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冶山位于福州城中屏山山麓,是福州城的发源地,这里保留着众多古迹,见证了这座古城所经历的2200年春秋的风风雨雨。如今在这里建有一座公园,名为冶山春秋园。</p><p class="ql-block"> 公园前立有一尊高大的雕塑,正是闽越王无诸,它站立在石台上,目视远方,右手拄剑,左手稍稍抬起,仿佛正在指挥着什么。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封越王勾践后裔无诸为闽越王,在冶山建城,福州的建城史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计算的。</p> <p class="ql-block"> 冶山春秋园是以春秋时期文化遗址命名的开放式公园,几经考古挖掘发现,冶山有着深沉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积淀,它见证着闽都的变迁发展,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将其列入近期修复改造项目,2021年2月开园。</p> <p class="ql-block"> 走进公园,一眼便能看见站前广场用巨石垒砌的石墙上写着“冶山历史风貌区”,它占地13.21公顷,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构成,闽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福州古城风貌的核心组成部分,充分展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内涵。在这座公园中,游客仿佛穿越了福州城22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2020.10.29和先生一起到冶山春秋园游玩。当时这里是“冶山历史风貌区”。</p> <p class="ql-block"> 2021.11.25旧地重游,已经改为《冶山春秋园》了。</p> <p class="ql-block"> 从福州地铁一号线屏山站D出入口出站,远处一块刻着“闽越春秋”四个大字的巨石耸立在草地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公园,在春天的怀抱中,品味着旅游的喜悦,感悟着生命的真谛,感受着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踏进冶山春秋园,即直接进入公园的核心园区。正面一座凉亭,梁额上挂着“喜雨轩”,屋脊飞檐翘角,阁内雕梁画栋,雕工精巧,古典园林味浓。</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古风满满的凉亭,站在喜雨轩内,可望见整个欧冶池。那是春秋时期冶炼名家欧冶子铸剑淬火的地方,又称“剑池”,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喜雨轩的右边,现保留着欧冶池元泰定五年(1328年)“三皇庙五龙堂欧冶池官地”碑刻。元时,这里尚有三皇庙、五龙堂、凌云台等胜迹。</p> <p class="ql-block"> 冶山,展示着2200多年前的闽越文明。福州第一座王都“冶城”在这里拔地而起,即闽越王无诸(越王勾践的后裔)的都城。</p> <p class="ql-block"> 这方池塘名为欧冶池,池塘呈长方形,一侧建有凉亭,亭下立有石碑,记录此地正是欧冶子当年的铸剑处。</p> <p class="ql-block"> 站在喜雨轩内,可以望见整个欧冶池,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绝对是当之无愧省内最古老的城池。</p> <p class="ql-block"> 《喜雨轩》里几个老人家在锻炼身体!</p> <p class="ql-block"> 平凡的人生,也许没有华丽的舞台,但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就像一朵独自盛开的花,静默而坚韧。</p> <p class="ql-block"> 欧冶池旁还有座“剑光亭”,铸剑师欧冶子曾以池中之水铸出名剑,此亭之名想必也是歌颂欧冶子精湛的铸剑工艺与赞美当年的池中之水吧!在这里小憩片刻,凉风习习,甚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 如今,眼前的“剑池”作为公园景观,已经是满池碧荷,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在喜雨轩和剑光亭这两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仿古亭廊上,人们在这里游玩,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 旅行是人生中最美丽的邂逅,每一处风景都值得留念都留下幸福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沿着欧冶池转一圈,一步一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美好的时光和生活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 一个老师带着几个小学生在拍古装照,他们装扮成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人物,仿佛穿越一千多年前古代的场景了。</p> <p class="ql-block"> 喜雨轩和剑光亭这两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仿古亭廊上,人们在这里游玩,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 如今,冶山春秋园在市中心为群众提供怀古抚今、亲近自然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透过密密匝匝的樟树叶,阳光在水面落下点点光影,满是厚重古朴的韵味。这里,是冶山春秋园的点睛之笔。</p><p class="ql-block"> 欧冶池里蓝天白云的倒影漂亮极了!(2021年11月25日)。</p> <p class="ql-block"> 从左边绕池漫步,池岸边几株巨大的古榕枝繁叶茂,像撑开了几把大伞,遮盖起半个池面。站在岸边看池水,古榕枝叶的倒影仿佛把天空遮盖。</p> <p class="ql-block"> 福州随处可见高大的遮天蔽日的榕树,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p> <p class="ql-block"> 公园到处都有巨大榕树,绿树成荫,绿阴如盖,突出表现福州的秀丽自然景观。也是福州市民锻练运动散步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青山绿水,风景优美,让人神清气爽,乐而忘返。</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汉代古井</span>《汉井》,就是冶山复原的汉井。