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怀念我的父亲王玉昆

王林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王玉昆</p> <p class="ql-block">老爸的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二月二,农历龙抬头的日子。就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最最敬仰、最最崇拜、最最亲爱的父亲离开了我们。十六年前的今天,父亲在西京医院因病逝世,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在这个难忘的日子,我用我的笔来追忆我心中的父亲。愿天堂里的父亲能够感受到儿女们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人世间,有一种记忆可以很久,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有一种爱虽然不在身边却可以伴你一生。对于我来说,这记忆就是如山如海的父爱。我的父亲王玉昆,陕北清涧人,1917年9月(农历8月15)出生,贫苦的农家孩子。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烽火战争岁月,他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建立新中国打过仗、流过血、负过伤。建国后,他又参加过甘肃、青海等地的剿匪斗争,参加并指挥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西山口之战。战后长期战斗、工作在保卫祖国西北边防的战线上。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营长、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抗法顾问团顾问团院校组组长、十一师师参谋长、五十五师师长、甘肃省军区副政委兼兰州警备区政委、第十九军政治委员等职,荣获过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人民功勋荣誉章以及越南民主共和国一级战斗勋章。1980年离职休养,2009年在西安病逝。</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我们16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他的革命情操、大爱情怀和精忠报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奋发前行。作为父亲的女儿,在儿时和青少年时代,我和父亲聚少离多,总觉得父亲不属于我、不属于家,他属于他的部队、属于他的士兵,属于他的战友,属于那些大大小小的战斗、属于没完没了的会议和出差。长大后,我才懂得,父亲的心里深深地爱着家、爱着儿女、爱着亲人,但他更爱他的国家、他的军队、他的士兵、他的人民。他把心中的大爱倾注在保家卫国和军队建设的事业上,他把毕生心血倾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今天我以最为简短的文字将我心中的父亲做个回顾,以纪念我亲爱的老爸。</p><p class="ql-block"> 1956年,我出生的时候,老爸没有在身边。那时他奉命赴战火纷飞的友好邻邦越南,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抗法顾问团顾问,并担任顾问团院校组组长。祖国给他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越南建立正规的军队,协助越南人民军拟制作战计划,协助越南人民和军队组织实施边界战役。在此期间共全歼法军八个整营,击毙、俘虏八千余人。在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荣获越南民主共和国一级战斗勋章。</p><p class="ql-block"> 1962年,我上小学了。老爸顾不上接送我上学读书,没有时间给我讲故事、检查作业。因为祖国西南有战事。他身为陆军师长,奉命率55师进军西藏,参加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在严重的高原反应、血压高达200多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没有退缩和休息,坚持战斗在第一线,指挥着部队英勇作战,取得了著名的西山口战役大捷。此战役共歼灭印军三个旅,击毙印军少将旅长豪尔·辛格以及官兵7400余人,俘虏3500余人。毛泽东主席闻讯后夸奖说,55师在此次战役中“走得快、打得好、撤得也好”。中央军委表彰55师是经得起考验的部队。从从此后中印边界相对安宁,六十年再无大战事。</p><p class="ql-block"> 1969年,我在兰州上初中了。老爸却去了河西走廊,去了祖国西部边境。那阵,和老爸相处的机会很少,因为老爸除了偶尔到兰州军区开会时会回家一两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张掖、酒泉、武威、临泽、清水、古浪、平原堡等河西走廊的沟沟岔岔;在他的部队、营房、基地、演习场等军营和哨所中。当时中苏两国外交关系恶化,苏军首先在新疆和珍宝岛挑起武装冲突。并在中国边境增兵百万,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也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并且把苏联做为头号敌人,与苏联霸权主义进行斗争。自那时起,苏联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还时常派兵入侵我国领土,边境武装冲突时有发生,两国关系不断恶化。</p><p class="ql-block"> 河西走廊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纽带,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纵观当时河西走廊防备空虚,千里戈壁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任何天然屏障。苏联曾狂妄的叫嚣:“三天之内就能从河西走廊打到新疆。”为防止苏联从河西走廊地区入侵我国,造成西部与内地隔断的严重后果。