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月3号大年初六,我们准备去精彩纷呈的潮州古城。上午8点,王韬在群里说,揭阳的地方小吃很有特色,两家人一起开车出去吃早点。</p> <p class="ql-block">外地人去潮汕体验美食,通常首选是汕头,然后是潮州。但是,揭阳也是一个不可遗漏的地方,三市美食同根同源,又存在一些细小的差别,即使已经去过汕头和潮州的人,依然能在揭阳找到不少惊喜。</p> <p class="ql-block">来到一家肠粉店门前,旁边各种特色小吃种类丰富,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是看着很有食欲。</p> <p class="ql-block">潮汕肠粉制作特殊,因为点餐的人多,厨师飞快地熟练操作。这种石磨肠粉配料繁多,吃着口感令人惊艳。</p> <p class="ql-block">大家分开,到各个店中寻找自己喜欢的美食小吃,然后放到小桌子上,大家一起分食品尝。</p> <p class="ql-block">饭后,大家讨论在潮州怎样游玩,考虑两家人有老有小,不可能每个潮州市内景点都走到,选最著名的广济桥附近的景点看看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豆豆家房车宽大,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停车位。热门的潮州聚集了全国各地来的游客,网上搜索,潮州的各个停车场都是爆满。</p> <p class="ql-block">我建议先去韩文公祠,再通过广济桥进入潮州城内,景点能去几个算几个。王韬在网上找到了韩文公祠附近的大型停车场,把定位发给女儿。波妞要与豆豆玩,她们俩上了房车。两家人分别开车各自导航一起开往潮州。</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潮州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是潮州府的府城,广济桥就坐落在韩江上,而在“粤东第一古刹”开元寺里,仍然保留了不少唐宋时期的古物,己略黄公祠的金漆木雕技艺精湛,除此之外还有潮安的从熙公祠,这座隐匿在乡间的祠堂,拥有潮汕地区最精彩绝伦的镂空石雕艺术,细节刻画让人瞠目结舌。</p> <p class="ql-block">揭阳距潮州只有30公里,节日的路上车辆较多,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潮州城外。房车外形宽大,要走较为宽敞的公路,有些绕远,还没有到。我们按照定位先找到了停车场,看看地图,觉得离广济桥有些远。这条直通江边的下坡路还不算拥挤,女儿继续往前开,发现前面还有一个宽敞的停车场,可以停房车,急忙让女儿把定位发给王韬。我们车小继续往前开,在韩江岸边找到一个空车位。</p> <p class="ql-block">停车位对面看看。</p> <p class="ql-block">王韬的房车也随后到了新发现的停车场,存好车,他们带着孩子一起走过来与我们在江边汇合。</p> <p class="ql-block">韩江是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河流,在广东除珠江流域外的第二大流域,古称员水,后称鳄溪。</p> <p class="ql-block">韩江上游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梅江为主流,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广东省的五华、兴宁、梅县、梅州和大埔等地,在三河坝与汀江汇合。</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韩愈治水兴农,这条江有了自己的姓氏。她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三河坝战役,她哺育了客家、潮汕两大族群。几千年来,她活力无限、奔腾不息,为这方热土送来绵绵福祉。</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韩江,向前走了几百米,就到了广济桥附近的韩文公祠。</p> <p class="ql-block">这座公祠建立在一个小山上,虽然我们有老有小,但是我们对高高的台阶毫不畏惧,大家一起兴致勃勃地登山。</p> <p class="ql-block">潮州能从蛮荒之地变成一座繁华兴旺的城市,与一个人的到来有关。这个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p> <p class="ql-block">官至刑部侍郎的韩愈,身居高位,却因谏迎佛骨一事触怒了唐宪宗,于唐元和十四年被贬至潮州任刺史。</p> <p class="ql-block">戴罪任职的韩愈,仅在潮州任职了七个多月,却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了当地,办教育、驱鳄鱼,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甚至连潮州的山水也改姓了“韩”,员江改称“韩江”,笔架山亦称“韩山”。</p> <p class="ql-block">到了北宋咸平年间,潮州通判陈尧佐在潮州城北的金山麓修建了祠宇纪念韩愈,到了南宋淳熙十六年,潮州知州丁允元将韩文公祠迁到了韩江东岸的笔架山,也就是现在的韩文公祠。</p> <p class="ql-block">走进韩祠,最大的感受不是进入了一座庄严的祠堂,而是进入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韩文公祠树木郁郁葱葱,祠堂面临韩江,院落层次分明,景致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祠前甬道的尽头,是五十一级的石蹬道,象征着韩愈被贬谪潮州时的年纪是五十一岁。祠堂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树,相传是当年韩愈手植。</p> <p class="ql-block">祠堂的门厅上方悬挂“三启南云”和“百世师”两块牌匾,分别是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著名书画家刘海粟所题。正殿的中央是韩愈塑像,左右是他的侍从张千和李万。</p> <p class="ql-block">祠堂的后方是侍郎阁,修建于80年代,侍郎阁前立有一尊韩愈的半身石像,建筑内部现辟为韩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祠中有历代碑刻三十六块,其中年代最早的,是苏轼于元祐七年三月题写的《潮州韩文公庙碑》。</p> <p class="ql-block">波妞和豆豆学过书法,对碑刻的文字比较有兴趣,王韬博学多才,正好发挥特长,给她们当导游讲解书法。