</p> <p class="ql-block"> 新标牌上增加了“原井栏无存,为保护汉井及游客安全,用旧构件重设井栏”的中英文双语对照注释。</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长长的石马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石臼上刻“宋绍兴丙子造”。这个南宋石马槽,是从永泰县嵩口镇借来展出的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 石马槽槽身长约5米,宽约1.05米,高约1米,由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雕凿而成,至少有七八吨,是国内罕见的大型石马槽。</p> <p class="ql-block"> 浮雕墙波澜壮阔展恢弘。</p><p class="ql-block"> 走出地铁屏山站D出口右边便可见一面长60米高约4米的浮雕墙,《闽越开疆》画面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 这面浮雕墙,以越人南迁、佐汉灭秦、复立为王和建城开疆4个篇章,生动刻画了闽越王无诸佐汉灭秦、复立为闽越王、建城开疆、开启闽中地区社会文明新篇章的一生以及历史上闽越王城的恢弘气势。</p> <p class="ql-block"> 冶山春秋园内,山峦起伏,碧水环绕,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春暖花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顿感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在欧冶池的旁边,有一座石山,怪石嶙峋,沿石缝间的小路爬上山顶,发现别有洞天,这就是冶山。山虽不大,但古榕参天,还有大量的摩崖石刻,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爬爬山岗,心情愉悦;游游秀水,身心舒畅;听听见闻,增长阅历;走走名胜,眼界大开。</p> <p class="ql-block"> 循着潺潺流水,经过石堤桥,冶山山体完整展现在众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泉山摩崖题刻</p><p class="ql-block"> 冶山之上,还保留着文人墨客的足迹。顺着欧冶池往南走,穿过葱茏榕树,可见有绿色护栏的石梯,拾阶而上,古树参天,便可看到泉山摩崖题刻。</p> <p class="ql-block"> 我们陶醉在景美如画的公园里,生活就像一首诗,让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去拥抱生活,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石阶尽头,即为萨镇冰故居。</p> <p class="ql-block"> 泉山摩崖题刻旁边,即为萨镇冰故居,又名“仁寿堂”,2013年,被列入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 海军上将萨镇冰故居。泉山摩崖题刻旁边,即为萨镇冰故居又名“仁寿堂”,是萨镇冰晚年居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沿途可见摩崖石刻和满山绿意。冶山秀美的自然风景,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镌刻题字。修复的双松岭、辛夷塘、红蕉坪等冶山二十九景和石刻中,跟植物相关的不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仁寿堂”左边题刻《红蕉坪》。</span></p> <p class="ql-block"> 冶山是福州城市的根脉,是福建闽越文化和汉文化的发源地。自2018年冶山春秋园提升改造以来,先后有80多段摩崖石刻及碑记被发掘保护,刻字篆、隶、楷、行、草一应俱全。透过石刻或碑记,唐朝到民国千百年间,文人墨客在这里寄情山水、雅集吟咏的形状展露眼前。</p> <p class="ql-block"> 冶山又叫泉山,据说从唐宋至民国,不少文人墨客会在上面泼墨挥毫,吟诗作赋、镌刻文字。</p><p class="ql-block"> 山上有好多摩崖石刻,小小的一圈转下来有几十个摩崖石刻,这就是冶山的泉山摩崖题刻。</p> <p class="ql-block"> 在冶山上最著名的石刻是“九曲”,九个榜书环绕着山分布。在泉山春秋园修建之前,泉山南侧的“一曲”石刻曾被建筑遮挡,和其他八曲分开。而“九曲”的石刻处长有一株根系发达的榕树,“九”字也被树根遮挡。如今,泉山摩崖石刻终于完成了九曲的组合。</p> <p class="ql-block"> 《二曲》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曲》都在小山头上,比较好找。</span></p><p class="ql-block"> 为了找到《一曲》,走遍了整个山头,保安师傅说《一曲》在山下,结果一直找不到,又拐到一个角落快要准备放弃时,往右边一看,看到《一曲》了,真的是欣喜若狂,赶紧叫旁边一个小妹帮忙照相留念!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3日</p> <p class="ql-block"> 《一曲》下面是《泉山池》,上面有《泉山池》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泉山摩崖题刻 " 群。</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摩崖石刻如此之多,保护得如此之完好,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冶山春秋园提升改造,先后有80多段摩崖石刻及碑记被发掘保护。</p> <p class="ql-block"> 九曲下面是“曲水流觞”。</p><p class="ql-block"> 曲水流觞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源自中国古代,主要在农历三月的上巳日举行。这一活动的核心是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习俗不仅是一种欢庆和娱乐的方式,也具有祈福免灾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曲水流觞这一习俗在历史上多次被文人墨客提及和赞美,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主题,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中就详细描述了曲水流觞的场景,使其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拾级而绕,小山虽小,却尚存大量年代久远书法精美的摩崖石刻,细看之下记刻了自唐宋至民国的53段题刻,隐现了当年的人文内涵。</p><p class="ql-block"> 藤蔓交覆的“山阴亭”题刻,旁署“唐刺史裴次元建,昆陵刘溥修,侯官张国治书,闽侯欧阳英重修”。