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加强宗祠规范管理,回应了社会关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之一。在农村,高额彩礼问题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很多家庭的心头。还有那些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瘤,必须严厉打击。宗祠,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也需要规范管理。殡葬改革也得跟上,建设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既环保又节约土地。对于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亲情淡薄、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应该完善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让文明新风在农村吹起来。</p> <p class="ql-block"> 加强宗祠管理、推动移风易俗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三者在乡村振兴的大棋局里,就像三个紧密相连的棋子,看似存在矛盾,实则能通过科学引导和政策协同实现有机统一呢。宗祠啊,它就像一个矛盾体,一方面承载着传统宗族文化的祭祀、族谱修订等美好事物,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封建迷信、资源浪费或者宗族矛盾的滋生地。加强管理可不是“一刀切”,而是要让宗祠发挥文化传承的功能,抑制那些不好的东西。移风易俗呢,就是要针对农村高价彩礼、丧葬攀比等问题,把传统习俗中的糟粕去掉,但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借助宗祠等传统空间植入现代文明理念,就像在古老的大树上嫁接新的枝丫。而宗祠文化中的“孝亲敬祖”“家国同构”等精神内核,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那可就妙了,宗祠建筑、祭祀礼仪等元素还能成为乡村文旅资源呢。</p> <p class="ql-block"> 这是富田桥龙氏宗族2025年举行的第一场大型活动,受杨家滩赛里社区宗亲的邀请,宗祠龙狮队、锣鼓队举行了盛大的送别宗亲的活动。这也是族委会决定的对热心公益的新乡贤的奖励。族人打起族旗,穿着统一的红色服装,节奏明快地敲打军鼓和传统打击乐器,威武雄壮的舞龙舞狮表演,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那场面,就像一条红色的长龙在街道上蜿蜒前行。这让我想到大家聚在一起,用这种积极健康的方式送别故人,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摒弃了那些不良的习俗。原本可能只用于祭祀等传统活动的宗祠,现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村民共同欢聚、传承文明新风的地方,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老人手持军号吹奏音乐,年轻人也积极参与其中,新老文化的交融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举着旗帜一起前行,仿佛是在为新的文明风尚呐喊助威。</p> <p class="ql-block"> 杨家滩是汉代连道县的治所,龙山耸立,涟水(现名孙水)蜿蜒流过,是热闹繁华的千年古镇。也是湘军的发源地,崇文尚武,名将辈出。赛里社区在涟水北岸,集农工商于一体,是杨家滩发展迅速的新社区,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娱乐设施齐全,人们生活富裕,当了三十年村友书的汉清宗亲是全市闻名的优秀党员,有名的书法家,他故去的兄长健卿也是享誉一方热心人。他们为宗祠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从荷塘移居杨家滩的第二代,无疑是成功的。他们的儿孙都在各行各业精耕细作,颇有成就。这一次送健卿老大人归山,表达族人的感激之情,也是族人乐于参加的。社区邻里鞭炮不断,伫立围观,这是乡俗,更是对老人的敬重。在追求金钱权力名利的当下,愿尊老敬贤成风,愿天下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次活动,有传统,有创新,感觉古镇掀起了一股文明新风。愿人们重视亲情和友情,社会一定会更和谐,更美好。宗祠管理、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移风易俗就像三股绳子拧在一起,越拧越紧,越走越稳,共同推动着农村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