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佐拉的《四季》 合集

Lirongzong

<p class="ql-block">  皮亚佐拉的《四季》共包括 “春”、 “夏”、 “秋”、 “冬” 四个乐章。最初创作的是1965年的“夏”,“秋”和“冬”是于1969年完成的,“春”则是1970年完成的。这部较为近代的作品虽也以小提琴作为主奏乐器,但伴奏乐队中的大提琴也常会跑出来抢风头,除了用乐器模仿各种动物的鸣叫,音乐中也不时带出南美特色的“探戈”节奏,美妙而不失火爆。</p><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并非只是描写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年四季,而是在形容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地人的生活与其他城市的人有所不同。并且它不是一个组曲,而是四首独立的乐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夏</p><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夏》是一首极有热度的曲子,强有力的顿音和重音,让人仿佛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热闹和热情,喧嚣但不张扬,有着自己独特步调,小提琴的跳弓将此景诠释得一览无余。《之夏》也是在这样重复有力的跳弓下不完全收尾,给予布宜诺斯艾利斯夏未完结之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秋</p><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之秋》是一首非常怪异别出心裁的曲子,和其他三首非常不一样,中间风琴的部分用了大量的音阶上下行和装饰音,以及第一小提琴的连弓,第二小提琴的跳弓,曲子时而低沉忧伤,像是讲述一段离别,时而激烈上扬,像是一种冲破阻碍的革命。但到结尾处前的小提琴演奏却像极了一种喃喃自语,然后急转步入尾奏完全终止。用瓜叔的话讲,仿佛听到了两种感觉。</p><p class="ql-block"> 作品中的《秋》凌冽而忧郁,曲子时而低沉忧伤,像是讲述一段离别。时而激烈昂扬,像是一场热血沸腾的竞赛。在皮亚佐拉这部节奏跳跃、极富张力的作品中,感受最深的不是四季鲜明的自然风景,而是一个包裹着“热情、诗意、力量、冲动与信仰”的复杂体,它既有期待的欢乐,也有隐约的躁动。我们似乎能嗅到海风的腥咸和水手的汗水,也能闻到女子身上的香水味。探戈元素贯穿始终,造就了这部独属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冬</p><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冬》以柱状和弦的形式拉出了冬的脚步缓慢降临的感觉,这首音乐的风格情感都是那么的缠绵悱恻,那么浪漫温柔。借以某音乐评论家在乐曲结尾时说的那句话:“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冬天应该是很让人感觉舒服和温馨的季节。”这首曲子带听众的感觉也是同样是温暖而欢快的,没有冬天的寒冷,反而有一种生机无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p><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之春》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曲子,以风琴短促跳跃的声音而来,配合着小提琴流畅的旋律和钢琴的柱状和弦重音重复,贝司再加以附和,形成了春天的欢快明朗。预示着春天是在冬天的温暖感觉中渐出,这种用冬天的旋律和春天旋律相交融的手法,很自然的让人感觉出了,春天有着冬天余下的温暖和春天独有的欢快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斯托尔·皮亚佐拉</p><p class="ql-block">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A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1921年3月11日出生于阿根廷马德普拉塔,是著名的阿根廷作曲家和班多纽手风琴独奏家。他以全方位系统的古典音乐训练为基础,创造性地融合传统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的作曲风格,将探戈音乐从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乐提升为可以单独在舞台上展示的具有高度艺术性,并能表达深刻哲理的纯音乐形式,创立了“新探戈音乐”(Tango Nuevo)乐派。皮亚佐拉被誉为“探戈之父”和“阿根廷国宝”,是南美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赫兹考维奇</span></p><p class="ql-block"> 洛伦茨·纳斯图里卡-赫兹考维奇,“无所不能的琴魔”,全世界最受尊敬的管弦乐领军人物和小提琴家之一,曾作为多家德国及国际著名室内乐团和交响乐团的领导者,和乐团一起演出、巡演以及录制唱片。他长期担任慕尼黑爱乐乐团小提琴首席,曾与马林斯基·斯特拉迪瓦里乐团、NHK交响乐团和世界各地的多家顶级乐团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