b></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公元542年,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修建。</p> <p class="ql-block">作为拜占庭时期的重要供水系统,主要为当时的皇宫和周边地区储存淡水,保证宫廷用水供给。</p><p class="ql-block">在战争时期,地下水宫的储水可以满足城市在被围困时的用水需求,是君士坦丁堡的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美杜莎头像石柱是水宫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两根刻有美杜莎头像的石柱,一个倒置,一个侧放,关于其放置方式的原因至今尚无定论。</p> <p class="ql-block">眼泪之柱,柱身上雕刻着树纹和孔雀眼的纹路,倒着看像一颗颗滴落的泪珠,据说这些“泪珠”是为了纪念修建水宫时献出生命的工匠和奴隶。</p> <p class="ql-block">地下水宫展示了拜占庭时期高超的建筑技艺和艺术水平,是研究拜占庭建筑和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b>蓝色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始建于1609-1617年,本名“艾哈迈德苏丹清真寺”,因内墙与穹顶上镶嵌了2万多块蓝绿色的伊兹尼克瓷片,使寺内仿佛充满蓝色,故而得名“蓝色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是由方形大殿和前面的庭院组成,内庭院面积与大殿相当,内庭院中心有6根大理石柱支承的亭子和六角形大理石喷泉。外庭院四周围廊由36个小圆顶和26根石柱组成。</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内部有260个小窗透光性强,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洒下,与蓝色瓷砖交相辉映,营造出梦幻氛围。寺内还有数百块地毯和众多阿拉伯书法艺术作品,走廊两侧有马赛克装饰,精雕细刻的石柱和门楣彰显着奥斯曼工匠的智慧与技艺。</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时期修建的最为豪华气派的清真寺,能够同时容纳一万人礼拜,是当地穆斯林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是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蓝本,是典型的奥斯曼风格建筑,是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奥斯曼土耳其的突厥伊斯兰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运用拜占庭帝国希腊文化的建筑技术来表现伊斯兰教文化,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p> <p class="ql-block"><b>多玛巴切宫(新皇宫)</b></p><p class="ql-block">多玛巴切宫始建于1843年,1856年完工。多玛巴切的意思是“填海而造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多玛巴切宫融合了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等欧洲建筑风格,同时带有奥斯曼时代的特点,建筑外观高大宽广,气势恢宏,白色的大理石宫殿色彩鲜艳亮丽。</p> <p class="ql-block">多玛巴切宫分为三个部分,一、议政场所,是奥斯曼帝国进行政治活动的地方。二、庆典大厅,是举行各种盛大仪式和活动的地方,其高大的穹顶和精美的装饰令人赞叹,厅内吊着一个重达4.5吨、由750颗灯珠晶体构成的巨大支型水晶吊灯。三、后宫是苏丹家族成员的居住区域,建筑更加气派,浴室和卫生间全都是用白色大理石镶嵌,尽显豪华。非常可惜,多玛巴切宫内部不允许拍照,没法向各位展现了。</p> <p class="ql-block">海之门面朝壮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伊斯坦布尔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不仅是新皇宫的一个重要出入口,更是奥斯曼帝国辉煌历史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也成为了游客们欣赏博斯普鲁斯海峡美景、感受土耳其历史底蕴的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多玛巴切宫见证了奥斯曼帝国后期的政治、经济,奥斯曼帝国最后的六位苏丹以及伊斯兰教领袖阿布都麦吉德曾在此居住,其内部的极尽奢华与当时国力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首任总统凯末尔·阿塔图克曾在此居住、办公,直至1938年病逝,之后多玛巴切宫被修复并改建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多玛巴切钟楼位于多玛巴切宫前,是新皇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由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于1890年下令建造,即新皇宫建成40年后,是为了彰显奥斯曼帝国的威严和现代化气象。钟楼高27米,共4层,由法国著名的钟表匠保罗·加尼尔设计并建造,建筑风格融合了奥斯曼帝国传统元素与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外观精美,线条流畅,顶部设有一个巨大的时钟,表盘直径达4米,指针和数字均为金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b>苏莱曼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1550年苏莱曼清真寺为奥斯曼帝国第十代苏丹苏莱曼一世敕建。由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师希南设计建造。</p> <p class="ql-block">大厅的中央由4座柱墩支撑着中央穹顶,其侧推力通过周围一系列较小的穹顶和半穹顶及拱来平衡,延续了拜占庭时代的结构体系。中央大穹顶内径26m、内顶高52m。主拱顶有53米高,其直径为27.25米。</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饰庄重华丽,首次使用了红色的依兹尼克瓦片,窗户使用130种不同颜色的玻璃,拼成绝妙的书法。寺内的墙壁和布道坛全部由雕刻精美的白色大理石镶嵌而成,与窗户上的彩色玻璃相映生辉。</p> <p class="ql-block"><b>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靠近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建于1845年,1869年成为帝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收藏了一百多万件文物,代表了世界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时期和文明。