我父亲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之命,前往河西走廊,担负起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的重任,他在那里排兵布阵、挖河造山,建设军营,守卫边防,从此十年没有挪过窝。</p><p class="ql-block"> 1970年元月,我当兵了,成为解放军第一医院的一名卫生兵。老爸已经率全体将士在中苏边境艰苦奋斗了一年多,在中苏、中蒙边境那些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上与其他兄弟部队共同建造起八座硕大的人造大山。其二十多个炮兵阵地可以在瞬间发射出足以摧毁一个小城镇的炮弹,坚固的地下水泥坑道能够容得下两个师的作战兵力,地下作战指挥部设施齐备,能够阻挡原子弹的攻击,成为阻挡来自西北方向的侵略者的铁打的、不可逾越的营盘。</p><p class="ql-block"> 1979年,我已经是解放军第一医院门诊部一位资深护士,日复一日的从事着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老爸却因为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晕倒在上班的路上。接到噩耗,我和两位在兰州当兵的姐姐商量,由我回家照顾老爸。火车到达张掖,我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到医院、到老爸的病房。我在门口掀开门帘,看见老爸插着氧气、输着液,脸色苍白的躺在病床上。房间里虽然有医生和护士,但仍有军官们向老爸请示或汇报工作。我扑进病房,冲着那两个正跟老爸汇报工作的军官喊着:“你们出去,都出去,我爸都病成这样,你们还要让他干啥?”病房里一下安静了。我不管不顾地推着他们离开了病房。</p><p class="ql-block"> 医生上来量了血压:“首长确实该好好休息休息,都说是重要工作,首长也不让挡着,我们也是没办法。好在你来了,就在这里给首长当警卫吧。”</p><p class="ql-block"> 我拉着老爸的手,眼泪哗哗的往下流。“我还没死,你哭什么?你来把我的工作都耽误了。”老爸那慈爱的目光看着我,把原本严峻的语气变得柔和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兰州军区派来了总医院最好的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专家进行了会诊和抢救,决定当天转往兰州军区总医院,但由于病势严重,不能乘坐飞机,只能乘火车前往。当天下午,在总医院两位专家和十八医院的医护人员的照料和下,老爸启程去了兰州。虽然经过积极的治疗,但严重的脑溢血还是给他留下了后遗症。</p><p class="ql-block"> 1980年,我从兰州调到西安陆军学院,在学院门诊部开始了新的工作,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大病初愈的父亲按照组织安排,离开了守卫十多年的西北边陲,离开了他亲手组建的老部队,离开了他亲自参与设计和建设的边防阵地。尽管他心里舍不下部队,尽管他无法从感情上割舍那些朝夕相处的干部战士,尽管边防线上的一草一木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但是他还是服从组织安排来到西安,开始了离休生活。从此以后,一家人团聚,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漫天”。离休后的老爸,并没有安享清闲,而是余热生辉,自觉肩负起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他被邀请参加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党史研究会等机构,数十次深入陕北、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湖北等地偏远山区,进入百姓家中进行调查采访,获取第一手珍贵史料。在各大专院校和中小学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三千多场,听众达二十八万多人次,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1982年,我调到陆院训练部开始我英语教员的生涯,老爸也投身于资助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 蓝田县葛牌乡是1934年红25师军部和早年的中共陕西省委所在地。当年为红军部队输送了一大批子弟兵,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葛牌乡却是蓝田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乡村。中心小学的房子都是危房,教室里没有一扇完整的窗户,屋顶到处漏雨,黑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很多孩子只能用树枝在土地上写字算数。</p><p class="ql-block"> 为了改善葛牌乡的办学条件,老爸开始筹集资金和桌椅、门窗、教具、书本、文具等等,在蓝田县将葛牌乡中心小学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以后每年他都要亲自去一趟学校,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并带去学校需要的物资。多年来,老爸先后为该校筹集解决了30多万元建校资金。几年后葛牌乡中心小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齐的围墙,崭新的校舍,孩子们坐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开心地读书、幸福地唱歌。</p><p class="ql-block"> 2002年,转业到地方的我,已经成为一家国企的领导,整天忙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回家的次数也少了。老爸却老骥伏枥开始了他新的学习历程。</p><p class="ql-block"> 那时电脑还是十分昂贵的,连大多数单位都很少有配备。已经85岁的老爸被干休所门口的电脑学校所吸引,每天都去电脑学校,渐渐地成了电脑学校的免费学员,他一点一点学习着电脑知识,懂得了只有网络可以让山村里的孩子同步认知世界,只有学会电脑才可以让山里的孩子不输在现代化的起跑线上。</p><p class="ql-block"> 他让儿子为葛牌乡中心小学精心挑选了一台电脑,配齐各种配件,还花了近千元为孩子们购置文具、书本,又带了3000元现金,最后一次来到葛牌乡中心小学,送上自己对孩子们的关爱。