</p> <p class="ql-block"> 冶山上的摩崖石刻还有道涵宇内、寿岩、王坛岗、椒磐岩、筋竹岩、越壑桥等。这些石刻书法精美,意趣盎然,气势不凡,也都为冶山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若来此,定要停留片刻慢慢欣赏下古人挥毫泼墨的气概。</p> <p class="ql-block"> 闽越王鼓琴处的“玩琴台”。</p> <p class="ql-block"> 榕树的根与石刻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分布于冶山,刻于清到民国。冶山顶有“越壑桥”、“望京山”等景名题刻,皆陈衍书;另有黎元洪书“洛社遗风”、“杨树庄书”、“剑胆琴心”等石刻。</p> <p class="ql-block"> 千年以来,许多文士在奇岩怪石间镌刻下大量摩崖石刻,这些都是闽都文化宝贵的实物载体。这些摩崖石刻每一块都在诉说着悠久深远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摩崖石刻一般由书法家书写,再由专门的工匠雕刻。这种艺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美学观念的回归与追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文人墨客寄情山水。</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冶山上,既有“望京山”,又有“观海亭”。</p> <p class="ql-block"> 观海亭。</p> <p class="ql-block"> 一块巨石上镌着“独秀峰”三字。</p> <p class="ql-block"> 碑刻诗词字体选自古代名家字体,诸体皆备,雅俗共赏。</p><p class="ql-block"> 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 摩崖石刻《寿岩》。</p> <p class="ql-block"> 各色各样的摩崖石刻点缀山丘之中,古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登山路”石刻,这里就是冶山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 假如一时无法远行,那就在家乡附近拥抱自然与阳光,看看风景,拍拍花草,听听音乐,只要有欢喜心,人生处处皆风景。</p> <p class="ql-block"> 攀一座山,赏一方景,将心境归还于自然之中,悠然心会,寄情山水。</p> <p class="ql-block"> “越壑桥”,走过去就是冶山春秋园(东大门)。</p> <p class="ql-block"> 小山周围环绕许多不知树龄的参天古树,遮荫蔽日,有榕、榆、白千层树,郁郁苍苍、根结庞大稳固,深扎于历史的土壤里。</p> <p class="ql-block"> 榕树的根顺着断墙残垣、包裹着山石,往下深扎下去,表明着它们的年代久远。</p> <p class="ql-block"> 原商业厅里冶山春秋园(东大门)。</p><p class="ql-block"> 背面为海军上将萨镇冰故居。</p> <p class="ql-block"> 我在公园用手机镜头记录着人们开心快乐的瞬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凡人把平凡日子过成诗意!</span></p> <p class="ql-block"> 从公园东大门这个台阶走上去就是“仁寿堂”,</p> <p class="ql-block"> 美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到处都是美景!</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东入口的旁边有一处考古发掘现场,上方建有风雨亭加以保护,根据专家的考证,这里是一处唐代的马球场遗址。遗址勘探中出土了从唐至明清的碗、罐、瓦片以及唐代铜钱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马球在汉代从西域传入,唐代发展到鼎盛,许多皇帝都喜欢马球运动,这项运动也成为了军队训练的课目。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之在冶山一带开辟球场,是福建最早的球场。</p><p class="ql-block"> 这个马球场遗址是1998年发掘的一部分,根据《三山志》记载以及专家考证,当时的马球场有现在的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可以容纳几万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唐代马球场遗址。</p> <p class="ql-block"> 马球场遗址旁边的石壁上,镶嵌有一幅壁画,重现了当年举行马球比赛时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 在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里中山路的尽头,矗立着中西合璧会堂式的建筑——福州中山纪念堂,它的前身是明清时期的福州贡院,也就是福建全省包含台湾学子举行乡试的地方,中山先生曾在此发表过演说。这里有孙中山先生塑像。</p> <p class="ql-block"> 看,石船上几个小姑娘在拍照,路边这个摄影师大姐也在认真拍着她们。好一派和谐温馨,岁月静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一个着白色汉服的美女在拍艺术照。</p> <p class="ql-block"> 人们在公园里,放飞着自己的心情,享受着美好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在公园玩耍。</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很多游客慕名来游玩,两个游客在认真拍照。</p><p class="ql-block"> 我在公园捕捉春天瞬间的故事,那些欢快的笑声,那些充满生机的欢乐画面,都成为了镜头下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的欧冶子传说、西汉的闽越王城、唐代的兵营、宋代的欧冶亭遗址、元代的官地碑、明清的贡院、民国时期的仁寿堂和泉山摩崖题刻……冶山公园俨然变成了一条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p> <p class="ql-block"> 感恩这个世界,让我们同乘一趟生命的列车,前行着,守望着,关怀着!牵挂着!传递着温馨与美好,共享着健康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祝福朋友们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开心快乐每一天!🙏🙏🙏❤️❤️❤️🎉🎉🎉🌹🌹🌹👌👌👌😊😊😊🍎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