</p> <p class="ql-block">有人看着孩子,我们放心地分别游览,从上到下走了个遍,也不觉得太累。</p> <p class="ql-block">最后两家人在山下聚齐,一起来到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游人真多啊,真是拥挤不堪。石桥进口被保安用围栏挡着,进入广济桥要排队。我们顺着江边排队的人群,走出几百米,才找到队尾。好在排队等待时间不长,队伍行进很快。到了入口处,我和老伴用身份证免票进入,年轻人只好扫二维码买票,连波妞也要买大人票,每张20元。</p> <p class="ql-block">提到潮州的古迹,首先要讲讲广济桥,它与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赵县赵州桥,并称中国四大名桥。</p> <p class="ql-block">这座位于古代闽粤交通要道的古桥,全长五百余米,横跨韩江,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关于这座桥的建造,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唐代潮州的广济和尚,与八仙中的韩湘子,在韩江上施展法术建桥。一夜之间,韩湘子建好了东桥,广济和尚建好了西桥。然后,广济和尚用禅杖化作缆绳,何仙姑用莲花化作一队梭船,用缆绳和梭船把东西二桥连接了起来,于是这座桥就有了两个名字:湘子桥和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传说归传说,据史籍记载,广济桥真正的修建者,是南宋潮州知州曾汪。广济桥最初的模样,是一座由八十六艘梭船连接的浮桥,仅在江心筑起一个石洲,把浮桥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使它能更好承受水流的冲击。</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浮桥。具体来说,就是集梁桥和浮桥于一体:桥身的东段和西段是固定的梁桥,中段则是由十八艘梭船连在一起的浮桥。若江面有大船经过,十八艘梭船便会分离,以便让其通过。</p> <p class="ql-block">这种启闭式浮桥在国内是孤例,可以说是在中国桥梁史上留下了绝无仅有的一笔。在早年,广济桥曾叫康济桥,当地人也习惯叫它湘子桥。</p> <p class="ql-block">后来,东西两段各建起了一些桥墩并在上面修建楼阁,中段仍然用浮舟连接,此后屡经修缮。直到明嘉靖年间,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在盐运的带动下,这里形成了一座“桥市”,有做生意的,也有唱戏耍猴的。</p> <p class="ql-block">目前的广济桥,基本复原了明代时桥梁的模样。尽管桥亭和梭船都是后来复建的,但桥梁的二十座桥墩仍是古时的旧物。桥墩上的桥亭,乍看上去长相都一样,细看却发现每个都不同。</p> <p class="ql-block">人多拥挤行进的很慢,走累了就在桥亭的石台上坐一会儿。随着人流,我们分别走向对岸。在出口外两家人聚到一起,眼前就是广济门,抬头仰望如同一座高大的宫殿,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城楼也称韩江楼,或称东门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潮州古城原有七座城门,广济门城楼是当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历来是古城的城防和交通要隘。</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作为潮州古城的地标建筑,上面的匾额和柱联,彰显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层是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的匾额“岭东首邑”,书法家陈景舒所书柱联“城抱江如带,天垂嶂列屏”;二层是国学大师饶宗颐书写的匾额“东为万春”及柱联“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三层是女书法家萧娴题写的匾额“广济楼”与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所书柱联“得山水清气,极古桥秀风”。</p> <p class="ql-block">在广济门城楼的南北两侧,至今保存有数公里长的古城墙,以及竹木门、上水门、下水门三座古城楼。</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后,广济门城楼会亮起彩灯,与广济桥、牌坊街一起把这座古城点亮。尽管每晚广济桥的灯光秀吸引的人群会将广济门城楼前方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但这场灯光盛宴依然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前人流众多,连拍个合影都找不到空地。穿过古城楼,正式进入了潮州老城。</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里的牌坊街,是这座城市最出名的街道,只要你在老城里行走,这里几乎是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延绵一公里的牌坊街上,二十多座石牌坊鳞次栉比。</p> <p class="ql-block">在唐宋时,潮州人才辈出,为表嘉勉激励后人,当地形成了为有功德者修建牌坊的传统。据史籍记载,这里曾经有三十九座明清时代的牌坊,最早的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为御史许洪宥建的“柱史”坊,最迟的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为直隶总督郑大进建的“圣朝使相·覃恩三锡”坊。</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这些石牌坊经历长年风吹雨打,加上缺乏修缮,难免出现松动和损伤。一次偶发的事故,终于导致整个牌坊群的毁灭。</p> <p class="ql-block">1950年冬,下水门街口的“百岁乡宾”坊突然倒塌,落下的石块砸死了一名邮递员。由于这一事故,加上牌坊的内容在当时被视作为封建士大夫歌功颂德的落后文化,除北马路上的“忠节”坊外,潮州城内的牌坊在五十年代被悉数拆除。</p> <p class="ql-block">不幸中的万幸,是绝大多数牌坊在拆除前,均留下了照片并对坊刻文字作了实录,在2004年复建牌坊群的时候,基本符合了原址原貌,如果你愿意花时间了解各座牌坊背后的故事,还是会有很大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潮州城打卡的地标,许多来这里的游人都要在这拍合影。