当他站在窗外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满足。</p><p class="ql-block"> 2005年,88岁的老爸听到该校的老师说:学生们住宿条件差,孩子们只能在教室里拼起课桌睡在上边。老爸的心又一次被震动了。他又拿出6000元,要购买架子床给葛牌乡中心小学那些没有床睡觉的孩子们送去。可88岁的老爸又哪里有体力和能力去采购呢?他托干休所帮他去购买了架子床。他虽然非常想亲自再去一趟葛牌乡,再看一次孩子们的笑脸,再听一听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但年事已高,身体渐弱的老爸,却已经无力再去学校了。他坐在轮椅上,看着干休所的工作人员将四十一张架子床装到他租来小货车上,目送这辆小货车开出干休所、开上去葛牌乡中心小学的道路,眼睛里满是希望和遗憾。</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老爸接到了好几封来自葛牌乡中心小学的信。那是当孩子们支好床铺,铺上被褥,在崭新的架子床上欢笑的照片;是男孩们在床上翻跟头、打把式的照片;是老师和孩子们在有架子床的学生寝室门口的合影照片,照片上的小脸像盛开的鲜花,老师的脸上满是感谢和敬仰。还有孩子们那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给老爸写来的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老爸翻来覆去的看着这些照片和信件,幸福的微笑久久的停留在脸上。</p><p class="ql-block"> 有一本书名叫《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我的老爸从16岁参加红军开始,一直没有离开部队。</p><p class="ql-block"> 战场从陕北红军的游击战,到粉碎敌人对陕北苏区第一次、第二次围剿,从瓦窑堡战役到黄龙山突围,从西征路上到环县剿匪,从甘肃镇原太平镇到甘肃宁县大庄堡,从解放兰州到甘南平叛,再到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从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争到开荒种地、捕鱼开矿战胜3年自然灾害;从文革中和造反派斗智斗勇到挖河造山、修建防御工事和军事要塞;战斗的步伐从未停歇过。即使离休后,他还时时刻刻关心关注着军队的现代化建设。</p><p class="ql-block"> 1985年,根据时代发展的形势和军队战略部署的调整,国家实行百万大裁军,取消了十九军的番号,撤销了军部和各整编师。作为当年组建十九军的元老和第一任政委,老爸深爱自己的老部队,多么希望能保留十九军的番号。但是他更懂得局部服从全局,军队听从党指挥的道理。受有关领导的委托,他再一次重返河西,为自己的老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的动员。</p><p class="ql-block"> 在56师为他组织的阅兵式上,在55师的干部座谈会上,他看着官兵们矫健的身躯、威武的步伐,听着官兵们对老部队的眷恋和热爱,他也忍不住热泪盈眶,但他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他没有被老部队依恋的感情所影响,而是用浅显易懂的道理,为大家讲解我们是军人,当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中央军委的决定时,我们应该无怨无悔,坚决服从大局。</p><p class="ql-block"> 他为十九军裁撤做了大量耐心细致地思想政治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对顺利推进裁军进程又立一功。当他乘车返回西安时,却忍不住流下了热泪。</p><p class="ql-block"> 可亲可敬的父亲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我非常思念和缅怀他,无数次在梦中见到他。在我人生的每个重大关头,他好像都不在我身边,然而又时时在我身边。</p> <p class="ql-block">前往西藏参加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途和师领导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喜马拉雅的凯歌》作者讲述西山口之战</p> <p class="ql-block">西山口战役中严阵以待的炮兵阵地</p> <p class="ql-block">向西藏进军的五十五师</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五十五师政委徐肇基</p> <p class="ql-block">和杜韶山、郭时胜两任军长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十九军领导和杜韶山副司令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越南人民军陆军军官学校部分学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爸获得的部分奖章和勋章</p> <p class="ql-block">老爸离休后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老爸和干休所的孩子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老爸参加延安精神研究会</p> <p class="ql-block">老爸和十九军部分战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五十五师参战老兵纪念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胜利✌60周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王林参加五十五师参战老兵纪念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胜利✌✌六十周年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亲爱的老爸和老妈</p> <p class="ql-block">老爸老妈和我们姐弟四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