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香港商号</b></p><p class="ql-block">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英国强占香港岛</b>,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p><p class="ql-block">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b>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p><p class="ql-block">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b>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b>。</p><p class="ql-block">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俗称“新界租约”),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p><p class="ql-block"><b> 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港地区的面积。</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香港上环~联昌李长厚商号印章。</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新加坡商号</b></p><p class="ql-block"> 〔石叻〕中国侨民对新加坡的称谓,亦称“叻埠”。</p><p class="ql-block"> 1819年,莱佛士开辟新加坡之前夕,新加坡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人口据说只有150人,其中有30名华人。</p><p class="ql-block"> 新加坡开埠后,散居在廖内群岛、马来半岛、泰国南部以及中国闽粤沿海的华人闻风涌至,新加坡迅速发展成为本区域的转口贸易中心。此后至到1940年,新加坡的自由开垦制度,也吸引了人数众多的华人移民到岛上来开垦胡椒和甘蜜园,华人人口迅速增长,人数已达总人口35,389人的半数,成为最大族群。他们移居新加坡的目的主要是经商致富、垦殖或创业。</p><p class="ql-block"> 此后百年间,新加坡华人移民人数有增无减。</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石叻(新加坡)~南兴隆商号印章。</i></p> <p class="ql-block">益泰叻庄。<span style="font-size:15px;">网络所见到图片资料。(商印群)</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3、朝鲜商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义州</b>曾经是中朝边境重要城市,起源于辽国的保州,平安北道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1924年,日军侵略后逐渐衰落,城市移到距离中朝边境更加近的新义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朝鲜义州城~辛巳(1881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关东李家自造~尚义堂~牛黄清心丸商号印章。</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4、日本商号</b></p><p class="ql-block"> 横滨中华街与神户南京町、长崎新地中华街并称为日本三大中华街之一。</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日本横滨~利昌隆商号印章。</i></p>