可惜,游客太多了,根本没有空地。</p> <p class="ql-block">大人们观赏两边丰富多彩的商店,烤鹅让人垂涎欲滴,草编制品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老年人观赏精致的茶具,各有所好,各得其所。</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最喜欢就是逛能吃能玩的摊位,买来食品饮料边走边吃,还要翻弄欣赏小摊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喜欢吃什么,自己夹来装盘子,卖家再加上一种独特蘸料,酸甜咸鲜瞬间交汇,孩子们很喜欢这种奇妙滋味。</p> <p class="ql-block">大家走累了,梦怡找了一家奶茶店,让我们上楼去歇脚。她和王韬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小吃食品,大家分而食之。</p> <p class="ql-block">来到牌坊街与开元路的交叉口,看到一座红墙红瓦、规模宏大的寺庙,这就是被称为“粤东第一古刹”的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也称“开元镇国禅寺”,以“开元”命名的寺庙,来头自然不小。在唐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命天下各州各建一座寺庙,并以年号“开元”命名。</p> <p class="ql-block">进门后首先看见的大悲殿是本世纪初新建的,“大悲殿”三字匾额,为祖籍潮州的国学大师饶宗颐所书。</p> <p class="ql-block">寺院的古建筑群集中在大悲殿的西侧,由南向北依次是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则分别是地藏阁和观音阁,基本保留了唐代时的建筑布局。</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是寺庙建筑群中唯一的宋代遗构,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是广东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也是全国同类殿宇中最大的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步入殿内,可见上方高挂一块匾额“开元镇国禅寺”。殿正中间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背后是韦陀,东西两侧是四大天王。仔细观察,会发现天王殿殿内的架构与现存其他宋构有很大区别,它采用了层层叠斗结合南方穿斗的建筑式样,属于在宋代遗构中的罕见特例。</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前的两座石经幢,年代比天王殿建筑本身更久远,据考证是唐代开元寺始建时的遗物,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上面刻有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的后方的庭院内,有两棵高大的菩提树,枝繁叶茂,据说是上世纪50年代开元寺主持纯信法师从厦门南普陀寺移植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还有四座阿育王塔,建造年代没有确切记载,从其塔身图文风格看,很可能也是宋代遗物。</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建造年代比天王殿晚,虽然看上去犹存唐风遗韵,但其实这座建筑建于明代。据介绍,大雄宝殿中供奉着三尊佛像,即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侧是形态各异的十八尊罗汉坐像。</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后方是藏经楼,亦称经堂。堂内收藏有清乾隆三十年御赐《大藏经》一部,世称龙藏,是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大人们忙着逛寺庙,孩子们在殿宇角落聊天,聊不完的话题,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走出寺庙,穿行在拥挤的人流里,想仔细看看牌坊街的石牌坊,但是根本没有时间。</p> <p class="ql-block">原计划想去城中的甲第巷、己略黄公祠、县儒学宫、许驸马府、西湖公园等景点,更是没有时间了。</p> <p class="ql-block">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下午四点多了。突然想起广济桥要在五点半封闭拆桥,我们的车还在对岸,急忙通知大家赶快往回撤退。</p> <p class="ql-block">穿过广济门赶到桥边,快接近五点了,上桥的人群依然排队有好几百米。保安不停地广播,说五点要封桥了,不要挤了,不要排队了。我们带着孩子焦急地跟着队伍前行,找个空档插到前面,到了入口正好没有关闭还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年轻人买票,我用身份证从一个闸机挤了过去,老伴却被拦住,保安说一天身份证只能用一次,要买票才能放行,可是售票处已经停售了。老伴跟这个较真的保安发急,说我们车停在对岸,不让过怎么回去啊。保安还是不放行,老伴退出来挤到另一个闸机进口,刷身份证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桥上的游人依然很多,大家都上了桥就不着急了,走走停停,看着风景慢慢走向对岸。</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的中段,是十八艘梭船,能开能合。为了便于韩江的船舶通行,广济桥的浮桥会定时移走,拆桥的时间是每天下午的五点半。而到了次日上午的十点,工人们又会用拖船将十八艘梭船拖过来,用秆梁连接和固定,重新组装成浮桥。</p> <p class="ql-block">这时出入口已经关闭,五点三十分,拖船准时开过来把浮桥分组拖走,航道恢复通行,这就是著名的成语“过河拆桥”。</p> 大家 <p class="ql-block">尽管走了一天,她们还是不知疲惫,走到哪里玩到哪里,喜笑颜开。</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累了,顺着江边找到白色的丰田车,波妞还是要坐房车,跟着豆豆一家去了存房车的停车场,两家人分别开车回揭阳市。</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六的傍晚,在揭东区阳美村将要举行令人震撼激动人心的火把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