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的人生故事,点醒了无数人。

龙行天下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的人生故事</p><p class="ql-block">点醒了无数人</p><p class="ql-block">1918年,杭州西湖边,弘一法师与妻子做最后的道别。</p><p class="ql-block">妻子见他终于肯来见自己一面,痛苦地喊了一句:“叔同。″“请叫我弘一。″弘一法师答道。</p><p class="ql-block">妻子又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他回答:“爱就是慈悲。″</p><p class="ql-block">妻子喃喃道:“慈悲对世上,为何独伤我?″李叔同再不做声,把所有财产全部留给妻子,乘船而去,半世繁华半世僧,世间再无李叔同,只剩那南山律宗的弘一法师。</p><p class="ql-block">几年后妻子看到他写的一副对联,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失落。“人生哪能多如意,人生只求半称心。″叔同已经把最好的感情留给了自己,不必再多强求,后来妻子幸福地活到106岁才去世。</p><p class="ql-block">前半生,李叔同出身富贵,天赋异禀,15岁就写下“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句子。又精通音律美术,一个人几乎撑起民国艺术的半边天,连艺术家丰子恺和潘天寿都是他的学生。</p><p class="ql-block">一首《送别》更是传唱至今,令朴树感动到落泪。鲁迅先生都以得到他的一副字而感到无比骄傲,林语堂更是直言,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一。</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已经看过良辰美景,也见过断壁残恒,心中感慨颇多,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天地,他突然开悟了。后半生,他选择皈依佛门,普渡众生。</p><p class="ql-block">1918年7月13日,李叔同落发出家,成为弘一法师,苦心专研佛法,多年苦修,感触颇深,他说,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不问过往,面对生活中的焦虑难安,他说,怒是猛虎,欲是深渊。</p><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自知大限将近,他颤颤巍巍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后圆寂。令人惊叹的是,圆寂之后,在他的骨灰里捡1800多颗舍利子。弘一法师将失传700多年的南山律宗发扬光大,终成律宗十一世祖,与虚云,太虚,印光大师并称为“民国四大高僧″。</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度人无数的5句话,悟懂瞬间释怀。</p><p class="ql-block">1.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天地都是你的。大道至简,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p><p class="ql-block">2.不要害怕失去,所有失去的本来就不属于你,也不要害怕伤害,能伤害你的都是你的劫数。繁华三千,看淡即是浮云,烦恼无数,想开就是晴天。</p><p class="ql-block">3.生命中所有事情其实早已注定,留得住的无需用力,留不住的无需费力。人到一定年龄,要懂得静而不争,万般随缘,来者珍惜,去者放手,如果无能为力,那就顺其自然,如果心无所待,那就随遇而安。!</p><p class="ql-block">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所愿所不愿,不如心甘情愿。</p><p class="ql-block">4.缘分这东西,来时不需你同意,去时不征求你意见。</p><p class="ql-block">遇到不长久的缘,不思不念。思,只会庸人自扰,念,不过是自寻烦恼。</p><p class="ql-block">5.你在意什么,就会被什么折磨,万事从心起,看淡一身轻。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世上最好的放生就是放过自己,生活之苦,苦在执着,生活之难,难在放下。</p><p class="ql-block">一念执着,万般皆苦。</p><p class="ql-block">一念放下,万般自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