</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精美的石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b>加拉太塔</b></p><p class="ql-block">加拉太塔建于1348 年,由热那亚人建造,是中世纪的石塔。该塔高约66.9米,历史上曾作为警卫塔、监狱、天文台等,如今是热门旅游景点,游客可登塔俯瞰伊斯坦布尔的城市风光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景色 。</p> <p class="ql-block">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看加拉太塔</p> <p class="ql-block"><b>锡尔凯吉车站</b></p><p class="ql-block">锡尔凯吉车站是伊斯坦布尔前往欧洲的国际列车发车站,有前往德国慕尼黑、奥地利维也纳及希腊雅典的伊斯坦布尔快车每日发车,是热门路线。</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1971版电影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车站的老咖啡厅</p> <p class="ql-block">咖啡厅里悬挂着《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品一杯土耳其红茶,感受一下故事里的情节。</p> <p class="ql-block"><b>塔克西姆广场</b></p><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广场是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广场,1928年为纪念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而建,广场南面矗立着环形独立纪念碑,用来纪念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建者凯末尔。</p> <p class="ql-block"><b>独立大街</b></p><p class="ql-block">独立大街全长约1.4公里,是伊斯坦布尔最繁华的步行街,展示了城市东西方文明的交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糖果店</p> <p class="ql-block">大街上售卖冰激凌🍦的小贩有趣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b>帕多瓦的圣安多尼圣殿</b></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的独立大街上的帕多瓦的圣安多尼圣殿是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罗马天主教教堂,它初建于1725年,后被拆除,1906年至1912年,在原址上新建了现在的建筑,由建筑师朱利奥·蒙盖里设计,采用威尼斯新哥特式风格。它是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对当地天主教社区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圣殿内部有高大的拱形穹顶、精美的彩色玻璃窗和华丽的祭坛,中央中殿两侧是过道,装饰着宗教艺术品和雕像,营造出宁静的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君士坦丁纪念柱</b></p><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纪念柱,又名被烧之柱,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君士坦丁广场。它是罗马纪念柱,由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30年下令修建,以纪念拜占庭改名新罗马,作为罗马帝国新首都。</p><p class="ql-block">最初纪念柱高50米,共分九段,由岩石砌成,顶端立有君士坦丁大帝的雕像。经历诸多变故后,如今只剩35米高,柱身布满岁月痕迹,因1779年地震和大火被烧得黢黑,后虽经修复,仍沧桑古旧,且浑身捆绑着许多道金属箍。</p><p class="ql-block">它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罗马帝国艺术品之一,见证了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兴衰变迁,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1985年,伊斯坦布尔半岛历史古迹包括君士坦丁纪念柱被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b>博斯普鲁斯海峡</b></p><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是连接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狭窄水道,也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把土耳其分隔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伊斯坦布尔可以乘坐渡轮横穿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欧洲到亚洲仅需八元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乘坐游船夜游博斯普鲁斯海峡,仿佛踏入梦幻之境。船内美酒飘香、美食诱人,热情的歌舞表演活力四射,让人沉浸在欢快氛围中。船外,璀璨灯光勾勒出多玛巴切宫的庄严华贵、清真寺的神秘肃穆,横跨亚欧的博斯普鲁斯大桥如巨龙卧波,在夜色中气势恢宏。微风拂面,伴着悠悠水波,历史与现代的景致交替展现,令人陶醉不已,心灵也在这美景中得到极大的满足与放松 。</p> <p class="ql-block">多玛巴切宫夜景</p> <p class="ql-block">默罕默德二世大桥(博斯普鲁斯第二大桥)</p> <p class="ql-block">游船上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住的酒店前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美食独具特色,融合了多元文化风味。咬下一口烤羊排,肉香四溢,搭配的香料恰到好处。阿达纳烤肉带着浓郁的异域香气,每咀嚼一下,都能感受到独特香料与羊肉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鲜美的烤鱼,外焦里嫩,挤上几滴柠檬汁,清新酸味中和了鱼的腥味,带来清爽的海洋风味。</p><p class="ql-block">皮塔饼蘸上酱料,咸香开胃;意面和披萨又有着西式美食的经典味道。至于甜点,巴克拉瓦层层酥脆,甜蜜的糖浆裹着坚果,每一口都是满足。</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令人沉醉,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的漫步中,我感受到了东西方交融的独特魅力。蓝色清真寺的宏伟、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壮丽、土耳其烤肉的香气、甜点巴克拉瓦的甜美,都让我难以忘怀。然而,土耳其的奇妙之旅并未结束,前方还有更多未知等待探索。带着伊斯坦布尔的美好回忆,我将踏上新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